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列傳第一◎后妃
后父瑀,字稚玉,晉尚書左仆射澄曾孫也。祖融,大司農。瑀尚高祖少女豫章康長公主諱欣男。公主先適徐喬,美容色,聰敏有智數。太祖世,禮待特隆。瑀豪競于時,與平昌孟靈休、東海何勖等,并以輿馬驕奢相尚。公主與瑀情愛隆密,何氏外姻疏戚,莫不沾被恩紀。瑀歷位清顯,至衛將軍。大明八年,公主薨,瑀墓開,世祖追贈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
子邁,尚太祖第十女新蔡公主諱英媚。邁少以貴戚居顯宦,好犬馬馳逐,多聚才力之士。有墅在江乘縣界,去京師三十里。邁每游履,輒結駟連騎,武士成群。大明末,為豫章王子尚撫軍諮議參軍,加寧朔將軍、南濟陰太守。廢帝納公主于后宮,偽言薨殞,殺一婢送出邁第嬪葬行喪禮。常疑邁有異圖,邁亦招聚同志,欲因行幸廢立。事覺,廢帝自出討邁誅之。太宗即位,追封建寧縣侯,食邑五百戶。子曼倩嗣,齊受禪,國除。
瑀兄子亮,孝建初,為桂陽太守。丞相南郡王義宣為逆,遣參軍王師壽斷桂陽道,以防廣州刺史宗愨,亮收斬之。官至新安內史。亮弟恢,廢帝元徽初,為廣州刺史,未之鎮,坐國哀期晦不到,免官。復起為都官尚書,未拜,卒。恢弟誕,司徒右長史。誕弟衍,最知名。性躁動。太宗初,為建安王休仁司徒從事中郎,仍除黃門郎,未拜竟,求轉司徒司馬。得司馬,復求太子右率。拜右率一二日,復求侍中。旬日之間,求進無已。不得侍中,以怨詈賜死。
文帝沈婕妤,諱容姬,不知何許人也。納于后宮,為美人。生明帝,拜為婕妤。元嘉三十年卒,時四十。葬建康之莫府山。世祖即位,追贈湘東國太妃。太宗即位,有司奏曰:"昔豳都追遠,正邑纏哀,緬慕德義,敬奉園陵。先太妃德履端華,徽景明峻,風光宸掖,訓流國闈,鞠圣誕靈,蚤捐鴻祚。臣等遠模漢冊,近儀晉典,謹上尊號為皇太后。"下禮官議謚,謚曰宣太后,陵號曰崇寧。
以太后弟道慶為給事中,泰始三年卒,追贈通直散騎常侍,賜爵縣侯。又追贈太后父散騎常侍,母王氏成樂鄉君。
明恭王皇后,諱貞風,瑯邪臨沂人也。元嘉二十五年,拜淮陽王妃;太宗改封,又為湘東王妃。生晉陵長公主伯姒、建安長公主伯媛。太宗即位,立為皇后。上常宮內大集,而瑀婦人觀之,以為歡笑。后以扇障面,獨無所言。帝怒曰:"外舍家寒乞,今共為笑樂,何獨不視?"后曰:"為樂之事,其方自多。豈有姑姊妹集聚,而瑀婦人形體。以此為樂,外舍之為歡適,實與此不同。"帝大怒,遣后令起。后兄揚州刺史景文以此事語從舅陳郡謝緯曰:"后在家為儜弱婦人,不知今段遂能剛正如此。"
廢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宮曰弘訓。廢帝失德,太后每加勖譬,始者猶見順從,后狂慝轉甚,漸不悅。元徽五年五月五日,太后賜帝玉柄毛扇,帝嫌其毛柄不華,因此欲加鴆害,已令太醫煮藥,左右人止之曰:"若行此事,官便應作孝子,豈復得出入狡獪。"帝曰:"汝語大有理。"乃止。
順帝即位,齊王秉權,宗室劉晃、劉綽、卜伯興等有異志,太后頗與相關。順帝禪位,太后與帝遜于東邸,因遷居丹陽宮,拜汝陰王太妃。順帝殂于丹陽,更立第京邑。建元元年,薨于第,時年四十四。追加號謚,葬以宋后禮。父僧朗,事別見《景文傳》。
明帝陳貴妃,諱妙登,丹陽建康人,屠家女也。世祖常使尉司采訪民間子女有姿色者。太妃家在建康縣界,家貧,有草屋兩三間。上出行,問尉曰:"御道邊那得此草屋,當由家貧。"賜錢三萬,令起瓦屋。尉自送錢與之,家人并不在,唯太妃在家,時年十二三。尉見其容質甚美,即以白世祖,于是迎入宮。在路太后房內,經二三年,再呼,不見幸。太后因言于上,以賜太宗。始有寵,一年許衰歇,以乞李道兒。尋又迎還,生廢帝,故民中皆呼廢帝為李氏子。廢帝后每自稱李將軍,或自謂李統。
太宗即位,拜貴妃,禮秩同皇太子妃。廢帝踐阼,有司奏曰:"臣聞河龍啟圣,理浹民神;郊電基皇,慶爍天地。故資敬之道,粹古銘風;沿貴之誼,眇代凝則。伏惟貴妃含和日晷,表淑星樞,徽音峻古,柔光照世,聲華帝掖,軌秀天嬪,景發皇明,祚昌睿命。而備物之章,未煥彝策。遠酌前王,允陟鴻典。臣等參議,謹上尊號曰皇太妃。輿服一如晉孝武帝太后故事。置家令一人。改諸國太妃曰太妃(妃音怡)。宮曰弘化。"追贈太妃父金寶散騎常侍,金寶妻王氏永世縣成樂鄉君。升明初,降為蒼梧王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