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四十三 列傳第二
張貴妃,開封祥符人。初入宮,封永嘉郡夫人。乾道六年,進婉容。淳熙七年,封太上皇淑妃。十六年,進貴妃。紹熙元年薨。
美人馮氏,才人韓氏、吳氏、李氏、王氏俱被寵幸,后皆廢。吳氏,中宮近屬也,紹興三十年,復故封。李氏、王氏俱明艷,淳熙末,上皇愛之。及崩,憲圣后見二才人,每感憤,孝宗即追告命,許自便。蓋非常制云。
孝宗成穆郭皇后,開封祥符人。奉直大夫直卿之女孫,其六世祖為章穆皇后外家。孝宗為普安郡王時納郭氏,封咸寧郡夫人。生光守及莊文太子、魏惠憲王愷、邵悼肅王恪。紹興二十六年薨,年三十一,追封淑國夫人。三十一年,用明堂恩,贈福國夫人。既建太子,追封皇太子妃。及受禪,追冊為皇后,謚恭懷,尋改安穆。及營阜陵,又改成穆,祔孝宗廟。
父瑊,累官昭慶軍承宣使,追封榮王。孝宗待郭氏恩禮彌厚,然不假外戚以官爵。后弟師禹、師元,官不過承宣使,師元不及建節而卒。將內禪,師禹始除節度使。光宗朝,官至太保,封永寧郡王。
成恭夏皇后,袁州宜春人。曾祖令吉,為吉水簿。夏氏初入宮,為憲圣太后閣中侍御。普安郡王夫人郭氏薨,太后以夏氏賜王,封齊安郡夫人。即位,進賢妃。逾年,奉上皇命,立為皇后。乾道二年,謁家廟,親屬推恩十一人。三年崩,謚安恭。寧宗時,改謚成恭。
初,后之生也,有異光穿室,父協奇之,及長,以姿納宮中。久之,父居益困,及歸,客袁之僧舍,號夏翁。翁亡,后始貴。訪得其弟執中,補承信郎、閣門祗候。未幾,遷右武郎、閣門宣贊舍人,累遷奉國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寧宗即位,加少保。逾年,卒于家。
初,執中與其微時妻至京,宮人諷使出之,擇配貴族,欲以媚后,執中弗為動。他日,后親為言,執中誦宋弘語以對,后不能奪。既貴,始從師學,作大字頗工,復善騎射。高宗行慶壽禮,近戚爭獻珍環,執中獨大書"一人有慶,萬壽無疆"以獻。高宗喜,錫賚甚渥。嘗為館伴副使,連射皆命中,金人駭服。孝宗聞其才,將召用之,謝曰:"他日無累陛下,保全足矣。"人以此益賢之。
成肅謝皇后,丹陽人。幼孤,鞠于翟氏,因冒姓焉。及長,被選入宮。憲圣太后以賜普安郡王,封咸安郡夫人。王即位,進婉容。逾年,進貴妃。
成恭皇后崩,中宮虛位。淳熙三年,妃侍帝,過德壽宮,上皇諭以立后意。尋遣張去為傳旨,立貴妃為皇后,復姓謝氏。親屬推恩者十人。光宗受禪,上尊號壽成皇后。孝宗崩,尊為皇太后。慶元初,加號惠慈。嘉泰二年,加慈佑太皇太后。三年崩,謚成肅,攢锜于永阜陵。
后性儉慈,減膳羊,每食必先以進御。服汗濯衣,有數年不易者。弟淵,以后貴,授武翼郎。后嘗戒之曰:"主上化行恭儉,吾亦躬服汗濯,爾宜崇謙抑,遠驕侈。"后歷閣門宣贊舍人、帶御器械。光宗朝,遷果州團練使。寧宗立,轉萊州防御使,擢知閣門事,仍干辦皇城司。三遷至保信軍節度使,尋加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成肅皇后崩,遺誥賜淵錢十萬緡、金二千兩、田十頃,僦緡日十千。后累升三少,封和國公。嘉定四年薨,贈太保。
蔡貴妃,初入宮,為紅霞帔,封和義郡夫人,進婉容。淳熙十年冬,拜貴妃。十二年秋薨。父滂,宜春觀察使。
李賢妃,初入宮,為典字,轉通義郡夫人,進婕妤。淳熙十年卒,贈賢妃。時李燾在經筵,嘗諫省后宮費。帝曰:"朕老矣,安有是?近葬李妃用三萬緡耳。"帝雖在位久,后宮寵幸,無著聞者。
光宗慈懿李皇后,安陽人,慶遠軍節度使、贈太尉道之中女。初,后生,有黑鳳集道營前石上,道心異之,遂字后曰鳳娘。道帥湖北,聞道士皇甫坦善相人,乃出諸女拜坦。坦見后,驚不敢受拜,曰:"此女當母天下。"坦言于高宗,遂聘為恭王妃,封榮國夫人,進定國夫人。乾道四年,生嘉王。七年,立為皇太子妃。
性妒悍,嘗訴太子左右于高、孝二宮,高宗不懌,謂吳后曰:"是婦將種,吾為皇甫坦所誤。"孝宗亦屢訓后:"宜以皇太后為法,不然,行當廢汝。"后疑其說出于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