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引萬年主簿韓朝宗為御史,卒后十余歲,朝宗以京兆尹見帝曰:"陛下待宰相,進退皆以禮,身雖沒,子孫咸在廷。張嘉貞晚一息寶符,獨未官。"帝惘然,召拜左司御率府兵曹參軍,賜名曰延賞。
延賞雖蚤孤,而博涉經史,通吏治,苗晉卿尤器許,以女妻之。肅宗在鳳翔,擢監察御史,辟署關內節度使王思禮府。思禮守北都,表為副,入遷刑部郎中。始,元載被用,以晉卿力,故厚遇延賞,薦為給事中、御史中丞。
大歷初,除河南尹、諸道營田副使。河、洛當兵沖,邑里墟榛,延賞政簡約,輕傜賦,疏河渠,筑宮廟。數年,流庸歸附,都闕完雄,有詔褒美。時罷河南、山南等副元帥,兵屯東都,詔延賞知留守,以兵屬。居五年,治行第一,召還。
會李少良劾元載陰罪,載斥其狂,下御史臺治訊,而延賞適拜大夫,不滿所私,出為淮南節度使。歲旱,民它遷,吏禁之。延賞曰:"食者,人恃以活。拘此而斃,不如適彼而生。茍存吾人,何限為?"乃具舟遣之,敕吏為修室廬,已逋債,而歸者更增于舊。瓜步舟艫津湊,而遙系江南,延賞請度屬揚州,自是行無稽壅。
會母喪免,服除,累拜荊南、劍南西川節度使。建中中,西山兵馬使張朏襲成都為亂,延賞奔鹿頭戌。朏酣亂不設備,延賞諜知之,遣將叱干遂捕斬朏,復成都。自楊國忠討南蠻,三蜀疲罄。及乘輿臨狩,糜用百出。后更郭英軿、崔寧、楊子琳亂,益矜僣,公私蕭然。延賞事為之制,薄入謹出,府庫遂實。德宗在奉天,貢獻踵道。及次梁,倚劍蜀為根本。即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帝還,詔入秉政。初,吐藩寇劍南,李晟總神策軍戌之,及還,以成都倡自隨,延賞遣吏奪取,故晟銜之;至是,鎮鳳翔,帝所倚重,表陳宿憾,帝不得已,罷延賞為尚書左仆射,然雅意決用之,以晟嘗為韓滉識擢,命滉移書道意。及俱入朝,滉從容邀晟平憾,且使薦延賞于帝,于是復拜平章事。既而宴禁中,帝出瑞錦一端分系之,以示和解。晟因為子請婚,延賞不許。晟曰:"吾武夫雖有舊惡,杯酒間可解。儒者難犯,外睦而內含怒,今不許婚釁未忘也。"
先時,吐藩尚結贊請和,晟奏戎狄無信,不可許。滉亦請調軍食峙邊,無聽和。帝疑將帥邀功生事,議未決。會滉卒,延賞揣帝意,遂罷晟兵,奏以給事中鄭云逵代之。帝曰:"晟有社稷功,俾自擇代者。"乃用邢君牙,而拜晟太尉兼中書令,奉朝請。是夏,吐蕃背約,劫渾瑊,將校多沒,如晟等策。故事,臨軒冊拜三公,中書令讀冊,侍中贊禮,或闕,則宰相攝事。晟當拜,而延賞薄其禮,用尚書崔漢衡、劉滋代攝。
時議遣劉玄佐復河、湟,延賞因建言:"今官繁費廣,州縣殘困,宜并省其員,悉收稟料糧課輸京師,賞戰士。"帝許之。即詔:"上州留上佐、錄事參軍、司戶、司兵、司士各一員,余參軍留半;中州減司士;上縣令、尉具;中縣省尉;京兆、河南府司錄、判官,赤縣丞、簿、尉,各省半;余府準上州。"詔下,內外始怨。玄佐辭西討,延賞更用李抱真。抱真怨延賞奪晟兵,不肯行。由是功臣解體。
是年,除吏千五百員,當省者千余。道路訾謗,浸淫聞于上。延賞懼,請詔州縣:"或考先滿、或攝掌遇停限而官見乏者,聽在所擇省員有干譽者權補,以才不以資。"而大臣馬燧、白志貞、韋倫表言省官太甚,不可行。會延賞疾困,不能事,宰相李泌一切奏復。卒,年六十一,贈太保,謚曰成肅。
延賞更四鎮,所至民頌其愛。及當國,飾情復怨,不稱所望,亦早不幸,未及有所建明。然帝待遇厚,稱其奏議有宰相體,專屬以吏事,而以軍食委李泌,刑法委柳渾,時以為任職。
子弘靖。弘靖字元理,雅厚信直,以蔭為河南參軍。杜亞辟佐其府。亞疑牙將令狐運劫餉絹,弘靖直其枉,亞怒,斥出府。裴延齡為德陽公主治第,欲徙弘靖先朝,上疏自言,德宗異之,擢監察御史。累遷戶部侍郎、陜州觀察使,徙河中節度使。元和中,拜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