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志第二
其氏族可知者,略具《皇族》、《外戚》二表。余五院、六院、乙室部止見益古、撒里本、涅剌,烏古部止見撒里卜、涅勒,突呂不、突舉部止見塔古里、航斡,皆兄弟也。奚王府部時瑟、哲里,則臣主也。品部有拿女,楮特部有洼。其余世系名字,皆漫無所考矣。
舊《志》曰:“契丹之初,草居野次,靡有定所。至涅里始制部族,各有分地。太祖之興,以迭剌部強熾,析為五院、六院。奚六部以下,多因俘降而置。勝兵甲者即著軍籍,分隸諸路詳穩、統軍、招討司。番居內地者,歲時田牧平莽間。邊防糺戶,生生之資,仰給畜牧,績毛飲湩,以為衣食。各安舊風,狃習勞事,不見紛華異物而遷。故家給人足,戎備整完。卒之虎視四方,強朝弱附,東逾蟠木,西越流沙,莫不率服。部族實為之爪牙云。
古八部:悉萬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連部。匹絜部。黎部。吐六于部。
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屬漸盛,分為八部,居松漠之間。今永州木葉山有契丹始祖廟,奇首可汗、可敦并八子像在焉。潢河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
隋契丹十部:元魏末,莫弗賀勿于畏高麗、蠕蠕侵逼,率車三千乘、眾萬口內附,乃去奇首可汗故壤,居白狼水東。北齊文宣帝自平州三道來侵,虜男女十余萬口,分置諸州。又為突厥所逼,以萬家寄處高麗境內。隋開皇四年,諸莫弗賀悉眾款塞,聽居白狼故地。又別部寄處高麗者曰出伏等,率眾內附,詔置獨奚那頡之北。又別部臣附突厥者四千余戶來降,詔給糧遣還,固辭不去,部落漸眾,徙逐水草,依紇臣水而居。在遼西正北二百里,其地東西亙五百里,南北三百里。分為十部,逸其名。
唐大賀氏八部:達稽部,峭落州。紇便部,彈汗州。獨活部,無逢州。芬間部,羽陵州。突便部,日連州。芮奚部,徒河州。墜斤部,萬丹州。伏部,州二:匹黎、赤山。
唐太宗置玄州,以契丹大帥據曲為刺史。又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為都督,分八部,并玄州為十州。則十部在其中矣。
遙輦氏八部:旦利皆部。乙室活部。實活部。納尾部。頻沒部。納會雞部。集解部。奚嗢部。
當唐開元、天寶間,大賀氏即微,遼始祖涅里立迪輦祖里為阻午可汗。時契丹因萬榮之敗,部落凋散,即故有族眾分為八部。涅里所統迭剌部自為別部,不與其列。并遙輦、迭剌亦十部也。
遙輦阻午可汗二十部:耶律七部。審密五部。八部。
涅里相午阻可汗,分三耶律為七,二審密為五,并前八部為二十部。三耶律:一曰大賀,二曰遙輦,三曰世里,即皇族也。二審密:一曰乙室已,二曰拔里,即國舅也。其分部皆未詳;可知者曰迭剌,曰乙室,曰品,曰楮特,曰烏隗,曰突呂不,曰捏剌,曰突舉,又有右大部、左大部,凡十,逸其二。大賀、遙輦析為六,而世里合為一,茲所以迭剌部終遙輦之世,強不可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