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三十九 列傳一百二十六
恒文 郭一裕 蔣洲 楊灝 高恒子高樸 王亶望勒爾謹 陳輝祖 鄭源鹴 國泰郝碩 良卿方世俊 錢度 覺羅伍拉納浦霖恒文,烏佳氏,滿洲正黃旗人。雍正初,以諸生授筆帖式,四遷兵科給事中。外授甘肅平慶道,再遷貴州布政使。乾隆初,方用兵金川,恒文奏言:“兵貴神速。臣官甘肅平慶道時,見提督以下諸營,或三之一,或四之一,擇勇健者,名為援剿兵將,備預定旗幟器械,及獎賚諸項亦預存。貴州乃無此例。本年四川調兵二千,遲至六日方得起程。請仿甘肅例預為計,提督駐安順,設重兵,請於府庫貯銀五千待用。”既又疏上行軍諸節目。上嘉其能治事,移直隸。十六年,擢湖北巡撫。疏請采漢銅廣鼓鑄,請增筑武昌近城石堤,請停估變省城道倉空廒、備貯協濟鄰省米石,均得旨允行。十八年,署湖廣總督,移山西巡撫。
二十一年,擢云貴總督。二十二年三月,疏劾貴州糧道沈遷婪索屬吏,鞫實論斬。恒文與云南巡撫郭一裕議制金爐上貢,恒文令屬吏市金,減其值,吏民怨咨。一裕乃疏劾恒文貪污敗檢,列款以上。上命刑部尚書劉統勛會貴州巡撫定長即訊,得恒文令屬吏市金減金值,及巡察營伍縱仆婪索諸事,逮送京師。上責恒文;“為大臣,以進獻為名,私飽己橐,簠簋不飭,負恩罪大。”遣待衛三泰、紥拉豐阿乘傳就恒文所至,宣諭賜自盡。
郭一裕,湖北漢陽人。雍正初,入貲為知縣,除江南清河知縣。稍遷山西太原知府。乾隆中,累擢云南巡撫。恒文對簿,具言貢金爐議發自一裕。統勛等察知一裕亦令屬吏市金,見恒文以減值斂怨,乃先發為掩覆計。事聞,上謂:“一裕本庸鄙,前為山東巡撫,嘗請進萬金上供。在官惟以殖產營運為事,但尚不至如恒文之狼藉。”命奪職,發軍臺效力。手詔謂:“恒文及一裕罪輕重一歸允當,毋謂一裕以漢吏劾滿洲終兩敗也。”一裕呈部請輸金贖罪,會蔣洲、楊灝皆以婪索屬吏坐誅,洲獄具,得同官朋比狀。上因謂:“恒文事發自一裕,尚彼勝於此。”特許其納贖。居數年,予三品銜,授河南按察使。以老罷。卒。
蔣洲,江南常熟人,大學士廷錫子。自主事累擢至山西布政使。二十二年,就遷巡撫,旋移山東,以塔永寧代。塔永寧劾洲貪縱,虧庫帑鉅萬。將行,令冀寧道楊龍文、太原知府七賚札諸屬吏納賕彌所虧。統勛自云南還,上命馳往會塔永寧按治。解洲任,逮送山西嚴鞫,得實,誅洲,并及龍文、七賚論絞候。諸屬吏虧帑,文職知州朱廷揚等、武職守備武璉等,皆論罪如律。陜西巡撫明德,以前官山西嘗取洲及諸屬吏賕,亦論絞候。上命發甘肅交黃廷桂聽差遣。
楊灝,直隸曲陽人。乾隆中,官湖南布政使。時以湖南倉穀濟江南當糴補,灝發穀值百取一二,得金三千有奇。巡撫陳宏謀疏劾,讞實,坐斬。二十二年,秋讞,巡撫蔣炳以灝限內完贓,擬入緩決,上怒,命誅灝,奪炳官,逮京師,論罪坐斬。上以炳意在沽譽,尚未嘗受賄,改戍軍臺。按察使夔舒亦坐是奪職。
高恒,字立齋,滿洲鑲黃旗人,大學士高斌子也。乾隆初,以蔭生授戶部主事,再遷郎中。出監山海關、淮安、張家口榷稅,署長蘆鹽政、天津總兵。二十二年,授兩淮鹽政。江蘇巡撫陳宏謀疏言:“海州產鹽盛,請令河東買運配引赴陜西引地行銷。淮北鹽賤,并令淮南商買運適中之地,作常平倉鹽備缺額補配。”命高恒會兩江總督尹繼善覆議,尋疏陳:“海洲產鹽盛衰,視天時晴雨,難定成數。距陜西三千馀里,黃河逆流而上,斷難輓運。自海州出場,經淮、徐、海各屬,皆淮北食鹽口岸;徐州以上,又系長蘆引地。恐沿途挾私,淮南額引多,鹽場廣,有盈無絀。即淮北鹽價稍賤,加以腳費折耗亦相等。若令淮南銷淮北馀鹽,尤非商情所便。縱發官帑與之收買,亦難強其領運。”疏入,上從之。湖廣總督李侍堯疏言湖北鹽驟貴,請飭淮商減價。命高恒赴湖北會議。定湖北鹽價,視淮商成本每包以二錢三分一釐為制。二十九年,授上駟院卿,仍領兩淮鹽政。三十年,以從兄高晉為兩江總督,當回避,召署戶部侍郎。疏陳整頓綱課,定分季運清獎勵之制,命以告后政普福。尋授總管內務府大臣。三十二年,署吏部侍郎。是時上屢南巡,兩淮鹽商迎蹕,治行宮揚州,上臨幸,輒留數日乃去,費不貲,頻歲上貢稍華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