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本紀第三十六
閏月庚申朔,詔內侍陳源許在外任便居住。免郡縣淳熙十四年以前私負,十五年以后輸息及本者亦蠲之。壬戌,以趙雄為寧武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進封衛國公,仍判江陵府。庚午,詔罷賣浙西常平官田。癸酉,詔季秋有事于明堂,以高宗配。丙子,趙雄疾甚,改判資州。戊寅,蠲郡縣第五等戶身丁錢及臨安第五等戶和買絹各一年,仍出錢二十三萬緡振臨安貧民。己卯,階州大水入其郛。壬午,大理獄空。乙酉,御后殿慮囚。
六月庚寅,鎮江大水入其郛。癸卯,詔自今臣僚奏請事涉改法者,三省、樞密院詳具以聞。
秋七月辛酉,儒林郎倪恕等以封事可采,遷官、免文解有差。戊辰,遣謝深甫等賀金主生辰。庚辰,下詔恤刑。
八月甲午,升恭州為重慶府。丙申,減兩浙月樁等錢歲二十五萬五千緡。己亥,王淮薨。癸丑,金遣溫迪罕肅等來賀即位。
九月癸亥,金遣完顏守真等來賀重明節。減紹興和買絹歲額四萬四千余匹。乙丑,戒執政、侍從、臺諫,毋移書以薦舉、請托。南劍州火,降其守臣一官,仍令優加振濟。戊辰,詔侍從各舉公正強敏之士,嘗任守令及職事官、材堪御史者一人。甲戌,詔監司、帥守,秩滿到闕,薦所部廉吏一二人。遣郭德麟等使金賀正旦。
冬十月庚子,罷樞密院審察諸軍之制。壬寅,蠲楚州、高郵盱眙軍民負常平米一萬四千余石。甲寅,大閱。
十一月庚午,詔改明年為紹熙元年。復置嘉王府翊善,以秘書郎黃裳為之。乙亥,詔陳源毋得輒入國門。丁丑,減江、浙月樁錢額十六萬五千余緡。十二月壬子,金遣裴滿余慶等來賀明年正旦。
紹熙元年春正月丙辰朔,帝率群臣詣重華宮,奉上壽圣皇太后、至尊壽皇圣帝、壽成皇后冊寶。壬申,再蠲臨安府民身丁錢三年。壬午,何澹請置《紹熙會計錄》。詔何澹同戶部長貳、檢正、都司稽考財賦出入之數以聞。
二月丁酉,雨雹。辛亥,殿中侍御史劉光祖言:道學非程氏私言,乞定是非,別邪正。從之。
三月丁卯,詔秀王襲封,置園廟。班安僖王諱。錄趙普后一人。庚午,以久雨,釋杖以下囚。夏四月乙酉,詔兩淮措置流民。己丑,以伯圭為太保、嗣秀王。丁未,殿中侍御史劉光祖以論帶御器械吳端罷。戊申,賜禮部進士余復以下五百三十有七人及第、出身。
五月乙卯,趙雄坐所舉以賄敗,降封益川郡公,削食邑一千戶。己未,出吳端為浙西馬步軍副總管。丙寅,修楚州城。丙子,太白晝見。
六月丁亥,遣丘崈等賀金主生辰。丙申,以上供等錢償廣州放免身丁錢數。甲午,御后殿慮囚。
秋七月癸丑,詔秀王諸孫并授南班。甲寅,以葛邲參知政事,給事中胡晉臣簽書樞密院事。乙卯,以留正為左丞相,王藺樞密院使。癸酉,建秀王祠堂于行在。
八月辛卯,立任子中銓人吏部簾試法。己亥,帝率君臣上《壽皇圣帝玉牒》、《日歷》于重華宮。己酉,詔造新歷。
九月丁巳,金遣王修等來賀重明節。己未,升劍州為隆慶府。辛酉,雷。庚午,遣蘇山等使金賀正旦。
冬十月丁酉,詔內外諸軍自今毋置額外制、領以下官。丙午,詔內外軍帥各薦所部有將才者。庚戌,詔諭郡縣吏奉法愛民。
十一月甲寅,安南入貢。壬戌,潼川轉運判官王溉撙節漕計,代輸井戶重額錢十六萬緡,詔獎之。十二月辛巳朔,贈左千牛衛大將軍挺為保寧軍節度使。壬午,賜王倫謚曰節愍。丙戌,罷王藺樞密使。戊子,以葛邲知樞密院事,胡晉臣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癸卯,詔歲減廣東官賣鹽。丙午,金遣把德固等來賀明年正旦。戊申,浦城盜張海作亂,詔提點刑獄豐誼捕之。
二年春正月庚戌朔,命兩淮行義倉法。壬子,詔尊高宗為萬世不祧之廟。庚申,修六合城。辛酉,金主母徒單氏殂。戊寅,雷電,雨雹。
二月庚辰朔,大雨雪。壬午,遣宋之瑞等使金吊祭。癸未,名新歷曰《會元》。甲申,福建安撫使趙汝愚等以盜發所部,與守臣、監司各降秩一等,縣令追停。乙酉,詔以陰陽失時,雷雪交作,令侍從、臺諫、兩省、卿監、郎官、館職,各具時政闕失以聞。出米五萬石賑京城貧民。權罷修皇后家廟。辛卯,布衣余古上書極諫,帝怒,詔送筠州學聽讀。丁未,金遣完顏回等來告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