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王鎮惡 檀韶 向靖 劉懷慎 劉粹
子靈福嗣,位至南平王鑠右軍咨議參軍。靈福卒,子述祖嗣。述祖卒,子睿嗣。齊受禪,國除。
鎮惡弟康,留關中,及高祖北伐,鎮惡為前鋒,康逃匿田舍。鎮惡次潼關,康將家奔之,高祖板為彭城公前將軍行參軍。鎮惡被害,康逃藏得免,攜家出洛陽,到彭城,歸高祖。即以康為相國行參軍。求還洛陽視母,尋值關、陜不守,康與長安徙民張旰丑、劉云等唱集義徒,得百許人,驅率邑郭僑戶七百余家,共保金墉城,為守戰之備。時有一人邵平,率部曲及并州乞活一千余戶屯城南,迎亡命司馬文榮為主。又有亡命司馬道恭自東垣率三千人屯城西,亡命司馬順明五千人屯陵云臺。順明遣刺殺文榮,平復推順明為主。又有司馬楚之屯柏谷塢,索虜野坂戍主黑弰公游騎在芒上,攻逼交至,康堅守六旬。
宋臺建,除康寧朔將軍、河東太守。遣龍驤將軍姜囗率軍救之,諸亡命并各奔散。高祖嘉康節,封西平縣男,食邑三百戶,進號龍驤將軍。迎康家還京邑。勸課農桑,百姓甚親賴之。永初元年卒金墉,時年四十九,葬于偃師城西。追贈輔國將軍。無子,以兄河西太守基子天祐嗣。當太祖元嘉二十七年,隨劉康祖伐索虜敗沒,子懷祖嗣。
檀韶,字令孫,高平金鄉人也,世居京口。初辟本州從事,西曹主簿,輔國司馬。高祖建義,韶及弟祗、道濟等從平京城,行參高祖建武將軍事。都邑既平,為鎮軍參軍,加寧遠將軍、東海太守,進號建武將軍,遷龍驤將軍、秦郡太守,北陳留內史。以平桓玄功,封巴丘縣侯,食邑五百戶;復參車騎將軍事,加龍驤將軍,遷驍騎將軍,中軍咨議參軍,加寧朔將軍。
從征廣固,率向彌、胡藩等五十人攻臨朐城,克之。及圍廣固,慕容超夜燒樓當韶圍分,降號橫野將軍。城陷之日,韶率所領先登,領北瑯邪太守,進號寧朔將軍、瑯邪內史。從討盧循于左里,又有戰功,并論廣固功,更封宜陽縣侯,食邑七百戶,降先封一等為伯,減戶之半二百五十戶,賜祗子臻。坐六門內乘輿,白衣領職。義熙七年,號輔國將軍。八年,丁母憂,起為冠軍將軍。明年,復為瑯邪內史,淮南太守,將軍如故。鎮姑孰。尋進號左將軍,領本州大中正。十二年,遷督江州豫州之西陽新蔡二郡諸軍事、江州刺史,將軍如故。有罪,免官。
高祖受命,以佐命功,增八百戶,并前千五百戶。韶嗜酒貪橫,所蒞無績,上嘉其合門從義,弟道濟又有大功,故特見寵授。永初二年,卒于京邑,時年五十六。追贈安南將軍,加散騎常侍。子緒嗣。緒卒,無子,國除。祗子臻。臻卒,子遐嗣,齊受禪,國除。祗、弟道濟并別有傳。
向靖,字奉仁,小字彌,河內山陽人也。名與高祖祖諱同,改稱小字。世居京口,與高祖少舊。從平京城,參建武軍事。進平京邑,板參鎮軍軍事,加寧遠將軍。京邑雖平,而群寇互起,彌與劉藩、孟龍符征破桓歆、桓石康、石綏于白茅,攻壽陽克之。義熙三年,遷建武將軍、秦郡太守,北陳留內史,戍堂邑。以平京城功,封山陽縣五等侯。從征鮮卑,大戰于臨朐,累月不決。彌與檀韶等分軍自間道攻臨朐城。彌擐甲先登,即時潰陷,斬其牙旗,賊遂奔走。攻拔廣固,彌又先登。盧循屯據蔡洲,以親黨阮賜為豫州刺史,攻逼姑孰。彌率譙國內史趙恢討之。時輔國將軍毛修之戍姑孰,告急續至,彌兼行進討,破賜,收其輜重。除中軍咨議參軍,將軍如故。盧循退走,高祖南征,彌為前鋒,于南陵、雷池、左里三戰,并大捷。軍還,除太尉咨議參軍、下邳太守,將軍如故。
八年,轉游擊將軍,尋督馬頭淮西諸郡軍事、龍驤將軍、鎮蠻護軍、安豐汝陰二郡太守、梁國內史,戍壽陽。以平廣固、盧循功,封安南縣男,食邑五百戶。十年,遷冠軍將軍、高陽內史,臨淮太守,領石頭戍事。高祖西伐司馬休之,以彌為吳興太守,將軍如故。明年,高祖北伐,彌以本號侍從,留戍確磝,進屯石門、柏谷。遷督北青州諸軍事、北青州刺史,將軍如故。高祖受命,以佐命功,封曲江縣侯,食邑千戶。遷太子左衛率,加散騎常侍。二年,卒官,時年五十九。追贈前將軍。彌治身儉約,不營室宇,無園田商貨之業,時人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