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2)
席面銀一兩。
土舍彭藎臣軍前冠帶札付
據湖廣上湖南僉事汪溱呈:“據辰州衛部押指揮張恩呈‘據舍目彭九皋等告稱:嘉靖五年,奉調征剿田州,有蔭襲官男彭虎臣同弟彭良臣,自備衣糧報效,蒙授彭虎臣冠帶殺賊。后因陣亡,蒙軍門奏奉欽依勘合內開,彭虎臣歿于王事,情可矜憐,贈指揮僉事,移恩弟彭良臣,就彼冠帶,襲替宣慰使職事,免其赴京。伊父彭九霄仍升湖廣布政司右參政,準令致仕。除遵依外,近奉軍門復調征剿,行令致仕宣慰彭九霄親統啟行。不意宣慰使彭良臣在任病故,有彭藎臣系宣慰的親次男,見年一十四歲,與故兄彭良臣同母冉氏所生,應該承襲,別無違礙。乞比照永順土舍彭宗舜事例,賜給冠帶,撫管地方’等情。為照土官襲替,必經原籍該管衙門委官重復查勘。今彭藎臣不在隨征之列,未經結勘,但伊父彭九霄見在統兵,本舍又稱選帶家丁三千名前往報效,似應俯從。”
呈詳到院,為照彭藎臣本以章一,早著英風,自選家丁,隨父報效,即其一念報國之誠,已有可嘉;況有查系應襲次男,近日報效家丁于潯州、平南諸處,又能奮勇破賊,斬獲數多,則藎臣身雖不出戶庭,而功已著于異省。除別行具題外,合就遵照欽奉敕諭內便宜事理,給與冠帶。為此札仰官舍彭藎臣先行冠帶,就彼望闕謝恩。撫管地方,仍須立志持身,正己律物;顧章服之在躬,思成人之有道;念傳世之既遠,期紹述于無窮;益竭忠貞,以圖報稱。先具冠帶日期,依準繳報。仍徑行本省鎮巡衙門知會,毋得違錯。
獎勞永保二司官舍土目牌
照得先因思、田等處土酋倡亂,復調永、保二司宣慰彭明輔、彭九霄各統領舍目,聽調剿賊。后因各酋自縛投順,班師回還。又該軍門行委各官統領,乘便征剿潯州、牛腸、六寺,及平南、仙臺、花相等山稔惡賊寇,遂能攻破堅巢,多有斬獲。是皆各宣慰及伊官男平日素抱忠誠報國之心,故能身督各舍目人等,并心協力,奮勇效命,致有成功。今師旋有日,所據宴勞之禮,相應舉行。但本院見征八寨瑤賊,未能親至省城,大享軍士,合就先行獎勞。為此牌仰本官,即便親詣省城,公同布按二司、掌印等官,將軍門發去禮物,照依后開數目,各用鼓樂送發宣慰彭明輔、彭九霄等收領,用見本院嘉獎宴勞之意。各宣慰官舍目兵人等,查照單開等項,逐一支出賞犒,就彼督發各兵回還休息。支過數目,開單查考,俱仍行鎮巡衙門知會。
計開:
保靖宣慰司:
宣慰彭九霄:
盤盞一副十兩。段二疋。
一兩重金花一枝。一兩重銀花一枝。
席面銀五十兩。
官男彭藎臣:
銀花二枝各一兩。段二疋。
席面銀二十兩。
永順宣慰司:
宣慰彭明輔:
盤盞一副十兩。段二疋。
一兩重金花一枝。一兩重銀花一枝。
席面銀五十兩。
官男彭宗舜:
銀花二枝各一兩。段二疋。
席面銀二十兩。
冠帶把總頭目每名三兩重銀牌一面。
領征管隊冠帶頭目每名二兩重銀牌一面。
旗甲小頭目洞老每名一兩重銀牌一面。
隨征土兵每名銀二錢。家丁銀一錢。
病故頭目每名銀四兩。
病故土兵每名銀二兩。
首級每顆銀一兩。賊首銀三兩。
生擒每名銀二兩。
調發武緣鄉兵搜剿八寨殘賊牌
先該本院進剿八寨,賊巢已破,但余黨逃遁,尚須追捕。訪得各處鄉民,素被前賊劫害,多有自愿出力殺賊報仇。及訪得武緣縣地方,嬰墟等處鄉兵,素稱驍勇慣戰,皆肯為民除害。已經牌差經歷羅珍等前去起調,誠恐各官因循,姑未究治。看得通判陳志敬蒞官日久,前項嬰墟等處鄉兵,曾經訓緝,頗得其心,合委催督。為此牌仰本官速往嬰墟等處,即將前項鄉兵,量行選調,多或一千五百名,少或八九百名,各備鋒利器械,仍督經歷羅珍等分統前赴賓州,照名關支行糧等項,就彼相機搜剿前賊,仍聽參將沈希儀調度節制,獲有功次,一體重加旌賞。仍諭以當此農忙暑月,本院亦不忍動宜仰體此情,務要盡心效力,以報爾仇。是亦一勞永逸之事,先將調過名數并起程日期,隨牌回報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