卷八十六 雜歌謠辭四
肥鮮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貞惠,為世規矩。齋
【長白山歌】
《北史》曰:“來整,榮國公護之子也。尤驍勇,善撫御,討擊群賊,所向皆捷。諸賊歌之。”古
長白山頭百戰場,十十五五把長槍。不畏官軍千萬眾,只怕榮公第六郎。齋
【敕勒歌】
《樂府廣題》曰:“北齊神武攻周玉壁,士卒死者十四五。神武恚憤,疾發。周王下令曰:‘高歡鼠子,親犯玉壁,劍弩一發,元兇自斃。’神武聞之,勉坐以安士眾。悉引諸貴,使斛律金唱《敕勒》,神武自和之。”其歌本鮮卑語,易為齊言,故其句長短不齊。主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知
【同前】唐·溫庭筠
敕勒金幘壁,陰山無歲華。帳外風飄雪,營前月照沙。羌兒吹玉管,胡姬踏錦花。卻笑江南客,梅落不歸家。主
【東征歌】隋·王通
杜淹《文中子世家》曰:“隋仁壽中,文中子西游長安,見文帝,奏太平十有二策。帝下其議於公卿,公卿不悅。文中子知謀之不用,作《東征之歌》而歸。帝聞而再征之,不至。”主
我思國家兮遠游京畿,忽逢帝王兮降禮布衣。遂懷古人之心兮,將興太平之基,時異事變兮志乖愿違。吁嗟道之不行兮垂翅東歸,皇之不斷兮將身西飛。古
【薛將軍歌】
《唐書》曰:“高宗時,薛仁貴領兵擊九姓突厥於天山。時九姓有眾十馀萬,令驍健數十人逆來挑戰。仁貴發三矢,射殺三人,自馀一時下馬請降。仁貴恐為后患,并坑殺之。九姓自此衰弱,不復更為邊患,於是軍中歌之。”古
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齋
【顏有道歌】
《唐書》曰:“顏游秦,師古叔父。武德初為廉州刺史,時劉黑闥初平,人多以強暴寡禮,風俗未安。游秦撫恤境內,敬讓大行,邑里歌之,高祖璽書勉勞焉。”齋
廉州顏有道,性行同莊、老。愛人如赤子,不殺非時草。主
【新河歌】
《唐書》曰:“薛大鼎,貞觀中為滄州刺史。州界有無棣河,隋末填廢,大鼎奏開之,引魚鹽於海。百姓歌之。”齋
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昔日徒行今結駟,美哉薛公德滂被。主
【田使君歌】
《唐書》曰:“田仁會,永徽中為郢州刺史。屬時旱,仁會自曝祈禱,竟獲甘澤。其年大稔,百姓歌之。”齋
父母育我田使君,精誠為人上天聞。田中致雨山出云,倉廩既實禮義申,但愿常在不憂貧。知
【黃■歌】
《唐書·五行志》曰:“如意初,里中歌黃■。后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叛,陷營州。則天令總管曹仁師、王孝杰等將兵百萬討之,大敗於硤石黃■谷而死。”朝廷嘉其忠,為造此曲,后亦為舞曲。知
黃■黃■草里藏,彎弓射爾傷。古
【得體歌】
《唐書》曰:“天寶初,韋堅為陜郡太守、水陵轉運使,於長安城東浐水傍,穿廣運潭以通吳會數十郡舟楫,若廣陵郡船,即堆積廣陵所出錦鏡銅器,馀郡皆然。舟人大笠寬衫芒屨,如吳楚之制。先是,民間戲唱《得體歌》。至開元末,田同秀上言,見玄元皇帝,云有寶符在陜州桃林縣古關令尹喜宅。遣中使求得之,以為殊祥,改縣為靈寶。及堅鑿新潭成,又致揚州銅器。陜縣尉崔成甫乃翻此詞為《得寶歌》,集兩縣官伎女子唱之。成甫又作歌詞十章,自衣缺胯綠衫錦半臂偏袒膊紅抹額,於第一船作號頭唱之,和者女子百人,皆鮮服靚妝,齊聲接影,鼓笛胡部以應之。”《樂府雜錄》曰:“《得寶歌》一曰《得寶子》,又曰《得鞛子》。明皇初得太真妃,喜而謂后宮曰:‘予得楊氏,如得至寶。’樂府遂作此曲。”二說不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