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五十三 列傳四十
十二年,授鎮海將軍,駐守京口。吳三桂、耿精忠相繼反。上命之鼎分兵防安慶,而以安南將軍華善帥師佐之。之鼎調崇明沙船,江陰、瓜洲戰艦,扼津要,令綠旗水師駐黃浦操防,兼備水陸。上命簡親王喇布為揚威大將軍,駐江寧,之鼎贊軍事。十七年,改福建水師提督,加定海將軍。閩寇日蹙,而楚、蜀間軍事方亟,請移鎮要地自效。
十八年,調四川提督。十九年,到官,會寇犯永寧,遂率總兵李芳述等討之,戰屢勝。六月,勇略將軍趙良棟將進剿云、貴,調芳述守敘州,之鼎留鎮永寧。九月,吳世璠遣將尤廷玉、胡國柱攻永寧,圍之數匝。時城中糧盡已兩閱月,之鼎猶率兵挑戰,士氣倍奮。嗣為賊诇知,筑長圍以守。至是月甲子,寇穴城入,總兵費雅達,副將楊三虎,游擊周尚功,守備李逢春、魯明芝、席豹督兵巷戰,皆死。之鼎解印付家人,令間道走成都,率總兵楊魁、何成德、王永世、傅汝友,游擊陳先鳳、陳田、劉應科等出御賊,身受重創。賊涌至,之鼎自度不能免,拔劍自刎,未殊,與魁等俱被執,傳送貴陽。賊黨夏國相等百計誘降,之鼎厲聲叱曰:“死則死耳,肯向鼠輩乞活耶?”久之,賊知不可奪,遂遇害。魁等皆不屈死。事聞,贈之鼎太子少保,謚忠毅。子毓賢,官至貴州布政使,毓秀襲爵。
費雅達,漢軍正白旗人。自整儀尉累遷潼關副將。王輔臣叛,廷議設漢中總兵討賊,以授費雅達,署都督僉事。進取漢中,破賊彝門鎮,抵秦嶺,拔北木城,與王進寶會師奪武關。敘功,加都督同知。永寧之役,城陷身死,贈左都督、太子少傅,謚忠勇。魁等皆予恤。
從三虎等戰死者,又有千總蔣得福、趙鳴鳳、王英杰;從之鼎死者,又有從軍蔭生潘濟世:并恤如例。
李興元,字若始,漢軍鑲黃旗人。以拔貢授直隸沙河知縣,報最,遷祁州。歷江西吉安、直隸永平知府,晉陜西隴右道。康熙十一年,授云南按察使。其明年,詔敕有司審理平西藩下逃兵。時平西勛莊棋布,管莊者殺人奪貨,滋為民患。訟牒命、盜兩案,兵居半。又勒平民為馀丁;不從,則曰:“是我逃兵也。”稱貸重息,人或絲毫負,亦以“逃兵”誣之,有司亡誰何。興元素持風力,諗知劉昆強項,令為審事官。有犯者論如法,部民德之,而大忤三桂意。
三桂將叛,使冶者鑄印,昆诇知,白興元,興元啟巡撫朱國治,趣入告。國治遲數日始發,為三桂邏卒所得,遂作亂。召各官集議,以國治苛虐失民心,殺之;迫授興元偽職,興元叱之曰:“汝內為國戚,外封親王,受恩重矣,何叛為?我為丈夫,義可殺不可辱,惟一死以報朝廷。”三桂怒,杖而下之獄。云南知府高顯辰及昆皆不屈,旋以興元及昆戍騰越衛。十八年,師克湖南,時三桂已死,其子世璠使刺殺興元。師困滇城,興元二子蔭秀、奇秀亦被殺。
事定,其三子萃秀詣軍所申訴,巡撫王繼文上其狀,贈太常寺卿。萃秀官至安陸府知府。昆當興元未死,出避民間。事定,復補登州同知,遷常德知府。
陳啟泰,字大來,漢軍鑲紅旗人。順治四年,自貢生知直隸滑縣,有聲。行取,擢御史。奏言:“滿洲部院官凡遇親喪,宜離任守制,以廣孝治。”從之。十一年,出為蘇松糧道。康熙三年,調福建漳南道。八年,轉巡海道。時山寇遍受耿精忠劄,勢洶洶。啟泰嚴保甲,立團長,親督所司捕賊。有干禁令者,輒痛繩以法,奸宄屏息。
十三年,精忠叛,偽檄至漳州。啟泰密與海澄公黃梧議拒守,會梧病,精忠復招鄭錦為助。啟泰自度不能守,語妻劉曰:“義不偷生,忠不附賊,死吾事也。然死而妻子為僇,吾何以瞑?”劉請殉,家人皆原從死。乃以巨盎置酒下藥,劉及侍妾婢仆飲者二十一人。幼子方六歲,持觴拜而飲。啟泰朝服坐堂皇,召僚屬與訣,引弓弦自絞死,僚屬為殯。錦兵入,見置棺縱橫,皆垂淚。事聞,贈通政使,賜葬祭。
啟泰子汝器,聞變,赴漳州迎喪,為鄭錦兵掠去。逾二年乃脫還,詣京師,上念其父子忠義,加贈工部侍郎,授汝器右通政。三十三年,復予啟泰謚忠毅。建祠福州,御書“忠義流芳”為祠額。汝器官至安徽巡撫。方精忠叛時,諸郡望風納叛;所不肯以城降者,啟泰死漳州,總兵吳萬福死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