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邢巒 李平
豫州城民白早生殺刺史司馬悅,以城南入,蕭衍遣其冠軍將軍齊茍仁率眾入據懸瓠。詔巒持節率羽林精騎以討之,封平舒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戶,賞宿豫之功也。世宗臨東堂,勞遣巒曰:"司馬悅不慎重門之戒,智不足以謀身,匪直喪元隸賢,乃大虧王略。懸瓠密邇近畿,東南藩捍,兼云□公在彼,憂慮尤深。早生理不獨立,必遠引吳楚,士民同惡,勢或交兵。卿文昭武烈,朝之南仲,故令卿星言電邁,出其不意。卿言早生走也守也?何時可以平之?"巒對曰:"早生非有深謀大智。能構成此也,但因司馬悅虐于百姓,乘眾怒而為之,民為兇威所懾,不得已而茍附。假蕭衍軍入應,水路不通,糧運不繼,亦成擒耳,不能為害也。早生得衍軍之接,溺于利欲之情,必守而不走。今王師若臨,士民必翻然歸順。圍之窮城,奔走路絕,不度此年,必傳首京師。愿陛下不足垂慮。"世宗笑曰:"卿言何其壯哉!深會朕遣卿之意。知卿親老,頗勞于外,然忠孝不俱,才宜救世,不得辭也。"
于是巒率騎八百,倍道兼行,五日次于鮑口。賊遣大將軍胡孝智率眾七千,去城二百,逆來拒戰。巒擊破孝智,乘勝長驅,至于懸瓠。賊出城逆戰,又大破之,因即渡汝。既而大兵繼至,遂長圍之。詔加巒使持節、假鎮南將軍、都督南討諸軍事。征南將軍、中山王英南討三關,亦次于懸瓠,以后軍未至,前寇稍多,憚不敢進,乃與巒分兵掎角攻之。衍將齊茍仁等二十一人開門出降,即斬早生等同惡數十人。豫州平,巒振旅還京師。世宗臨東堂勞之曰:"卿役不逾時,克清妖丑,鴻勛碩美,可謂無愧古人。"巒對曰:"此自陛下圣略威靈,英等將士之力,臣何功之有。"世宗笑曰:"卿匪直一月三捷,所足稱奇,乃存士伯,欲功成而不處。"
巒自宿豫大捷,及平懸瓠,志行修正,不復以財賄為懷。戎資軍實,絲毫無犯。遷殿中尚書,加撫軍將軍。延昌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一。巒才兼文武,朝野瞻望,上下悼惜之。詔賻帛四百匹,朝服一襲,贈車騎大將軍、瀛州刺史。初,世宗欲贈冀州,黃門甄琛以巒前曾劾己,乃云:"瀛州巒之本邦,人情所欲。"乃從之。及琛為詔,乃云"優贈車騎將軍、瀛州刺史",議者笑琛淺薄。謚曰文定。
子遜,字子言。貌雖陋短,頗有風氣。解褐司徒行參軍,襲爵。后遷國子博士、本州中正。因謁靈太后,自陳:"功名之子,久抱沉屈。臣父屢為大將,而臣身無軍功階級。臣父唯為忠臣,不為慈父。"靈太后慨然,以遜為長兼吏部郎中。出為安遠將軍、平州刺史。時北蕃多難,稽留不進,免。孝莊初,除輔國將軍、通直散騎常侍、東道軍司,討逆賊劉舉于濮陽,不克。還,除散騎常侍,加前將軍。永安二年,坐受任元顥,除名。尋除撫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出帝時,轉衛將軍、右光祿大夫。孝靜初,以本官領嘗藥典御,加車騎將軍。久之,除大司農卿,與少卿馬慶哲至相糾訟。遜銳于財利,議者鄙之。武定四年卒,年五十六。贈本將軍、光祿勛卿、幽州刺史。
子祖微,開府祭酒。父喪未終,謀反,伏法。
巒弟儒,瀛州鎮遠府長史、給事中。
儒弟偉,尚書郎中。卒,贈博陵太守。子昕,在《文苑傳》。
偉弟季彥。
季彥弟晏,字幼平。美風儀,博涉經史,善談釋老,雅好文詠。起家太學博士、司徒東閣祭酒。世宗初,為與廣平王懷游宴,左遷鄚縣令。未之官,除給事中,遷司空主簿、本州中正、汝南王文學。稍遷輔國將軍、司空長史、兼吏部郎中。以本將軍出為南兗州刺史。征為太中大夫、兼丞相高陽王右長史。尋以本將軍除滄州刺史。為政清靜,吏民安之。孝昌中卒,時年五十一。贈征北將軍、尚書左仆射、瀛州刺史,謚曰文貞。晏篤于義讓。初為南兗州刺史,例得一子解褐,乃啟其孤弟子子慎,年甫十二,而其子已弱冠矣。后為滄州,復啟孤兄子昕為府主簿,而其子并未從宦。世人以此多之。
子測,武定末,太子洗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