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八十九 列傳第二百四十八
又有摩逸國,太平興國七年,載寶貨至廣州海岸。
建炎三年,以南郊恩制授阇婆國主懷遠軍節度、琳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使持節琳州諸軍事、琳州刺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國、阇婆國王、食邑二千四百戶、實封一千戶;悉里地茶蘭固野可特授檢校司徒,加食邑實封。紹興二年,復加食邑五百戶,實封二百戶。
南毗國在大海之西南,由三佛齊風颿月余可至。其國王每巡行,先期遣兵百余人持水灑地上,以防颶風揚沙塵;列鼎百以進食,日一易之,置翰林官供王飲食。俗喜戰斗,習刀槊,善射。鑿雜白銀為錢。產真珠、番布。其國最遠,番舶罕到。時羅巴智力干父子,其種類也,居泉之城南。自是,舶舟多至其國矣。
勃泥國在西南大海中,去阇婆四十五日程,去三佛齊四十日程,去占城與摩逸各三十日程,皆計順風為則。其國以版為城,城中居者萬余人,所統十四州。其王所居屋覆以貝多葉,民舍覆以草。在王左右者為大人。王坐繩床,若出,即大布單坐其上,眾舁之,名曰阮囊。戰斗者則持刀被甲,甲以銅鑄,狀若大筒,穿之于身,護其腹背。
其地無麥,有麻稻,又有羊及雞魚,無蠶絲,用吉貝花織成布。飲椰子酒。昏聘之資,先以椰子酒,檳榔次之,指環又次之,然后以吉貝布,或量出金銀成其禮。喪葬亦有棺斂,以竹為輦,載棄山中。二月始耕則祀之,凡七年則不復祀矣。以十二月七日為歲節。地熱,多風雨。國人宴會,鳴鼓、吹笛、擊鈸,歌舞為樂。無器皿,以竹編貝多葉為器盛食,食訖棄之。其國鄰于底門國,有藥樹,取其根煎為膏,服之及涂其體,兵刃所傷皆不死。前代未嘗朝貢,故史籍不載。
太平興國二年,其王向打遣使施弩、副使蒲亞里、判官哥心等赍表貢大片龍腦一家底、第二等八家底、第三等十一家底、米龍腦二十家底、蒼龍腦二十家底,凡一家底并二十兩;龍腦版五、玳瑁殼一百、檀香三橛、象牙六株。表云:"為皇帝千萬歲壽,望不責小國微薄之禮。"其表以數重小囊緘封之,非中國紙,類木皮而薄,瑩滑,色微綠,長數尺,闊寸余,橫卷之僅可盈握。其字細小,橫讀之。以華言譯之,云:"勃泥國王向打稽首拜,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愿皇帝萬歲壽,今遣使進貢。向打聞有朝廷,無路得到。昨有商人蒲盧歇船泊水口,差人迎到州,言自中朝來,比詣阇婆國,遇猛風破其船,不得去。此時聞自中國來,國人皆大喜,即造舶船,令蒲盧歇導達入朝貢,所遣使人只愿平善見皇帝。每年令人入朝貢,每年修貢,慮風吹至占城界,望皇帝詔占城,令有向打船到,不要留。臣本國別無異物,乞皇帝勿怪。"其表文如是。詔館其使于禮賓院,優賜以遣之。
元豐五年二月,其王錫理麻喏復遣使貢方物,其使乞從泉州乘海舶歸國,從之。
注輦國東距海五里,西至天竺千五百里,南至羅蘭二千五百里,北至頓田三千里,自古不通中國,水行至廣州約四十一萬一千四百里。其國有城七重,高七尺,南北十二里,東西七里。每城相去百步,凡四城用磚,二城用土,最中城以木為之,皆植花果雜木。其第一至第三皆民居,環以小河;第四城四侍郎居之;第五城主之四子居之;第六城為佛寺,百僧居之;第七城即主之所居,室四百余區。
所統有三十一部落,其西十二,曰只都尼、施亞盧尼、羅琶離鱉琶移、布林琶布尼、古檀布林蒲登、故里、娑輪岑、本蹄揭蹄、閻黎池離、郍部尼、遮古林、亞里者林;其南八,曰無雅加黎麻藍、眉古黎苦低、舍里尼、密多羅摩、伽藍蒲登、蒙伽林伽藍、琶里琶離游、亞林池蒙伽藍;其北十二,曰撥啰耶、無沒離江、注林、加里蒙伽藍、漆結麻藍、楃折蒙伽藍、皮林伽藍、浦棱和藍、堡琶來、田注離、盧婆啰、迷蒙伽藍。
今國主相傳三世矣。民有罪,即命侍郎一員處治之,輕者縶于木格,笞五十至一百;重者即斬,或以象踐殺之。其宴,則國主與四侍郎膜拜于階,遂共坐作樂歌舞,不飲酒,而食肉。俗衣布。亦有餅餌。掌饌執事用婦人。其嫁娶,先用金銀指環使媒婦至女家,后二日,會男家親族,約以土田、生畜、檳榔酒等,稱其有無為禮;女家復以金銀指環、越諾布及女所服錦衣遣婿。若男欲離女則不取聘財,女卻男則倍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