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紀三十五 起昭陽單閼正月,盡閼逢執徐三月,凡一年有奇
初,再興用部將左總管、糜萬戶為腹心,二人常使人販鬻于杭州,公知其陰泄機務,擒二人誅之,召再興赴建康,而以夢庚總制諸全軍馬。公以再興長女妻兄子文正,幼女適徐達,恩義甚厚,因命還守諸全。再興以夢庚處己上,憤憤不樂,由是遂叛。
丙寅,陳友諒攻撫州門,其兵各戴竹盾如箕狀,以御矢石,極力來攻,城壞三十馀丈。鄧愈以火銃擊退其兵,隨樹木柵。敵爭柵,朱文正督諸將死戰,且戰且筑,通夕復完。于是總管李繼先、元帥牛海龍、趙國旺、許珪、朱潛、萬戶程國勝等皆戰死。
是月,庫庫特穆爾遣部將摩該等以兵擊張良弼。
五月,己巳朔,張士誠海運糧十三萬石至京師。
陳友諒知院蔣必勝、饒鼎臣等陷吉安府。
時吳將李明道與曾萬中兄弟不協,明道因潛通必勝,約其來攻。兵至城下,明道舉火為應,開西門納之,殺參政劉齊、知府朱叔華。曾粹中亡走,仇家黃如淵執粹中送鼎臣,殺之。必勝又攻破臨江府,執同知趙天麟,亦不屈死。
癸酉,吳置禮賢館。
先是吳國公聘諸名儒集建康,與論經史及咨以時事,甚見尊寵,至是復命有司即所居之西創禮賢館處之。陶安、夏煜、劉基、章溢、宋濂、蘇伯衡、王祎、許元、王天錫等,皆在館中。
陳友諒兵陷無為州,知州董曾死之。曾之守無為也,招集流亡,使各復業,州民安之。及城陷,寇逼其降,曾抗言不屈,遂縛之,沉于江。
丙子,陳友諒復攻新城門,吳指揮薛顯將其銳卒開門突戰,斬其平章劉進昭,擒其副樞趙祥,敵兵乃退。
百戶徐明被執,死之。明有膽略,嘗出劫友諒營,獲其良馬以歸,故敵兵見明,并力攻殺之。
廬州城三面阻水,徐達等攻之不克,已而左君弼于城上為釣橋,達曰:“君弼竄伏穴內,久不見出,今遽為此,其將夜出劫我乎!”令軍中嚴為之備。比夜半,聞釣橋有聲,其兵奄至。營中萬弩諸發,君弼退走,達縱兵擊之,君弼大敗,走入城,斂兵拒守,達攻圍凡三月不下。
六月,戊戌朔,博啰特穆爾遣方托克托迎匡福于彰德,庫庫特穆爾遣兵追之,敗還。匡福遂據保定路。
己亥,庫庫特穆爾部將岱嚕等駐兵藍田、七盤,李思齊攻圍興平,遂據盩厔。博啰特穆爾奉詔進討襄漢,而岱嚕阻道于前,思齊踵襲于后,乃請朝廷催督庫庫東出潼關,道路既通,即便南討。
戊申,博啰特穆爾遣珠展等入陜西,據其省治。
時陜西行省右丞達實特穆爾與行臺有隙,且恐陜西為庫庫特穆爾所據,陰結于博啰特穆爾,請珠展入城,劫御史大夫鄂勒哲特穆爾及監察御史張可遵等印。其后屢有使召鄂勒哲特穆爾,珠展拘留不遣。庫庫遣摩該與李思齊合兵攻之,珠展出降,遂從庫庫。
辛亥,陳友諒增修攻具,欲破柵自水關入,吳朱文正使壯士以長槊從柵內刺之,敵奪槊更進。文正乃命煅鐵戟、鐵鉤,穿柵以刺敵,敵復來奪,手皆灼爛,不得進。友諒盡攻擊之術,而城中備御,隨方應之。友諒又攻宮步、士步二門,元帥趙德勝力御之,暮,坐宮步門樓,指揮士卒,流矢中腰膂而死。
甲寅,中書省奏:“江浙、福建舉人涉海道赴京,有六人者已后會試期,宜授以教授之職;其下第三人,亦授教授,非徒慰其跋涉險阻之勞,亦以激勵遠方忠義之士。”從之。
洪都被圍既久,內外阻絕,音問不通,朱文正遣千戶張子明告急于建康。子明取東湖小漁舟,夜,從水關潛至石頭口,宵行晝止,凡半月始得達,見吳國公,具言其故。公問:“友諒兵勢何如?”對曰:“兵雖勝,而戰斗死者亦不少。今江水日涸,賊之戰艦將不利用。又師久糧乏,若援兵至,必可破也。”公謂子明曰:“汝歸告文正,但堅守一月,吾自當取之,不足慮也。”
子明還,至湖口,為友諒兵所獲。友諒謂曰:“若能誘之降,非但不死,且行富貴。”子明偽許之,至城下,大呼曰:“大軍且至,但當固守以待。”友諒怒,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