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
十一年冬,與晟會順州,戰愛子江。賊驅象前行。輔戒士卒,一矢落象奴,二矢射象鼻。象奔還,自蹂其眾。裨將楊鴻、韓廣、薛聚等乘勢繼進,矢落如雨,賊大敗。擒其帥五十六人。追至愛母江,盡降其眾。明年正月進至政平州。聞賊屯暹蠻、昆蒲諸柵,遂引兵往。懸崖側徑,騎不得進。輔與將校徒步行山箐中。夜四鼓抵其巢,悉擒阮景異、鄧容等。季擴走老撾,遣指揮師祐以兵索之,破其三關。遂縛季擴及其孥送京師。賊平。承制,以賊所取占城地,設升、華、思、義四州,增置衛所,官其降人,留軍守之而還。十三年春至京。旋命為交阯總兵官往鎮。而余寇陳月湖等復作亂,輔悉討平之。十四年冬召還。
輔凡四至交阯,前后建置郡邑及增設驛傳遞運,規畫甚備。交人所畏惟輔。輔還一年而黎利反,累遣將討之,無功。至宣德時,柳升敗沒,王通與賊盟,倉卒引還。廷議棄交阯,輔爭之不能得也。
仁宗即位,掌中軍都督府事,進太師,并支二俸。尋命輔所受太師俸于北京倉支給。時百官俸米皆給于南京,此蓋特恩云。成祖喪滿二十七日,帝素冠麻衣以朝。而群臣皆已從吉,惟輔與學士楊士奇服如帝。帝嘆曰:“輔,武臣也,而知禮過六卿。”益見親重。尋命知經筵事,監修《實錄》。
宣德元年,漢王高煦謀反,誘諸功臣為內應,潛遣人夜至輔所。輔執之以聞,盡得其反狀,因請將兵擊之。帝決策親征,命輔扈行。事平,加祿三百石。輔威名益盛,而久握兵。四年,都御史顧佐請保全功臣。詔輔解府務,朝夕侍左右,謀畫軍國重事,進階光祿大夫左柱國,朝朔望。英宗即位,加號翊連佐理,知經筵、監修《實錄》如故。
輔雄毅方嚴,治軍整肅,屹如山岳。三定交南,威名聞海外。歷事四朝,連姻帝室,而小心敬慎,與蹇、夏、三楊,同心輔政。二十余年,海內宴然,輔有力焉。王振擅權,文武大臣望塵頓首,惟輔與抗禮。也先入犯,振導英宗親征,輔從行,不使預軍政。輔老矣,默默不敢言。至土木,死于難,年七十五。追封定興王,謚忠烈。
子懋,九歲嗣公。憲宗閱騎射西苑。懋三發連中,賜金帶。歷掌營府,累加至太師。嘗上言防邊事宜,諫止發京營兵作圓通寺。弘治中,御史李興、彭程下獄,懋論救。復請罷作真武觀,免織造,召還中官董織者。武宗即位,與群小狎游,懋率文武大臣諫,其言皆切直。然性豪侈,又頗朘削軍士,屢為言者所糾。嗣公凡六十六年,握兵柄者四十年,尊寵為勛臣冠。正德十年卒,年亦七十五。贈寧陽王,謚恭靖。萬歷十一年與朱希忠并削王號。孫侖嗣。傳爵至世澤,流寇陷京師,遇害。
初,輔之定交阯也,先后百余戰。其從征死事最著者,有高士文、徐政。
士文,咸陽人。洪武中,以小校從征云南及金山有功,為燕山左護衛百戶。質直剛果,善騎謝。從成祖起兵,累官都督僉事。從張輔征交阯。黎季犛既擒,余黨竄山谷中,出沒為寇。五年八月,士文帥所部敗之廣源,進圍其寨。晝夜急攻,垂破,賊突走。士文追與戰,中飛石死。所部復追賊,賊失巢潰散,遂為指揮程玚所滅。朝廷念士文功,追封建平伯,令其子福嗣,祿千三百石,予世券。三傳至孫霳,無子,以義子為嗣。事覺,爵除。
徐政,儀真人。建文時,為揚州衛副千戶,以城降成祖,累遷都指揮同知。從征交阯,奪船于三帶江以濟大軍。拔西都,戰咸子關,皆有功。陳季擴反,盤灘地最要沖,張輔遣政守之。七年八月,賊黨阮景異來攻,與戰,飛槍貫脅,猶督兵力戰,竟敗賊。賊退,腹潰而死。
黃福,字如錫,昌邑人。洪武中,由太學生歷金吾前衛經歷。上書論國家大計。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時,深見倚任。成祖列奸黨二十九人,福與焉。成祖入京師,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黨,福曰:“臣固應死,但目為奸黨,則臣心未服。”帝置不問,復其官。未幾,拜工部尚書。永樂三年,陳瑛劾福不恤工匠,改北京行部尚書。明年坐事,逮下詔獄,謫充為事官。已,復職,督安南軍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