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卷一百
葛邏祿國
葛邏祿。本突厥之族也。在北庭之北。金山之西。與車鼻部落相接。薛延陀破滅之后。車鼻人眾漸盛。葛邏祿率其下以歸之。及高侃之經略車鼻也。葛邏祿相繼來降。仍發兵助討。后車鼻破滅。葛邏祿。謀刺婆。卜踏實力三部落。并詣闕朝見。顯慶二年。置陰山大漠元池三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三族當東西兩突厥之間。常視其興衰。附叛不常。后稍南徙。自號三姓。兵強。勇于斗。延州以西。突厥皆畏之。開元初。與回鶻拔悉密等攻殺突騎施鳥蘇米施可汗。三年。與拔悉密可汗同奉表。兼獻馬。至闕下。其年冬。又與回鶻同擊破拔悉密部落。其可汗阿史那施奔北庭。后朝于京師。十三年。授阿史那施左武衛將軍。干元中。率拔悉密可汗南奔后。葛祿與九姓部落復立回鶻暾葉護為可汗。朝廷尋遣使封為奉義王。仍號懷仁可汗。自此后葛祿在烏德犍山左右者。別置一部督。隸屬九姓回鶻。其在金山及北庭管內者。別立葉護。每歲朝貢。十一年。葉護頓毗伽生擒突厥帥阿布思送于闕庭。授開府儀同三司。改封金山郡王。至德后。部眾漸盛。與回鶻為敵國。仍移居十姓可汗之故地。今碎葉怛邏斯諸城。盡為所踞。然阻回鶻。近歲朝貢。不能自通。
泥婆羅國
泥婆羅。在吐蕃之西樂陵川。土多赤銅。其俗剪發與眉齊。穿耳。楦以竹筩。緩至肩者。以為妙麗。食用手。其器皆銅。多商賈。少田作。鑄銅為錢。面文為人。背文為馬。牛不穿孔。衣服以一幅布蔽身。數日一盥浴。以板為屋。壁皆雕畫,俗重博戲。頗解推測盈虛。皆通歷術。祀天神。鐫石為像。每日清水浴神。烹羊而祭。其王那陵提婆。身著珍珠諸寶垂纓。耳金鉤玉鐺。佩服莊嚴。坐師子床內。嘗散花燃香。大臣皆坐地不藉。左右持兵。數百人列侍。宮中有七重樓。覆以銅瓦。楹栱皆飾以珠寶。四隅置銅槽。下有金龍。口激水仰注槽中。初。提婆之父為其叔所殺。提婆出奔。吐蕃納之。遂臣吐蕃。貞觀中。使者李義使天竺。道其國。提婆大喜。延使者觀阿耆婆彌池。池周回二十余丈,以物投之。則生煙焰。懸釜而炊。須臾可熟。二十一年。遣使獻波棱菜渾提蔥。
永徽二年。其王尸利那連陀羅遣使朝貢。
大食國
大食本在波斯之西。大業中。有波斯胡糾合亡命。渡恒曷水。劫奪商旅。其眾漸盛。遂割據波斯西境。自立為王。其王姓大食氏。名噉密莫末尼。自云有國已三十四年。歷三主矣。其國男兒黑而多須。鼻大而長。女子白皙。行必障面。文字旁行。日五拜天神。不飲酒舉樂。有禮堂。容數百人。率七日王高坐為下說法曰。死敵者生天上。殺敵致福。故俗勇于戰斗。土多沙石。不堪耕種。唯食駝馬。不食豕肉。西鄰大海。常遣人乘船。將衣糧入海。經八年而未極西岸。海中有一方石。上有樹干。赤葉青上。總生小兒。長六寸。見人皆笑。動其手腳。既著樹枝。若使摘取一枝。小兒便死。
永徽二年八月。大食遣朝貢。至龍朔中、擊破波斯。又破拂菻。始有面米之屬。又南侵婆羅門。吞諸國。并勝兵四十余萬。開元初。遣使來朝。進良馬寶鈿帶。其使謁見。平立不拜。云本國惟拜天神。雖見王亦不拜。所司屢詰責之。其使遂依漢法致拜。其時康國石國皆臣屬。十三年。遣使蘇梨滿等十三人獻方物。授果毅。賜緋袍銀帶。遣還。其境東西萬里。東與突騎施相接焉。又案賈耽四夷述云。隋開皇中。大食族中有孤列種。代為酋長。孤列種中。又有兩姓。一號盆尼夷深。一號盤泥末換其奚深。后有摩訶末者。勇健多智。眾立之為王。東西征伐。開地三千里。兼克夏獵。一名釤。(音所鑒反。)城。摩訶末后十四代。至末換。末換殺其兄伊疾而自立。復殘忍。其下怨之。有呼羅珊末粗人并波悉林舉義兵。應者悉令著皂衣。旬日間。眾盛數萬。鼓行而西。生擒末換殺之。遂求得夷深種阿蒲羅拔立之。自后末換以前。種人謂之白衣大食。自阿蒲羅拔以后。改為黑衣大食。阿蒲羅拔卒。立其弟阿蒲恭拂。至德初。遣使朝貢。代宗之為元帥。亦用其國兵以收兩都。寶應初。其使又至。恭拂卒。子迷地立。迷地卒。子牟棲立。牟棲卒。弟訶論立。貞元二年。與吐蕃為勁敵。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鮮為邊患。其力不足也。至十四年丁卯九月。以黑衣大食使含嵯焉雞沙北三人并為中郎將。放還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