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五 二國外紀第四十五
西夏
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其地則赫連國也。遠祖思恭,唐季受賜姓曰李,涉五代至宋,世有其地。至李繼遷始大,據夏、銀、綏、宥、靜五州,緣境七鎮,其東西二十五驛,南北十余驛。子德明,曉佛書,通法律,嘗觀《太一金鑒訣》、《野戰歌》,制番書十二卷,又制字若符篆。
其俗,衣白窄衫,氈冠,冠后垂紅結綬。自號嵬名,設官分文武。其冠用金縷貼,間起云,銀紙帖,緋衣,金涂銀帶,佩蹀躞、解錐、短刀、弓矢,穿靴,禿發,耳重環,紫旋襕六襲。出入乘馬,張青蓋,以二旗前引,從者百余騎。民庶衣青綠。革樂之五音為一音,裁禮之九拜為三拜。凡出兵先卜,有四:一炙勃焦,以艾灼羊胛骨;二擗算,擗竹于地以求數,若揲蓍然;三咒羊,其夜牽羊,焚香禱之,又焚谷火于野,次晨屠羊,腸胃通則吉,羊心有血則敗;四矢擊弦,聽其聲,知勝負及敵至之期。病者不用醫藥,召巫者送鬼,西夏語以巫為“廝”也;或遷他室,謂之“閃病”。喜報仇,有喪則不伐人,負甲葉于背識之。仇解,用雞豬犬血和酒,貯于髑髏中飲之,乃誓曰:“若復報仇,谷麥不收,男女禿癩,六畜死,蛇入帳。”有力小不能復仇者,集壯婦,享以牛羊酒食,趨讎家縱火,焚其廬舍。俗曰敵女兵不祥,輒避去。訴于官,官擇舌辯氣直之人為和斷,官聽其屈直。殺人者,納命價錢百二十千。
土產大麥、蓽豆、青稞、皞子、古子蔓、堿地蓬實、蓯蓉苗、小蕪荑、席雞草子、地黃葉、登廂草、沙蔥、野韭、拒灰、白蒿、堿地松實。
民年十五為丁。有二丁者,取一為正軍。負擔雜使一人為抄,四丁為兩抄。余人得射它丁,皆習戰斗。正軍馬駝各一,每家自置一帳。團練使上,帳、弓、矢各一,馬五百匹,臺駝一,旗鼓五,槍、劍、棍棓、炒袋、雨氈、渾脫、鍬、䦆、箭牌、鐵笊籬各一;刺史以下,人各一駝,箭三百,毛幕一;余兵三人共一幕。有炮手二百人,號“潑喜”。勇健者號“撞令郎”。赍糧不過一旬。晝則舉煙、揚塵,夜則篝火為候。若獲人馬,射之,號曰殺鬼招魂。或射草縛人。出軍用單日,避晦日。多立虛寨,設伏兵。衣重甲,乘善馬,以鐵騎為前鋒,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落。其民俗勇悍,衣冠、騎乘、土產品物、子姓傳國,亦略知其大概耳。
初,西夏臣宋有年,賜姓曰趙;迨遼圣宗統和四年,繼遷叛宋,始來附遼,授特進檢校太師、都督夏州諸軍事,遂復姓李。十月,遣使來貢。六年,入貢。七年,來貢,以王子帳耶律襄之女封義成公主,下嫁繼遷。八年正月,來謝。三月,又來貢。九月,繼遷遣使獻宋俘。十月,以敗宋軍來告。十二月,下宋麟、鄜等州,來告,遣使封繼遷為夏國王。九年二月,遣使告伐宋之捷。四月,遣李知白來謝封冊。七月,復綏、銀二州,來告。十月,繼遷以宋所授敕命,遣使來上。是月,定難軍節度使李繼捧來附,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侍中,封西平王,仍賜推忠效順啟圣定難功臣。十二月,繼遷潛附于宋,遣韓德威持詔諭之。十年二月,韓德威還,奏繼遷托故不出,至靈州俘掠以還。西夏遣使來奏德威俘掠,賜詔撫諭。十月,來貢。十二年,入貢。十三年,敗宋師,遣使來告。十四年,又來貢。十五年三月,以破宋兵來告,封繼遷為西平王。六月,遣使來謝封冊。十六年,來貢。十八年,授繼遷子德明朔方軍節度使。十九年,遣李文冀來貢。六月,奏下宋恒、環、慶三州,賜詔褒美。二十年,遣使來進馬、駝。六月,遣劉仁勖來告下靈州。二十一年,繼遷薨,其子德昭遣使來告。六月,贈繼遷尚書令,遣西上閣門使丁振吊慰。八月,德昭遣使來謝吊贈。二十二年三月,德昭遣使上繼遷遺留物。七月,封德昭為西平王。十月,遣使來謝封冊。二十三年,下宋青城,來告。二十五年,德昭母薨,遣使吊祭,起復。二十七年,承天皇太后崩,遣使報哀于夏。二十八年,遣使冊德昭為夏國王。開泰元年,德昭遣使進良馬。二年,遣使引進使李延弘賜夏國王李德昭及義成公主車馬。太平元年,來貢。十一年,圣宗崩,報哀于夏,德昭遣使來進賻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