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
卷48_1 【奉和圣制經(jīng)孔子舊宅】張九齡
孔門太山下,不見登封時(shí)。徒有先王法,今為明主思。
恩加萬乘幸,禮致一牢祠。舊宅千年外,光華空在茲。古
卷48_2 【奉和圣制次瓊岳韻】張九齡
山祇亦望幸,云雨見靈心。岳館逢朝霽,關(guān)門解宿陰。
咸京天上近,清渭日邊臨。我武因冬狩,何言是即禽。知
卷48_3 【奉和圣制送李尚書入蜀】張九齡
眷言感忠義,何有間山川。徇節(jié)今如此,離情空復(fù)然。
皇心在勤恤,德澤委昭宣。周月成功后,明年或勞還。主
卷48_4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張九齡
東土淹龍駕,西人望翠華。山川只詢物,宮觀豈為家。
十月回星斗,千官捧日車。洛陽無怨思,巡幸更非賒。齋
卷48_5 【奉和圣制途次陜州作】張九齡
馳道當(dāng)河陜,陳詩問國風(fēng)。川原三晉別,襟帶兩京同。
后殿函關(guān)盡,前旌闕塞通。行看洛陽陌,光景麗天中。古
卷48_6 【敕賜寧王池宴】張九齡
賢王有池館,明主賜春游。淑氣林間發(fā),恩光水上浮。
徒慚和鼎地,終謝巨川舟。皇澤空如此,輕生莫可酬。知
卷48_7 【天津橋東旬宴得歌字韻】張九齡
清洛象天河,東流形勝多。朝來逢宴喜,春盡卻妍和。
泉鮪歡時(shí)躍,林鶯醉里歌。賜恩頻若此,為樂奈人何。主
卷48_8 【上陽水窗旬宴得移字韻】張九齡
河漢非應(yīng)到,汀洲忽在斯。仍逢帝樂下,如逐海槎窺。
春賞時(shí)將換,皇恩歲不移。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齋
卷48_9 【折楊柳】張九齡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遲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更愁征戍客,容鬢老邊塵。古
卷48_10 【剪彩】張九齡
姹女矜容色,為花不讓春。既爭(zhēng)芳意早,誰待物華真。
葉作參差發(fā),枝從點(diǎn)綴新。自然無限態(tài),長(zhǎng)在艷陽晨。知
卷48_11 【和崔黃門寓直夜聽蟬之作】張九齡
蟬嘶玉樹枝,向夕惠風(fēng)吹。幸入連宵聽,應(yīng)緣飲露知。
思深秋欲近,聲靜夜相宜。不是黃金飾,清香徒爾為。主
卷48_12 【和姚令公從幸溫湯喜雪】張九齡
萬乘飛黃馬,千金狐白裘。正逢銀霰積,如向玉京游。
瑞色鋪馳道,花文拂彩旒。還聞吉甫頌,不共郢歌儔。齋
卷48_13 【立春日晨起對(duì)積雪】張九齡
忽對(duì)林亭雪,瑤華處處開。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rùn)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東郊齋祭所,應(yīng)見五神來。古
卷48_14 【三月三日申王園亭宴集】張九齡
稽亭追往事,睢苑勝前聞。飛閣凌芳樹,華池落彩云。
藉草人留酌,銜花鳥赴群。向來同賞處,惟恨碧林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