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二 列傳第七
陳王成美。初,文宗以莊恪薨,大臣數請建東宮,開成四年,帝乃立成美為皇太子,典冊未具而帝崩,仇士良立武宗,殺之于邸。子儼王宣城郡。
文宗二子:王德妃生永,后宮生宗儉。
莊恪太子永,大和四年始王魯。帝以王幼,宜得賢輔,因召見傅和元亮。元亮以卒史進,有所問,不能答。帝責謂宰相:"王可教,官屬應任士大夫賢者,寧元亮比邪!"于是劇選戶部侍郎庾敬休兼王傅,太常卿鄭肅兼長史,戶部郎中李踐方兼司馬。六年,遂立為皇太子。帝承寶歷荒怠,身勤儉率天下,謂晉王生謹敏,欲引為嗣,會蚤夭,故久不議東宮事。及太子立,天下屬心焉。
開成三年,詔宮臣詣崇明門謁朔望,侍讀偶日入對。太子稍事燕豫,不能壹循法,保傅戒告,慭不納。又母愛弛,楊賢妃方幸,數譖之。帝它日震怒,御延英,引見群臣,詔曰:"太子多過失,不可屬天下,其議廢之。"群臣頓首言:"太子春秋盛,雖有過,尚可改。且天下本,不可輕動,惟陛下幸赦。"御史中丞狄兼暮流涕固爭,帝未決,罷。群臣又連章論救,意稍釋,詔太子還少陽院,以中人護視,誅幸昵數十人,敕侍讀竇宗直、周敬復詣院授經。然太子終不能自白其讒,而行己亦不加修也。是年暴薨,帝悔之。
明年,下詔以陳王為太子,置酒殿中。有俳兒緣橦,父畏其顛,環走橦下。帝感動,謂左右曰:"朕有天下,返不能全一兒乎!"因泣下。即取坊工劉楚才等數人付京兆榜殺之,及禁中女倡十人斃永巷,皆短毀太子者。宰相楊嗣復等不及知,因言:"楚才等罪當誅,京兆殺之,不覆奏,敢以請。"翌日,詔京兆后有決死敕不覆者,亦許如故事以聞。
蔣王宗儉,開成二年始王。亡薨年。
武宗五子,其母氏、位皆不傳。
杞王峻,開成五年始王;益王峴,會昌二年始王,與兗、德、昌三王同封;兗王岐;德王嶧;昌王嵯:并逸其薨年。
宣宗十一子:元昭太后生懿宗皇帝,余皆亡其母之氏、位。
靖懷太子渼,會昌六年始王雍,與夔、慶二王同封。大中六年薨,有詔追冊。
雅王涇,大中元年始王。亡薨年。
通王滋,會昌六年始王夔,與慶王沂同封。帝初詔鄆王居十六宅,余五王處大明宮內院,以諫議大夫鄭漳、兵部郎中李鄴為侍讀,五日一謁乾符門,為王授經。鄆王立為懿宗,乃罷。滋徙王。昭宗乾寧三年,領侍衛諸軍。是時,誅王行瑜,而李茂貞怨,以兵入覲,詔滋與諸王分統安圣、奉宸、保寧、安化軍衛京師。天子將狩太原,韓建道迎之,留次華州。建畏王等有兵,遣人上急變,告諸王欲殺建,脅帝幸河中。帝驚,召建論之,稱疾不肯入。敕滋與睦王、濟王、韶王、彭王、韓王、沂王、陳王謁建自解,建留軍中,奏言:"中外異體,臣不可以私見。"又言:"晉八王擅權,卒敗天下。請歸十六宅,悉罷所領兵。"帝不許。建以兵環行在,請誅大將李筠。帝懼,斬筠以謝。建盡逐衛兵,自是天子孤弱矣。
初,帝使嗣延王戒丕、嗣丹王允往見李克用,二王還,建惡之;又嗣覃王嘗督軍伐茂貞,于是劾奏:"比歲兵纏近輔,諸王階其禍,使乘輿越在下藩,不得安,臣已請解其兵。今延、覃、丹三王尚陰計以危國,請誅之。"帝曰:"渠至是邪?"后三日,與劉季述矯詔以兵攻十六宅。諸王被發乘垣走,或升屋極號曰:"帝救我!"建乃將十一王并其屬至石堤谷殺之,徐以謀反聞,天下冤之。濟、韶、彭、韓、沂、陳、延、覃、丹九王,史逸其系胄云。
慶王沂,大中十四年薨。
濮王澤,大中二年始王。亡薨年。
鄂王潤,大中五年始王。乾符三年薨。
懷王洽,大中八年與昭、康二王同封。亡薨年。
昭王汭,乾符三年薨。
康王汶,乾符四年薨。
廣王澭,大中十一年始王,與衛王同封。乾符四年薨。
衛王灌,大中十四年薨。
懿宗八子:惠安皇后生僖宗皇帝,恭憲皇后生昭宗皇帝,余六王亡其母氏、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