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紀二十二 起旃蒙單閼,盡屠維協洽,凡五年
東海王堅,素有時譽,與故姚襄參軍薛贊、權翼善。贊、翼密說堅曰:"主上猜忍暴虐,中外離心,方今宜主秦祀者,非殿下而誰!愿早為計,勿使它姓得之!"堅以問尚書呂婆樓,婆樓曰:"仆,刀镮上人耳,不足以辦大事。仆里舍有王猛者,其人謀略不世出,殿下宜請而咨之。"堅因婆樓以招猛,一見如舊友,語及時事,堅大悅,自謂如劉玄德之遇諸葛孔明也。
六月,太史令康權言于秦主生曰:"昨夜三月并出,孛星入太微,連東井,自去月上旬,沉陰不雨,以至于今,將有下人謀上之禍。"生怒,以為妖言,撲殺之。
特進、領御史中丞梁平老等謂堅曰:"主上失德,上下嗷嗷,人懷異志,燕、晉二方,伺隙而動,恐禍發之日,家國俱亡。此殿下之事也,宜早圖之!"堅心然之,畏生趫勇,未敢發。生夜對侍婢言曰:"阿法兄弟亦不可信,明當除之。"婢以告堅及堅兄清河王法。法與梁平老及特進光祿大夫強汪,帥壯士數百潛入云龍門,堅與呂婆樓帥麾下三百人鼓噪繼進,宿衛將士皆舍仗歸堅。生猶醉寐,堅兵至,生驚問左右曰:"此輩何人?"左右曰:"賊也!"生曰:"何不拜之!"堅兵皆笑。生又大言:"何不速拜,不拜者斬之!"堅兵引生置別室,廢為越王。尋殺之,謚曰厲王。
堅以位讓法,法曰:"汝嫡嗣,且賢,宜立。"堅曰:"兄年長,宜立。"堅母茍氏泣謂群臣曰:"社稷重事,小兒自知不能。它日有悔,失在諸君。"群臣皆頓首請立堅。堅乃去皇帝之號,稱大秦天王,即位于太極殿,誅生幸臣中書監董榮、左仆射趙韶等二十馀人。大赦,改元永興。追尊父雄為文桓皇帝,母茍氏為皇太后,妃茍氏為皇后,世子宏為皇太子,以清河王法為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事、東海公,諸王皆降爵為公。以從祖右光祿大夫、永安公侯為太尉,晉公柳為車騎大將軍、尚書令。封弟融為陽平公,雙為河南公,子丕為長樂公,暉為平原公,熙為廣平公,睿為巨鹿公。以漢陽李威為左仆射,梁平老為右仆射,強汪為領軍將軍,呂婆樓為司隸校尉,王猛為中書侍郎。
融好文學,明辯過人,耳聞則誦,過目不忘,力敵百夫,善騎射擊刺,少有令譽。堅愛重之,常與共議國事。融經綜內外,刑政修明,薦才揚滯,補益弘多。丕亦有文武才干,但治民斷獄,皆亞于融。
威,茍太后之姑子也,素與魏王雄友善。生屢欲殺堅,賴威營救得免。威得幸于茍太后,堅事之如父。威知王猛之賢,常勸堅以國事任之,堅謂猛曰:"李公知君,猶鮑叔牙之知管仲也。"猛以兄事之。
燕主俊殺段龕,坑其徒三千馀人。
秋,七月,秦大將軍冀州牧張平遣使請降,拜并州刺史。
八月,丁未,立皇后何氏。后,故散騎侍郎廬江何淮之女也。禮如咸康而不賀。
秦王堅以權翼為給事黃門侍郎,薛贊為中書侍郎,與王猛并掌機密。九月,追復太師魚遵等官,以禮改葬,子孫存者皆隨才擢敘。
張平據新興、雁門、西河、太原、上黨、上郡之地,壁壘三百馀,夷、夏十馀萬戶,拜置征鎮,欲與燕、秦為敵國。冬,十月,平寇略秦境,秦王堅以晉公柳都督并、冀州諸軍事,加并州牧,鎮蒲阪以御之。
十一月,癸酉,燕主俊自薊徙都鄴。
秦太后茍氏游宣明臺,見東海公法之第門車馬輻湊,恐終不利于秦王堅,乃與李威謀,賜法死。堅與法訣于東堂,慟哭歐血;謚曰獻哀公,封其子陽為東海公,敷為清河公。
十二月,乙巳,燕主俊入鄴宮,大赦。復作銅雀臺。
以太常王彪之為左仆射。
秦王堅行至尚書,以文案不治,免左丞程卓官,以王猛代之。堅舉異才,修廢職,課農桑,恤困窮,禮百神,立學校,旌節義,繼絕世;秦民大悅。
升平二年戊午,公元三五八年
春,正月,司徒昱稽首歸政,帝不許。
初,馮鴦既以上黨來降,又附于張平,又自歸于燕,既而復叛燕。二月,燕司徒上庸王評討之,不克。
秦王堅自將討張平,以鄧羌為前鋒督護,帥騎五千,軍于汾上;平使養子蠔御之。蠔多力趫捷,能曳牛卻走;城無高下,皆可超越。與羌相持旬馀,莫能相勝。三月,堅至銅壁,平盡眾出戰,蠔單馬大呼,出入秦陳者四、五。堅募人生致之,鷹揚將軍呂光刺蠔,中之,鄧羌擒蠔以獻,平眾大潰。平懼,請降。堅拜平右將軍,以蠔為虎賁中郎將。蠔,本姓弓,上黨人也,堅寵待甚厚,常置左右。秦人稱鄧羌、張蠔皆萬人敵。光,婆樓之子也。堅徙張平部民三千馀戶于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