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九十三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當是時,河南被賊尤酷,故死事者尤多,其傳隸未詳者,開封之陷,則同知蘇茂均,通判彭士奇,大使徐升、閻生白皆死之。士奇,高要人,由鄉舉。河南之陷,則先后知府亢孟檜、王蔭長,通判白守文,訓導張道脈,靈寶知縣朱挺,或被執不屈,或陷城自盡。孟檜,臨汾人。蔭長,吳橋人。并由鄉舉。南陽之陷,則葉縣知縣張我翼被害,新野先后知縣陳公、丘茂表皆死之。汝寧之陷,武臣則游擊朱崇祖,千戶劉懋勛、楊紹祖、袁永基同子世蔭,百戶葉榮蔭、張承德、李衍壽、閻忠國,皆力戰死。崇祖妻孫、永基母王亦死之。歲貢生林景昜,國學生趙得庚、楊道臨等,諸生趙重明、費明棟、楊應禎、李士諤等,皆死之。巡按御史蘇京奉詔錄上,凡二百四十九人。后因國變,諸籍散佚。蓋武職及州縣末秩、舉貢諸生,所遺者幾什之五六。
何燮,字中理,晉江人。舉于鄉。崇禎中,知亳州。州自八年后,寇賊交橫,益以饑饉,民死徙過半。燮盡心拊循,營戰守具甚備。未幾,山東、河南土寇迭至,燮戰盧家廟,生擒賊魁二人,刳其腸示眾,撫降者數千人。十五年二月,李自成陷河南,居民望風逃竄,城空不能守。賊至,執燮欲降之,罵不屈,斷足剖胸而死,懸首市上三日,耳鼻猶動。賊遂縱兵四出,霍丘、靈璧、盱眙皆陷。
霍丘,八年春嘗陷,至是再陷。知縣左相申率兵巷戰,力屈死之。巡檢吳姓者,斗死。靈璧知縣唐良銳,全州舉人。城陷,抗罵死。盱眙,先被陷,賊至,士民悉走,獨主簿胡淵不去。縣故無城,淵持戟至龜山寺力斗,殪數人。賊駭欲遁,會馬蹶被執,奮罵而死。淵,永年人,起家貢生。
趙興基,云南太和人。崇禎初,以鄉舉通判廬州。賀一龍、左金王等五部據英、霍二山,暑入秋出以為常。督師楊嗣昌遣監軍僉事楊卓然招之,受侮而返。十四年六月襲陷英山,知縣高在飖抗賊死。十二月陷潛山,知縣李胤嘉、典史沈所安素苛急,奸民導賊執之,并不屈死。所安子亦死焉。
十五年,張獻忠為左良玉所敗,走與諸部合,遂以三月攻舒城。逾月城陷,改為得勝州,據之。遣其黨分掠旁邑,游騎日抵廬州城下。興基與知府鄭履祥、經歷鄭元綬、合肥知縣潘登貴、指揮同知趙之璞、里居參政程楷分門守。監司蔡如蘅貪戾,民不附,賊諜滿城中不能知。五月,提學御史徐之垣以試士至,獻忠遣其徒偽為諸生,襲儒冠以入,夜半舉炮,城中大擾。之垣、如蘅及履祥、登貴并縋城走。興基時守水西門,聞變,挺刃下戍樓與斗,斬數人,被創死。元綬、楷共守南薰門,元綬力斗死,楷不屈死。之璞守東門,巷戰死。
賊乘勢連陷含山、巢縣、廬江及無為、六安,又陷太湖。知縣楊春芳、典史陳知訓、教諭沈鴻起、訓導婁懋履并死焉。
廬州城池高深。八年春,賊百方力攻,知府吳太樸堅守不下。后屢犯,終不得志,至是以計得之。履祥、登貴懼罪,委之興基。總督史可法察其冤以聞,乃治守令罪,而贈興基河南僉事,楷光祿卿,元綬亦贈恤。
方賊攻舒城,縣令適以憂去,里居編修胡守恒與游擊孔廷訓督民兵共守。會游擊縱所部淫掠,士民遂叛降賊。城將陷,悍卒殺守恒。事聞,贈少詹事,謚文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