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四 四夷附錄第三
自靈州渡黃河至于闐,往往見吐蕃族帳,而于闐常與吐蕃相攻劫?镟挼戎劣陉D,圣天頗責誚之,以邀誓約?镟挼冗,圣天又遣都督劉再升獻玉千斤及玉印、降魔杵等。漢乾祐元年,又遣使者王知鐸來。
高麗,本扶余人之別種也。其國地、君世見于唐,比他夷狄有姓氏,而其官號略可曉其義。當唐之末,其王姓高氏。同光元年,遣使廣評侍郎韓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樸巖來,而其國王姓名,史失不紀。至長興三年,權知國事王建遣使者來,明宗乃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封高麗國王。建,高麗大族也。開運二年,建卒,子武立。乾祐四年,武卒,子昭立。王氏三世,終五代常來朝貢,其立也必請命中國,中國常優(yōu)答之。其地產(chǎn)銅、銀,周世宗時,遣尚書水部員外郎韓彥卿以帛數(shù)千匹市銅于高麗以鑄鐵。六年,昭遣使者貢黃銅五萬斤。高麗俗知文字,喜讀書,昭進《別敘孝經(jīng)》一卷、《越王新義》八卷、《皇靈孝經(jīng)》一卷、《孝經(jīng)雌圖》一卷!秳e敘》,敘孔子所生及弟子事跡;《越王新義》,以“越王”為問目,若今“正義”;《皇靈》,述延年辟谷;《雌圖》,載日食、星變。皆不經(jīng)之說。
渤海,本號靺鞨,高麗之別種也。唐高宗滅高麗,徙其人散處中國,置安東都護府于平壤以統(tǒng)治之。武后時,契丹攻北邊,高麗別種大乞乞仲象與靺鞨酋長乞四比羽走遼東,分王高麗故地,武后遣將擊殺乞四比羽,而乞乞仲象亦病死。仲象子祚榮立,因并有比羽之眾,其眾四十萬人,據(jù)挹婁,臣于唐。至中宗時,置忽汗州,以祚榮為都督,封渤?ね,其后世遂號渤海。其貴族姓大氏,開平元年,國王大諲撰遣使者來,訖顯德常來朝貢。其國土物產(chǎn),與高麗同。諲撰世次、立卒,史失其紀。
新羅,弁韓之遺種也。其國地、君世、物俗見于唐。其大族曰金氏、樸氏,自唐高祖時封金真為樂浪郡王,其后世常為君長。同光元年,新羅國王金樸英遣使者來朝貢。長興四年,權知國事金溥遣使來。樸英、溥世次、卒立,史皆失其紀。自晉已后不復至。
黑水靺鞨,本號勿吉。當后魏時見中國。其國,東至海,南界高麗,西接突厥,北鄰室韋,蓋肅慎氏之地也。其眾分為數(shù)十部,而黑水靺鞨最處其北,尤勁悍,無文字之記。其兵,角弓、楛矢。同光二年,黑水兀兒遣使者來,其后常來朝貢,自登州泛海出青州。明年,黑水胡獨鹿亦遣使來。兀兒、胡獨鹿若其兩部酋長,各以使來。而其部族、世次、立卒,史皆失其紀。至長興三年,胡獨鹿卒,子桃李花立,嘗請命中國,后遂不復見云。
南詔蠻,見于唐。其國在漢故永昌郡之東、姚州之西。僖宗幸蜀,募能使南詔者,得宗室子李龜年及徐虎、虎侄藹,乃以龜年為使,虎為副,藹為判官,使南詔。南詔所居曰苴絺城,龜年等不至苴絺,至善闡,得其要約與唐為甥舅。僖宗許以安化公主妻之,南詔大喜,遣人隨龜年求公主。已而黃巢敗,收復長安,僖宗東還,乃止。
同光三年,魏王繼岌及郭崇韜等破蜀,得王衍時所俘南詔蠻數(shù)十人,又得徐藹,自言嘗使南詔,乃矯詔還其所俘,遣藹等持金帛招撫南詔,諭以威德,南詔不納。至明宗時,巂州山后兩林百蠻都鬼主、右武衛(wèi)大將軍李卑晚,遣大鬼主傅能何華來朝貢,明宗拜卑晚寧遠將軍,又以大渡河南山前邛州六姓都鬼主懷安郡王勿定摽莎為定遠將軍。明年遣左金吾衛(wèi)將軍烏昭遠為入蠻國信使,昭遠不能達而還。
牂牁蠻,在辰州西千五百里,以耕植為生,而無城郭聚落,有所攻擊,則相屯聚。刻木為契。其首領姓謝氏,其名見于唐。至天成二年嘗一至,其使者曰清州八郡刺史宋朝化,冠帶如中國,貢草豆蔻二萬個、朱砂五百兩、蠟二百斤。
昆明,在黔州西南三千里外,地產(chǎn)羊馬。其人椎髻、跣足、披氈,其首領披虎皮。天成二年,嘗一至,其首領號昆明大鬼主,羅殿王、普露靜王九部落,各遣使者來,使者號若土,附牂牁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