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九 志第四十九
劉谷神《葉法善傳》二卷
正元師《謫仙崔少元傳》二卷
陰日用《傅仙宗行記》一卷(仙宗,開元資陽道士。)
謝良嗣《吳天師內傳》一卷(吳筠。)
溫造《瞿童述》一卷(大歷辰溪童子瞿柏庭升仙,造為朗州刺史,追述其事。)
李堅《東極真人傳》一卷(果州謝自然。)
江積《八仙傳》一卷(大中后事。)
王仲丘《攝生纂錄》一卷
高福《攝生錄》三卷
郭霽《攝生經》一卷
上官翼《養生經》一卷
康仲熊《服內元氣訣》一卷
《氣經新舊服法》三卷
《康真人氣訣》一卷
《太元先生炁訣》一卷(失名。大歷中,遇羅浮王公傳氣術。)
《菩提達磨胎息訣》一卷
李林甫《唐朝煉大丹感應頌》一卷
崔元真《靈沙受氣用藥訣》一卷
又《云母論》二卷(天寶隱岷山。)
劉知古《日月元樞》一卷
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
還陽子《太還丹金虎白龍論》一卷(隱士,失姓名。)
陳少微《大洞煉真寶經脩伏丹砂妙訣》一卷
嚴靜《大丹至論》一卷
凡釋氏二十五家,四十部,三百九十五卷。(失姓名一家,玄琬以下不著錄七十四家,九百四十一卷。)
蕭子良《凈注子》二十卷(王融頌。)
僧僧祐《法苑集》十五卷
又《弘明集》十四卷
《釋迦譜》十卷
《薩婆多師資傳》四卷
虞孝敬《高僧傳》六卷
又《內典博要》三十卷
僧賢明《真言要集》十卷
郭瑜《脩多羅法門》二十卷
駱子義《經論纂要》十卷
顧歡《夷夏論》二卷
甄鸞《笑道論》三卷
衛元嵩《齊三教論》七卷
杜乂《甄正論》三卷
李思慎《心鏡論》十卷
裴子野《名僧錄》十五卷
僧寶唱《名僧傳》二十卷
又《比丘尼傳》四卷
僧惠皎《高僧傳》十四卷
僧道宗《續高僧傳》三十二卷
陶弘景《草堂法師傳》一卷
蕭回理《草堂法師傳》一卷
《稠禪師傳》一卷
陽衒之《洛陽伽藍記》五卷
費長房《歷代三寶記》三卷(長房,成都人,隋翻經學士。)
僧彥琮《崇正論》六卷
又集《沙門不拜俗議》六卷
《福田論》一卷
道宣《統略凈住子》二卷
又《通惑決疑錄》二卷
《廣弘明集》三十卷
《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
《續高僧傳》二十卷(起梁初,盡貞觀十九年。)
《后集續高僧傳》十卷
《東夏三寶感通錄》三卷
《大唐貞觀內典錄》十卷
義凈《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
法琳《辯正論》八卷(陳子良注。)
又《破邪論》二卷(琳,姓陳氏。太史令傅弈請廢佛法,琳諍之,放死蜀中。)
復禮《十門辨惑論》二卷(永隆二年,答太子文學權無二《釋典稽疑》。)
楊上善《六趣論》六卷
又《三教銓衡》十卷
僧玄琬《佛教后代國王賞罰三寶法》一卷
又《安養蒼生論》一卷
《三德論》一卷(姓楊氏,新豐人。貞觀十年上。)
《入道方便門》二卷
《眾經目錄》五卷
《鏡諭論》一卷
《無礙緣起》一卷
《十種讀經儀》一卷
《無盡藏儀》一卷
《發戒緣起》二卷
《法界僧圖》一卷
《十不論》一卷
《懺悔罪法》一卷
《禮佛儀式》二卷
李師政《內德論》一卷(上黨人,貞觀門下典儀。)
僧法云《辨量三教論》三卷
又《十王正業論》十卷(絳州人。)
道宣又撰《注戒本》二卷
《疏記》四卷
《注羯磨》二卷
《疏記》四卷
《行事刪補律儀》三卷(或六卷。)
釋門正行懺悔儀》三卷
《釋門亡物輕重儀》二卷
《釋門章服儀》二卷
《釋門歸敬儀》二卷
《釋門護法儀》二卷
《釋氏譜略》二卷
《圣跡見在圖贊》二卷
《佛化東漸圖贊》二卷
《釋迦方志》二卷
僧彥琮《大唐京寺錄傳》十卷
又《沙門不敬錄》六卷(龍朔人,并隋有二彥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