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三十四
伊流惜東別,灞水向西看。舊托含香署,云霄何足難。古
卷134_27 【奉送漪叔游潁川兼謁淮陽太守】李頎
罷吏今何適,辭家方獨行。嵩陽入歸夢,潁水半前程。
聞道淮陽守,東南臥理清。郡齋觀政日,人馬望鄉(xiāng)情。
疊嶺雪初霽,寒砧霜后鳴。臨川嗟拜手,寂寞事躬耕。古
卷134_28 【二妃廟送裴侍御使桂陽】李頎
沅上秋草晚,蒼蒼堯女祠。無人見精魄,萬古寒猿悲。
桂水身歿后,椒漿神降時。回云迎赤豹,驟雨颯文貍。
受命出炎海,焚香征楚詞。乘驄感遺跡,一吊清川湄。古
卷134_29 【送暨道士還玉清觀】李頎
仙宮有名籍,度世吳江濆。大道本無我,青春長與君。
中州俄已到,至理得而聞。明主降黃屋,時人看白云。
空山何窈窕,三秀日氛氳。遂此留書客,超遙煙駕分。古
卷134_30 【送劉主簿歸金壇】李頎
與子十年舊,其如離別何。宦游鄰故國,歸夢是滄波。
京口青山遠(yuǎn),金陵芳草多。云帆曉容裔,江日晝清和。
縣郭舟人飲,津亭漁者歌。茅山有仙洞,羨爾再經(jīng)過。古
卷134_31 【送盧少府赴延陵】李頎
問君從宦所,何日府中趨。遙指金陵縣,青山天一隅。
行人懷寸祿,小吏獻新圖。北固波濤險,南天風(fēng)俗殊。
春江連橘柚,晚景媚菰蒲。漠漠花生渚,亭亭云過湖。
灘沙映村火,水霧斂檣烏。回首東門路,鄉(xiāng)書不可無。齋
卷134_32 【送皇甫曾游襄陽山水兼謁韋太守】李頎
峴山枕襄陽,滔滔江漢長。山深臥龍宅,水凈斬蛟鄉(xiāng)。
元凱春秋傳,昭明文選堂。風(fēng)流滿今古,煙島思微茫。
白雁暮沖雪,青林寒帶霜。蘆花獨戍晚,柑實萬家香。
舊國欲茲別,輕舟眇未央。百花亭漫漫,一柱觀蒼蒼。
按俗荊南牧,持衡吏部郎。逢君立五馬,應(yīng)醉習(xí)家塘。知
卷134_33 【龍門送裴侍御監(jiān)五嶺選】李頎
萬里番禺地,官人繼帝憂。君為柱下史,將命出東周。
歇馬傍川路,張燈臨石樓。棱棱靜疏木,濞濞響寒流。
榔葉四荒外,梅花五嶺頭。明珠尉佗國,翠羽夜郎洲。
夷俗富珍產(chǎn),土風(fēng)資宦游。心清物不雜,弊革事無留。
舉善必稱最,持奸當(dāng)去尤。何辭桂江遠(yuǎn),今日用賢秋。齋
卷134_34 【送喬琳】李頎
草綠小平津,花開伊水濱。今君不得意,孤負(fù)帝鄉(xiāng)春。
口不言金帛,心常任屈伸。阮公惟飲酒,陶令肯羞貧。
陽羨風(fēng)流地,滄江游寓人。菱歌五湖遠(yuǎn),桂樹八公鄰。
青鳥迎孤棹,白云隨一身。潮隨秣陵上,月映石頭新。
未可逃名利,應(yīng)須在縉紳。汀洲芳杜色,勸爾暫垂綸。知
卷134_35 【題少府監(jiān)李丞山池】李頎
能向府亭內(nèi),置茲山與林。他人骕骦馬,而我薜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