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宋翻 辛雄 羊深 楊機 高崇
尋除持節、平東將軍、中郎將,賜絹五十匹、金裝刀一口。永安二年,元顥乘勝,卒至城下。爾朱世隆狼狽退還,城內空虛,遂為顥擒。及莊帝還宮,纂謝不守之罪。帝曰:"于時朕亦北巡。東軍不守,豈卿之過?"還鎮虎牢,俄轉中軍將軍、滎陽太守。民有姜洛生、康乞得者,舊是太守鄭仲明左右,豪猾偷竊,境內為患。纂伺捕擒獲,梟于郡市,百姓忻然。加鎮東將軍。太昌中,除左光祿大夫。纂僑寓洛陽,乃為河南邑中正。
永熙三年,除使持節、河內太守。齊獻武王赴洛,兵集城下,纂出城謁王曰:"纂受詔于此,本有御防。大王忠貞王室,扶獎顛危,纂敢不匍匐。"王曰:"吾志去奸佞,以康國道,河內此言,深得王臣之節。"因命前侍中司馬子如曰:"吾行途疲弊,宜代吾執河內手也。"便入洛。
九月,行西荊州事、兼尚書、南道行臺,尋正刺史。時蠻酋樊五能破析陽郡,應宇文黑獺。纂議欲出軍討之,纂行臺郎中李廣諫曰:"析陽四面無民,唯一城之地耳。山路深險,表里群蠻。今若少遣軍,則力不能制賊;多遣,則減徹防衛,根本虛弱。脫不如意,便大挫威名。人情一去,州城難保。"纂曰:"豈得縱賊不討,令其為患日深!"廣曰:"今日之事,唯須萬全。且慮在心腹,何暇疥癬?聞臺軍已破洪威,計不久應至。公但約勒屬城,使各修完壘壁,善撫百姓,以待救兵。雖失析陽,如棄雞肋。"纂曰:"卿言自是一途,我意以為不爾。"遂遣兵攻之,不克而敗,諸將因亡不返。城人又密招西賊,黑獺遣都督獨孤如愿率軍潛至,突入州城,遂至廳閣。纂左右惟五六人,短兵接戰,為賊所擒,遂害之。贈都督定殷二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尚書左仆射、司徒公、定州刺史。
子子炎,武定中,博陵太守。
雄從祖曇護,以謹厚見稱。卒于并州州都。
子熾,武定中,衛將軍、右光祿大夫。
雄族祖琛,字僧貴。父敬宗,延興中,代郡太守。琛少孤,曾過友人,見其父母兄弟悉無恙,垂涕久之。釋褐奉朝請,滎陽郡丞。太守元麗性頗使酒,琛每諫之。麗后醉,輒令閉閣,曰:"勿使丞入也。"高祖南征,麗從輿駕,詔琛曰:"委卿郡事,如太守也。"景明中,為伏波將軍、濟州輔國府長史。轉奉車都尉,出為揚州征南府長史。刺史李崇,多事產業,琛每諍折,崇不從,遂相糾舉,詔并不問。后加龍驤將軍,帶南梁太守。崇因置酒,謂琛曰:"長史后必為刺史,但不知得上佐何如人耳?"琛對曰:"若萬一叨忝,得一方正長史,朝夕聞過,是所愿也。"崇有慚色。卒于官。琛寬雅有度量,涉獵經史,喜慍不形于色,當官奉法,在所有稱。
長子悠,字元壽,早有器業。為侍御史,監揚州軍。賊平,錄勛書,時崇猶為刺史,欲寄人名,悠不許。崇曰:"我昔值其父,今復逢其子。"早卒。
悠弟俊,字叔義,有文才。東益州征虜府外兵參軍。府主魏子建為山南行臺,以為郎中,有軍國機斷。還京,于滎陽為人劫害。贈征虜將軍、東秦州刺史。
俊弟術,武定末,散騎常侍。
術弟休,字季令。休弟修,字季緒。俱有學尚,亦早卒,時人傷惜之。
琛族子珍之,少有氣力。太尉鎧曹行參軍,稍遷中堅將軍、司徒錄事參軍、廣州大中正。丁憂去任。尋起為汝北太守。永安中,司空諮議參軍、通直常侍。永熙中,襄城太守。天平初,洛州以南人情駭懼,敕為大使,持節慰諭廣洛二州。三年,除征東將軍、行陽平郡事。郡民路黑奴起逆攻郡,為黑奴所執。諸賊勸殺之,黑奴曰:"成敗未可知,何為先殺太守也?"乃將珍之自隨,待遇以禮。右衛將軍郭瓊討平黑奴,乃得免。興和中,為衛將軍、司徒司馬。武定三年,除驃騎將軍、北海太守。還為儀同開府長史、兼光祿少卿。未幾,詔珍之持節為廣洛北荊揚雍襄六州慰勞大使、北荊鎮城、行廣州事,招納有稱。齊文襄王遣書慰勉,賜以衣帛。尋敕行平州,卒于官。贈驃騎大將軍、洛州刺史,謚曰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