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紀五 起強圉大淵獻七月,盡屠維赤奮若,凡二年有奇
初,義武節度使兼中書令王都鎮易定十馀年,自除刺史以下官,租賦皆贍本軍。及安重誨用事,稍以法制裁之;帝亦以都篡父位,惡之。時契丹數犯塞,朝廷多屯兵于幽、易間,大將往來,都陰為之備,浸成猜阻。都恐朝遷移之它鎮,腹心和昭訓勸都為自全之計,都乃求婚于盧龍節度使趙德鈞。又知成德節度使王建立與安重誨有隙,遣使結為兄弟,陰與之謀復河北故事,建立陽許而密奏之。都又以蠟書遺青、徐、潞、益、梓五帥,離間之。又遣人說北面副招討使歸德節度使王晏球,晏球不從;乃以金遺晏球帳下,使圖之,不克;癸巳,晏球以都反狀聞,詔宣徽使張延朗與北面諸將議討之。
戊戌,吳徙常山王濛為臨川王。
庚子,詔削奪王都官爵。壬寅,以王晏球為北面討使,權知定州行州事,以橫海節度使安審通為副招討使,以鄭州防御使張虔釗為都監,發諸道兵會討定州。是日,晏球攻定州,拔其北關城。都以重賂求救于奚酋禿餒,五月,禿餒以萬騎突入定州,晏球退保曲陽,都與禿餒就攻之。晏球與戰于嘉山下,大破之。禿餒以二千騎奔還定州。晏球追至城門,因進攻之,得其西關城。定州城堅,不可攻,晏球增修西關城以為行府,使三州民輸稅供軍食而守之。
辛酉,以天雄節度副使趙敬怡為樞密使。
王晏球聞契丹發兵救定州,將大軍趣望都,遣張延朗分兵退保新樂,延朗遂之真定,留趙州刺史朱建豐將兵修新樂城。契丹已自他道入定州,與王都夜襲新樂,破之,殺建豐。乙丑,王晏球、張延朗會于行唐,丙寅,至曲陽。王都乘勝,悉其眾與契丹五千騎合萬馀人,邀晏球等于曲陽,丁卯,戰于城南。晏球集諸將校令之曰:"王都輕而驕,可一戰擒也。今日,諸君報國之時也。悉去弓矢,以短兵擊之,回顧者斬!"于是騎兵先進,奮,楇揮劍,直沖其陳,大破之,僵尸蔽野;契丹死者過半,馀眾北走;都與禿餒得數騎,僅免。盧龍節度使趙德鈞邀擊契丹,北走者殆無孑遺。
吳遣使求和于楚,請苗璘、王彥章;楚王殷歸之,使許德勛餞之。德勛謂二人曰:"楚國雖小,舊臣宿將猶在,愿吳朝勿以措懷。必俟眾駒爭皂棧,然后可圖也。"時殷多內寵,嫡庶無別,諸子驕奢,故德勛語及之。六月,辛巳,高季興復請稱藩于吳,吳進季興爵秦王,帝詔楚王殷討之。殷遣許德勛將兵攻荊南,以其子希范為監軍,次沙頭。季興從子云猛指揮使從嗣單騎造楚壁,請與希范挑戰決勝,副指揮使廖匡齊出與之斗,拉殺之。季興懼,明日,請和,德勛還。匡齊,贛人也。
王晏球知定州有備,未易急攻,朱弘昭、張虔釗宣言大將畏怯,有詔促令攻城。晏球不得已,乙未,攻之,殺傷將士三千人。
先是,詔發西川兵戍夔州,孟知祥遣左肅邊指揮使毛重威將三千人往。頃之,知祥奏"夔、忠、萬三州已平,請召戍兵還,以省饋運。"帝不許。知祥陰使人誘之,重威帥其眾鼓噪逃歸。帝命按其罪,知祥請而免之。
陜州行軍司馬王宗壽請葬故蜀主王衍,秋,七月,乙巳,贈衍順正公,以諸侯禮葬之。
北面招討使安審通卒。
東都民有犯私麹者,留守孔循族之。或請聽民造麹,而于秋稅畝收五錢;己未,敕從之。
壬戌,契丹復遣其酋長惕隱將七千騎救定州,王晏球逆戰于唐河北,大破之;甲子,追至易州,時久雨水漲,契丹為唐所俘斬及陷溺死者,不可勝數。
戊辰,北威武節度使王延鈞為閩王。
契丹北走,道路泥濘,人馬饑疲,入幽州境。八月,甲戌,趙德鈞遣牙將武從諫將精騎邀擊之,分兵扼險要,生擒惕隱等數百人;馀眾散投村落,村民以白梃擊之,其得脫歸國者不過數十人。自是契丹沮氣,不敢輕犯塞。
初,莊宗徇地河北,獲小兒,畜之宮中,及長,賜姓名曰李繼陶;帝即位,縱遣之。王都得之,使衣黃袍坐堞間,謂王晏球曰:"此莊宗皇帝子也,已即帝位。公受先朝厚恩,曾不念乎!"晏球曰:"此公作小數竟何益!吾今教公二策,不悉眾決戰,則束手出降耳,自馀無以求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