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六十六
布帆輕白浪,錦帶入紅塵。將底求名宦,平生但任真。主
卷266_15 【空梁落燕泥】顧況
卷幕參差燕,常銜濁水泥。為黏珠履跡,未等畫梁齊。
舊點痕猶淺,新巢緝尚低。不緣頻上落,那得此飛棲。齋
卷266_16 【上元夜憶長安】顧況
滄州老一年,老去憶秦川。處處逢珠翠,家家聽管弦。
云車龍闕下,火樹鳳樓前。今夜滄州夜,滄州夜月圓。古
卷266_17 【酬揚州白塔寺永上人】顧況
塔上是何緣,香燈續細煙。松枝當麈尾,柳絮替蠶綿。
浮草經行遍,空花義趣圓。我來雖為法,暫借一床眠。知
卷266_18 【送韋秀才赴舉】顧況
鄱陽中酒地,楚老獨醒年。芳桂君應折,沈灰我不然。
洛橋浮逆水,關樹接非煙。唯有殘生夢,猶能到日邊。主
卷266_19 【送使君】顧況
天中洛陽道,海上使君歸。拂霧趨金殿,焚香入瑣闈。
山亭傾別酒,野服間朝衣。他日思朱鷺,知從小苑飛。齋
卷266_20 【歷陽苦雨(一作夜雨)】顧況
襄城秋雨晦,楚客不歸心。亥市風煙接,隋宮草路深。
離憂翻獨笑,用事感浮陰。夜夜空階響,唯馀蚯蚓吟。古
卷266_21 【傷大理謝少卿】顧況
舊館絕逢迎,新詩何處呈。空留封禪草,已作岱宗行。
柳蠹風吹析,階崩雪繞平。無因重來此,剩哭兩三聲。知
卷266_22 【經徐侍郎墓作】顧況
不知山吏部,墓作石橋東。宅兆鄉關異,平生翰墨空。
夜泉無曉日,枯樹足悲風。更想幽冥事,唯應有夢同。主
卷266_23 【酅公合祔挽歌】顧況
草露前朝事,荊茅圣主封。空傳馀竹帛,永絕舊歌鐘。
清鏡無雙影,窮泉有幾重。笳簫最悲處,風入九原松。齋
卷266_24 【相國晉公挽歌二首】顧況
玉節朝天罷,洪爐造化新。中和方作圣,太素忽收神。
盛德橫千古,高標出四鄰。欲知言不盡,處處有遺塵。古
凝笳催曉奠,丹旐向青山。夕照新塋近,秋風故吏還。
本朝光漢代,從此掃胡關。今日天難問,浮云滿世間。主
卷266_25 【晉公魏國夫人柳氏挽歌】顧況
魚軒海上遙,鸞影月中銷。雙劍來時合,孤桐去日凋。
夕陽迷隴隧,秋雨咽笳簫。畫翣無留影,銘旌已度橋。齋
卷266_26 【義川公主挽詞】顧況
弄玉吹簫后,湘靈鼓瑟時。月邊丹桂落,風底白楊悲。
雜珮分泉戶,馀香出繐帷。夜臺飛鏡匣,偏共掩蛾眉。古
卷266_27 【憶山中】顧況
春還不得還,家在最深山。蕙圃泉澆濕,松窗月映閑。
薄田臨谷口,小職向人間。去處但無事,重門深閉關。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