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五十八 列傳四十五
十八年,寇頓鼇頭山,復數窺江東橋,謀斷我后路。師分四路入,瑚圖與副都統瑪思文為一路,擊敗之。十九年,攻克玉洲各寨。寇敗竄廈門。海澄再復。隨賚塔赴潮州,再戰破賊。閩、粵平,還江寧。二十三年,擢杭州將軍。二十六年,卒,詔獎其清慎,予恤,謚敏恪。
瑪哈達,佟佳氏,滿洲正白旗人,禮部承政巴都里孫。康熙七年,自參領擢正白旗滿洲副都統。吳三桂反,詔守兗州,徙安慶。精忠叛,赴浙參贊賚塔軍務。時大將軍杰書至金華,精忠將陳重自東陽來犯,瑪哈達與都統石調聲等敗之山口村小河岸,追擊至鄭家店。俄,精忠將徐尚朝擁眾五萬人犯金華,距城十二里結寨,瑪哈達與臺吉察渾、都統巴雅爾、總兵李榮等分兵擊敗之。精忠將張元兆以二萬人屯壽溪,又與巴雅爾、榮移兵擊之,破壘十八,斬兆元及其眾二千馀。尚朝復據積道山,與總兵陳世凱等乘霧進兵,破其木城。十四年,擊精忠將沙有祥等於桃花嶺,復處州。尚朝、有祥等又來攻,復與察渾、榮、世凱分兵擊敗之。十五年,擢杭州將軍。杰書下福建,瑪哈達從賚塔自衢州率兵先驅。大溪灘、仙霞嶺諸役,戰常陷堅。進復建寧、延平,還杭州。論功,予三等阿達哈哈番。二十三年,召授正白旗滿洲都統。坐補官徇情,罷,遣戍黑龍江。二十八年,卒。
杰殷,韓氏,滿洲正紅旗人,其先為朝鮮人。父義,歸太祖,授世職一等參將。杰殷初授一等侍衛,累遷正紅旗滿洲副都統。康熙十一年,遷護軍統領。十四年,察哈爾布爾尼叛,從內大臣佟國綱率師駐宣府。
王輔臣叛,上命將軍畢力克圖率師駐大同,以杰殷參贊軍事。土寇朱龍據榆林,畢力克圖移師討之,次謝村,分兵為三隊,杰殷乘夜先發,黎明次河岸。賊三千馀據楊家店渡口,杰殷督兵渡河擊賊,賊潰,克吳堡,遂趨綏德。賊屯虎爾崖山口,杰殷督兵仰攻,殪其裨將,俘七十馀人,進破臥牛城,復米脂、延川諸縣,復進收延安及諸屬縣,并定宜川縣境二十六寨。再進攻平涼,大將軍貝勒洞鄂令杰殷領左翼兵為前鋒,輔臣以萬馀人列陣迎戰。杰殷督兵搗其中堅,戰自巳至未,凡三勝,復分兵環擊,殲馘甚眾。自是屢擊卻輔臣兵。
十五年,吳三桂將吳之茂以萬馀人屯秦州,為輔臣聲援。洞鄂令杰殷移師御之,戰谷口山崖,斬五十馀級。與將軍佛尼埒、提督王進寶會師。議出賊后斷糧道,杰殷督兵先行,戰羅家堡、戰鹽關、戰三十里鋪,屢擊敗之茂護糧兵。之茂揚言將斷臨洮、鞏昌道,杰殷移師伏羌,戰平頭山、戰馬塢,又屢擊敗之茂護糧兵,破其壘,克通渭,還駐秦州。大將軍圖海下平涼,之茂引兵走。杰殷與佛尼埒率師夜追之,及於牡丹園,力戰破陣,克祁山堡。之茂別部兵自西和至,敗之祁山嘴,又敗之清陽峽。選輕騎逐之茂,及於石牙兒關,之茂以二十人越山遁,斬五千馀級,俘五百馀人,克禮、西和二縣。
三桂將王屏藩走階州,督兵追之,降其兵三百馀,復還駐秦州。十九年,攻保寧,克順慶,并復所屬州縣,進駐成都。尋卒,賜祭葬,予世職拜他喇布勒哈番。
弟杰都,順治十六年,以巴牙喇甲喇章京從將軍達素徇廈門,破鄭成功舟師。康熙十三年,從前鋒統領穆占自陜西入四川,破之茂裨將石存禮於朝天關;趨保寧屯蟠龍山,屏藩引眾劫營,絕我師餉道。師引退,杰都殿,力戰,死之,予世職拜他喇布勒哈番兼拖沙喇哈番。
瓦爾喀,完顏氏,滿洲鑲紅旗人。初任噶布什賢壯達,稱驍勇,中創不少卻,數被優賚。崇德時,從貝勒岳讬伐明,攻懷來、寶坻,略山東,攻克海豐,并先登。又從貝勒阿巴泰攻范縣,薄城,以矛鑿垣為磴,緣而上,克之。順治初,從肅親王豪格徇四川,數擊敗張獻忠兵。有護軍阿納海者為敵困,瓦爾喀策馬突前,格殺二人,翼之出。與梅勒額真烏拉禪駐防大名,擊土寇。累進三等阿達哈哈番,授工部理事官,董修宮殿,進一等。十六年,署噶布什賢章京。從固山額真卓洛駐防云南,討平元江土司。康熙元年,還京,授參領,兼督捕理事官。遷西安副都統。七年,擢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