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三十三 起強圉大淵獻,盡屠維赤奮若,凡三年
王莽末,交趾諸郡閉境自守。岑彭素與交趾牧鄧讓厚善,與讓書,陳國家威德;又遣偏將軍屈充移檄江南,班行詔命。于是讓與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長沙相韓福、桂陽太守張隆、零陵太守田翕、蒼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錫光等相率遣使貢獻;悉封為列侯。錫光者,漢中人,在交趾,教民夷以禮義。帝復以宛人任延為九真太守,延教民耕種嫁娶。故嶺南華風始于二守焉。
是歲,詔征處士太原周黨、會稽嚴光等至京師。黨入見,伏而不謁,自陳愿守所志。博士范升奏曰:"伏見太原周黨、東海王良、山陽王成等,蒙受厚恩,使者三聘,乃肯就車。及陛見帝廷,黨不以禮屈,伏而不謁,偃蹇驕悍,同時俱逝。黨等文不能演義,武不能死君,釣采華名,庶幾三公之位。臣愿與坐云臺之下,考試圖國之道。不如臣言,伏虛妄之罪;而敢私竊虛名,夸上求高,皆大不敬!"書奏,詔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賓之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太原周黨不受朕祿,亦各有志焉。其賜帛四十匹,罷之。"帝少與嚴光同游學,及即位,以物色訪之。得于齊國,累征乃至;拜諫議大夫,不肯受,去,耕釣于富春山中。以壽終于家。
王良后歷沛郡太守、大司徒司直,在位恭儉,布被瓦器,妻子不入官舍。后以病歸,一歲復征;至滎陽,疾篤,不任進道,過其友人。友人不肯見,曰:"不有忠言奇謀而取大位,何其往來屑屑不憚煩也!"遂拒之。良慚,自后連征不應,卒于家。
元帝之世,莎車王延嘗為侍子京師,慕樂中國。及王莽之亂,匈奴略有西域,唯延不肯附屬,常敕諸子:"當世奉漢家,不可負也。"延卒,子康立。康率傍國拒匈奴,擁衛故都護吏士、妻子千馀口。檄書河西,問中國動靜。竇融乃承制立康為漢莎車建功懷德王、西域大都尉,五十五國皆屬焉。
《資治通鑒》 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