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本紀第十七
二月甲辰,敕州縣復(fù)置杜倉。
三月辛卯,車駕幸上都。甲午,高麗國遣使來獻方物。
夏四月壬寅,加太常禮儀院使拜住大司徒。戊申,答合孫寇邊,吳王禿烈納等敗其眾于和懷。己未,翰林學(xué)士承旨忽都魯兒迷失、劉賡等譯《大學(xué)衍義》以進,敕翰林學(xué)土阿柃帖木兒,以國語譯之。
五月辛未,授上都留守闊闊出開府儀同三司、大司徒。乙亥,封鄆國大長公主忙哥臺為皇姑大長公主。壬午,翰林學(xué)士承旨赤因帖木兒為中書平章政事,平章政事兀伯都剌罷為集賢大學(xué)士。己丑,中書左丞阿里海涯為中書平章政事,參知政事乞塔為中書右丞,高昉為中書左丞,參議換住、張思明并為參知政事。
六月戊申,鐵木迭兒罷,左丞相阿散為中書右丞相。己酉,兀伯都剌復(fù)為中書平章政事。壬子,中書參知政事張思明罷為工部尚書,工部尚書王桂為中書參知政事。丁巳。安南國來貢方物。
秋七月乙亥,中書平蕈政事事孟罷為翰林學(xué)上承旨,江浙行省左丞王毅為中書平章政事。壬午,特授中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勃蘭奚為太尉。己丑,成紀山崩,壓死居民。
八月丙申。車駕至自上都。
九月丙寅,宣徽使伯答沙為中書右丞相,阿散改左丞相。故事右丞相必用蒙古勛臣,阿散回回人,遂固辭,帝允之。
冬十月甲午朔,有事于太廟。壬寅,遣御史大夫伯忽、參知政亨王桂陜西岳鎮(zhèn),并賑成紀縣災(zāi)民。
十一月己卯,浚揚州運河。辛卯,以高麗國王王燾為開府儀同三司、駙馬、高麗國王。
十二月乙巳,置詹事院。以郭貫為太子詹事。丁巳,禿滿迭兒知樞密院事。特授晉王府長吏按攤出金紫光祿大夫,封魯國公。
五年春正月丙子,安南國來貢方物。丁亥,會試進士于禮部。加湖廣行省平章政事買住大司農(nóng)、魯國公。
二月癸巳朔,日有食之。丁酉,封諸王晃火帖木兒為喜王,禿滿帖木兒為武平王。
三月戊辰。廷試進士,賜忽都達兒、霍希賢等五十人及第、出身有差。乙亥,特授安遠王、駙馬丑漢開府儀同三司、錄軍國重事、知樞密院事。加晉王府內(nèi)史拾得閭榮祿大夫,封桓國公。
夏四月壬辰,安吉王乞臺普濟卒。己亥,耽羅獵戶成金等作亂,敕高麗國王討之。庚戌,侍御史敬儼為中書參知政事。戊午,車駕幸上都。
五月辛酉朔,八番順元蠻酋來獻方物。丁卯,御史中丞赤列赤為中書右丞。己卯,隴西縣山崩,壓死居民。
六月乙巳,妖人趙子玉等謀往高麗迎魏王阿木哥為亂,事覺伏誅。
秋七月己未朔,加宦者李邦寧開府儀同三司。辛酉,遣吏部尚書卜顏、必阇赤買閭使高麗,貢問魏王阿王哥及耽羅叛狀。壬申,諸王也舍、失刺吉等,坐附叛王不里牙敦,持兩端,流也舍于江西,失刺吉于湖廣。壬午,罷河南行省左丞陳英等所括民田。
八月庚子,車駕至自上都。
九月癸亥,大司農(nóng)買住進司農(nóng)丞苗好謙所撰《載桑圖說》使印千本散之民間。丙寅,廣酉蠻酋黃法扶、何凱等來獻方物。丁卯,中書右丞亦列赤為平章政事,左丞高昉為右丞,參知政事?lián)Q住為左丞,吏部尚書燕只干為參知政事。丙戌,僉太常禮儀院事狗兒為中書參知政事。丁亥,立行宣政院于杭州。
冬十月己丑,播州南寧蠻酋洛麼叛,敕恩州守臣換住哥招諭之,洛麼來獻方物。甲午,有事于太廟。
十一月己巳,以同知樞密院事忠嘉知樞密院事。
十二月壬辰,特授集賢大學(xué)士脫列大司徒。
六年春正月丁已朔,暹國來貢方物。癸酉,特授同知徽政院事丑驢答剌罕金紫光祿大夫、太尉。己卯,廣東徭賊趙郎庚等作亂,敕江西行省討之。是月,前中書右丞尚文為太子詹事。
二月丁亥朔,日有食之。丁酉,云南阇里愛俄、永昌蒲蠻阿八剌等并叛,敕云南行省討之。
三月丁巳,以天壽節(jié)釋重囚一人。辛酉,召見太子詹事尚文于嘉禧殿之后閣。帝謂太保曲出曰:“是世祖皇帝效力人也。”又詔文曰:“托汝善輔太子,有言勿吝,此朕意也。”丙寅,待授翰林學(xué)士承旨八兒思不花開府儀同三司、大司徒。己巳,晉封保恩王月魯帖木兒為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