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同日死者,督糧通判朱敏泰、諸生姚時中、副將寧龍及系獄總兵官董用文、副將劉九卿及里居知縣申以孝,其他婦女死義者又十余人。福王時,贈之馮兵部尚書,謚忠壯。
勛既降賊,從攻京師,射書于城中。城中初聞勛死宣府,帝為予贈蔭立祠,至是以為鬼。守城監王承恩倚女墻而與語,縋勛入見帝,盛稱自成,“上可自為計”。復縋之出,笑語諸守監曰:“吾輩富貴自在也。”
陳士奇,字平人,漳浦人也。好學,有文名,不知兵。舉天啟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崇禎四年考選,授禮部主事,擢廣西提學僉事。父憂歸。服闋,起重慶兵備,尋改貴州,復督學政。母憂闋,起贛州兵備參議,進副使,督四川學政。廷臣交章薦士奇知兵。
十五年秋,擢右僉都御史,代廖大奇巡撫四川。松潘兵變,眾數萬,士奇諭以禍福,咸就撫。搖、黃賊十三家,縱橫川東北十余年,殺掠軍民無算;執少壯,文其面為軍,至數十萬。士奇檄副使陳其赤、葛征奇,參將趙榮貴等進討,屢告捷。而賊狡,迄不能制。士奇本文人,再督學政,好與諸生談兵,朝士以士奇知兵。及秉節鉞,反以文墨為事,軍政廢弛。石砫女將秦良玉嘗圖全蜀形勢,請益兵分守十三隘,扼賊奔突。置不問,蜀以是擾。
明年十二月,朝議以其不任,命龍文光代之。士奇方候代,而陽平將趙光遠擁兵二萬,護瑞王常浩自漢中來奔,士民避難者又數萬,至保寧,蜀人震駭。士奇馳責光遠曰:“若退守陽平關,為吾捍衛,不惜二萬金犒軍。如頓此,需厚餉,吾頭可斷,餉不可得也。”光遠退屯陽平,王以三千騎奔重慶。明年四月,文光受代,士奇將行,京師告變。士奇自以知兵也,曰:“必報國仇。”遂留駐重慶,遣水師參將曾英擊賊于忠州,焚其舟;遣趙榮貴御賊于梁山。獻忠由葫蘆壩左步右騎,翼舟而上,二將敗奔,遂奪佛圖關,陷涪州。士奇征石砫援兵不至。或勸:“公已謝事,宜去。”士奇不可。賊抵城下,擊以滾炮,賊死無數。二十日夜,黑云四布,賊穴地轟城。城陷,王、士奇及副使陳纟熏、知府王行儉、知縣王錫俱被執。士奇大罵,賊縛于教場,將殺之,忽雷雨晦冥,咫尺不見。獻忠仰而詬曰:“我殺人,何與天事!”用大炮向天叢擊。俄晴霽,遂肆僇。士奇罵不絕口而死,王亦遇害,賊集軍民三萬七千余人,斫其臂。遂犯成都。
纟熏,本關南兵備副使,護瑞王入蜀,及于難。行儉,字質行,宜興人。崇禎十年進士,守重慶,善撫馭,為賊臠死。錫,新建人,崇禎十三年進士,除巴縣知縣。嘗從士奇殲土寇彭長庚之黨,又斬搖、黃賊魁馬超。至是,賊蒙巨板穴城,錫灌以熱油,多死。及被執,大罵,抉其齒,罵不已。捶膝使跪,益仡立。舁至教場,縛樹上射之,又臠而烙之。既死,復毀其骨。
指揮顧景聞城陷,入瑞王府,以己所乘馬乘王,鞭而走,遇賊呼曰:“賊寧殺我,無犯帝子。”賊刺殺王,景遂死之。
龍文光,馬平人,天啟二年進士。崇禎十七年,以川北參政擢右僉都御史,代陳士奇巡撫四川。聞命,與總兵官劉佳引率兵三千,由順慶馳赴之。部署未定,數日而城陷。賊盡驅文武將吏及軍民男婦于東門之外,將戮之,忽有龍尾下垂,賊以為瑞,遂停刑。文光、佳引卒不屈,賊殺文光于濯錦橋,佳引自投于浣花溪。
劉之勃,字安侯,鳳翔人。崇禎七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上節財六議,言:“先朝馬萬計,草場止五六所,今馬漸少,場反增二倍,可節省者一。水衡工役費,歲幾百萬,近奉明旨,朝廷不事興作,而節慎庫額數襲為常,可節省者二。諸鎮兵馬時敗潰而餉額不減,虛伍必多,可節省者三。光祿宴享賜賚,大抵從簡,而監局廚役多冗濫,可節省者四。三吳織造,澤、潞機杼,以及香蠟、藥材、陶器,無歲不貢,積之內為廢物,輸之下皆金錢,可節省者五。軍前監紀、監軍、贊畫之官,不可勝紀,平時則以一人而縻千百人之餉,臨敵又以千百人而衛一人之身,耗食兼耗兵,可節省者六。”又疏陳東廠三弊,言:“東廠司緝訪,而內五城,外巡按,以及刑部、大理皆不能舉其職,此不便于官守。奸民千里首告,假捏姓名,一紙株連,萬金立罄,此不便于民生。子弟訐父兄,奴仆訐家主,部民訐官長,東廠皆樂聞,此不便于國體。”帝皆納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