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諲在朝不稱任職相,及為荊州,號令明,賦斂均一。其治尚威信,故軍士用命,闔境無盜賊,民歌詠之。自至德以來,處方面數十人,諲最有名。荊人生構房祠,及歿,吏裒錢十萬徙祠府西。始,諲知杜鴻漸、元載才,薦于朝,后皆為宰相。
永泰中,嚴郢以故吏請謚有司,博士獨孤及謚曰"肅",郢以故事宰相謚皆二名,請益曰"忠肅"。及執奏,謂:"謚在義美惡,不在多名。文王伐崇,周公殺三監、淮夷,重耳一戰而霸,而謚曰文。冀缺之恪,寧俞之忠,隨會不忘其君,而謚曰武。故知稱其大、略其細也。且二名謚,非古也。漢興,蕭何、張良、霍去病、霍光以文武大略,佐漢致太平,一名不盡其善,乃有文終、文成、景桓、宣成之謚。唐興,參用漢制,魏徵以王道佐時近'文',愛君忘身近'貞',二者并優,廢一莫可,故曰文貞。蕭瑀端直近'貞',性多猜近'褊',言'褊'則失'貞',稱'貞'則遺'褊',故曰貞褊。蓋有為為之也。若跡無異稱,則易以一字。故杜如晦曰成,封德彝曰明,王珪曰懿,陳叔達曰忠,溫彥博曰恭,岑文本曰憲,韋世源曰昭,皆當時赫赫居宰相位者,謚不過一名。而言故事宰相必以二名,固所未聞。宜如前謚。"遂不改。
贊曰:孔子稱才難。然人之才有限,不得皆善。觀圓之銳,而失守出奔;晉卿雅厚,而少風采臧否;冕明強,嗜利不知大體;諲輔政,功名不及治郡。然各以所長顯于時。故圣人使人也器之,不窮所不能而后為治也。遵慶寡疵,中人之賢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