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九十一 列傳七十八
海望三和 莽鵠立 杭奕祿 傅鼐 陳儀 劉師恕焦祈年 李徽王國棟許容 蔡仕舢海望,烏雅氏,滿洲正黃旗人。初授護軍校。雍正元年,擢內務府主事。累遷郎中,充崇文門監督。八年,擢總管內務府大臣,兼管戶部三庫,賜二品頂戴。九年,遷戶部侍郎,仍兼管內務府,授內大臣。十一年,命偕直隸總督李衛勘浙江海塘,與衛議奏在海寧尖、塔兩山間建石壩,使海潮外趨,并在仁和、海寧兩縣境改建大石塘。上命浙江總督程元章相度遵行。又奏請設專官總轄,令駐防將軍、副都統協同監修,及議敘在工人員工價以銀米兼發,并從之。十三年,振武將軍傅爾丹虐兵婪索事發,命海望赴北路軍營逮治。尋命辦理軍機事務。
世宗疾大漸,召同受顧命。是時辦理軍機事務鄂爾泰、張廷玉、訥親、班第、索柱、豐盛額、莽鵠立、納延泰及海望凡九人。高宗即位,命尚書徐本入直。旋設總理事務處,命鄂爾泰、廷玉總理,本、訥親及海望協辦,班第、納延泰、索柱差委辦事。尋命海望署戶部尚書。海望還自軍前,奏言:“鄂爾坤發遣罪人種地無實效,且恐生事,當改發他處。”世宗謂:“鄂爾坤方駐兵,當可彈壓,海望奏非是。”高宗以海望奏下總理事務處議,議上,上諭曰:“海望奏,前奉皇考申飭。朕推皇考之意,蓋以發遣罪人,皆身獲重罪,今令軍前種地,乃所以保全之。其中若有冤抑,自應聲明具奏寬釋。如但以不善開墾,遂爾改發內地,此曹既獲重罪,又不肯急公趨事,轉得遂其僥幸之心;且如以兵代之,兵若以不能力田為辭,則將移內地之民耕邊塞之地乎?此事之斷不可行者。海望心地純良,但識見平常,所奏豈可盡以為是?議覆觀望游移,后當以此為戒。”
乾隆二年,泰陵工成,授拖沙喇哈番世職。尋罷總理事務處,復設辦理軍機處,海望仍為辦理軍機大臣。敘勞,復加拖沙喇哈番世職。四年,加太子少保。初,上命停捐例,廷臣議但留收穀捐監,俾各省積穀備荒。六年,御史趙青藜請并停之,復下廷臣議,請仍其舊。海望奏:“外省收捐繁難,原議各省捐貯穀數三千馀萬石,今報部者僅二百五十馀萬石,不足十之一。不若停各省捐穀,令在部交銀,轉撥各省買穀,俟倉貯充盈,請旨停止。”上命在部交銀,在外交穀,聽士民之便。諭謂:“地方積穀不厭其多,賑恤加恩,亦所時有,正未易言倉貯充盈也。”
海望久充崇文門監督,御史胡定奏言:“崇文門徵稅,有掛錘、頂秤諸名,百斤作百四五十斤。稅額雖未增,實已加數倍。雜物自各門入,恣意需索,更數倍於稅額。外省各關,如杭州北新關,自南而北十馀里,稽察乃有七處,留難苛索,百倍於物價。蓋由官吏務欲稅課浮於舊額,吏胥藉得恣睢無忌,請敕嚴禁。”上曰:“海望領崇文門稅務,侭收侭解,盡行入官,因而見其獨多。如定所奏,種種苛索,朕信其必無。外省關課,應令督撫嚴察。”海望旋調禮部尚書。
十年,上以海望精力漸衰,罷辦理軍機。十四年,復調戶部尚書。十七年,以建筑兩郊壇宇發帑過多,與侍郎三和等自行奏請嚴議,當奪官,上寬之。二十年,卒,遣散秩大臣博爾木查奠茶酒,賜祭葬,謚勤恪。
三和,納喇氏,滿洲鑲白旗人。初授護軍校,累遷一等侍衛。乾隆六年,授總管內務府大臣,遷戶部侍郎,調工部,復調還戶部。十四年,擢工部尚書。尋降授侍郎,調戶部,復調還工部。三十二年,授內大臣。三十八年,卒,賜祭葬,謚誠毅。
莽鵠立,字樹本,伊爾根覺羅氏,滿洲鑲黃旗人。曾祖富拉塔,居葉赫,天聰時來歸,隸蒙古正藍旗。祖莽吉圖,從睿親王伐明,徇山東,圍錦州,擊敗洪承疇援兵;入關逐李自成至慶都;又從下云南。累擢正藍旗滿洲梅勒額真,授世職三等阿達哈哈番。
莽鵠立,事圣祖,初授理藩院筆帖式。累遷員外郎,迭充右翼監督、滸墅關監督。世宗即位,命協辦理藩院侍郎,旋擢御史。莽鵠立精繪事,令恭繪圣祖御容。雍正元年,改入滿洲,以本族別編佐領,俾莽鵠立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