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志第三
正德元年十二月庚午,有星如碗,隕寧夏中衛(wèi),空中有紅光大二畝。二年八月己亥,寧夏有大星,自正南流西南而墜,后有赤光一道,闊三尺,長五丈。五年四月丁亥,雷州有大星如月,自東南流西北,分為二,尾如彗,隨沒,聲如雷。六年八月癸卯,有流星如箕,尾長四五丈,紅光燭天。自西北轉(zhuǎn)東南,三首一尾,墜四川崇慶衛(wèi)。色化為白,復(fù)起綠焰,高二丈余,聲如雷震。十五年正月丁未,酉刻,有星隕于山西龍舟谷巡檢司廳事,四月丙戌,陜西鞏昌府有星如日,色赤,自東方流西南而隕。天鼓鳴。
嘉靖十二年九月丙子,流星如盞,光照地,自中臺東北行近濁,尾跡化為白氣。四更至五更,四方大小流星,縱橫交行,不計其數(shù),至明乃息。十四年九月戊子,開封白晝天鼓鳴。有星如碗,東南流,眾小星從之如珠。十九年五月辛丑,星隕棗強(qiáng),為石四。
萬歷三年五月癸亥,晝,景州天鼓鳴。隕星二,化為黑石。四年十一月甲午,有四星隕費縣,火光照地。質(zhì)明,落赤點于城西北,色如朱砂,長二里,闊一二尺。是月,臨漳有星長尺許,白晝北飛。十三年七月辛巳,有星如碗,隕于沈丘蓮花集。天鼓鳴。十五年六月丙寅,平陽晝隕星。丁卯,辰刻,有星如斗,隕于平陰,震響如雷。十七年正月庚申,有星隕西寧衛(wèi),大如月。天鼓鳴。二十年二月丙辰,有三星隕閩縣東南。二十二年正月戊戌,保定青山口有大飛星,余光若彗,長二十余丈。二十七年三月庚子,蓋州衛(wèi)天鼓鳴,連隕大星三。三十年九月己未朔,有大星見東南,赤如血,大如碗,忽化為五,中星更明,久之會為一,大如簏。辛巳,有大小星數(shù)百交錯行。十月壬辰,五更,流星起中天,光散七道,有聲如雷。三十三年九月戊子,有星如碗,墜于南京龍江后營,光如火,至地游走如螢,移時滅。明日,復(fù)有星如月,從西北流至閱兵臺,分為三,墜地有聲。十一月,有星隕南京教場,入地?zé)o跡。三十五年十一月癸巳,有星隕于涇陽、淳化諸縣,大如車輪,赤色,尾長丈余,聲如轟雷。三十八年二月癸酉,有星大如斗,墜陽曲西北,碎星不絕。天鼓齊鳴。四十一年正月庚子,真定天鼓鳴。流星晝隕有光。四十三年三月戊申,晝,星墜清豐東流邨,聲如雷。四十六年十月,辛酉,有星如斗,隕于南京安德門外,聲如霹靂,化為石,重二十一斤。
天啟三年九月甲寅,固原州星隕如雨。
崇禎十五年夏,星流如織。后二年三月己丑朔,有星隕于御河。
▲云氣
洪武四年四月辛丑,五色云見。戊申、乙酉,十一月壬戌,五年正月庚午、丙子,六月辛巳,七月己酉、壬子,八月己亥,六年六月丁丑,七月癸卯,七年四月丙午,五月丙戌、癸巳、甲午,六月乙未、乙卯,七月己卯,八月辛酉,八年正月壬申,四月丁未,五月庚午、癸未,六月壬辰、己亥,十月庚戌,九年八月癸巳,十四年九月甲申,十五年正月甲申,五月庚申,九月乙卯、丙寅,十一月辛酉,十八年四月癸巳、乙未,五月辛未、甲申,六月癸丑,十九年九月壬午,二十年十一月丁亥,五月乙酉,二十七年六月乙卯,并如之。
永樂元年六月甲寅,日下五色云見。八月壬申,日珥隨五色云見。八年二月庚戌,車駕次永安甸,日下五色云見。十一年六月戊申朔,武當(dāng)山頂五色云見。十七年九月丙辰、十二月癸未,慶云見。二十二年十一月丙戌,月下五色云見。
洪熙元年二月癸酉、庚辰,三月乙未,俱五色云見。
宣德元年八月庚辰,白云起東南,狀如群羊驚走。十一月丙辰,北方有蒼白云,東西竟天。二年十一月乙未,日下五色云見。四年六月戊子,夜五色云見。六年二月壬子,昏,西方有蒼白云,南北竟天。十年三月丁亥,月生五色云。
正統(tǒng)二年七月庚子,月生五色云。十月己丑,日生五色云。十二月癸亥,如之。三年七月己亥,夜,中天有蒼白云,南北竟天,貫?zāi)媳倍贰0四晔辉挛斐剑梗瑬|南方有蒼白云,東西亙天。九年十一月甲午,月生五色云。十年九月丁酉,日生五色云。十一月甲午,月生五色云。十四年十月庚申,晝生蒼白云,復(fù)化為三,東西南北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