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紀二十八 起旃蒙作噩,盡柔兆閹茂,凡二年
祕宜與莫侯悌眷帥其眾三萬馀戶降于乞伏國仁,國仁拜宜東秦州刺史,悌眷梁州刺史。
已酉,魏王珪還盛樂,代題復以部落來降,十馀日,又奔劉顯;珪使其孫倍斥代領其眾。劉顯弟肺泥帥眾降魏。
八月,燕主垂留太子寶守中山,以趙王麟為尚書右仆射,錄留臺。庚午,自帥范陽王德等南略地,使高陽王隆東徇平原。丁零鮮于乞保曲陽西山,聞垂南伐,出營望都,剽掠居民。趙王麟自出討之,諸將皆曰:"殿下虛鎮遠征,萬一無功而返,虧損威重,不如遣諸將討之。"麟曰:"乞聞大駕在外,無所畏忌,必不設備,一舉可取,不足憂也。"乃聲言至魯口,夜,回趣乞,比明,至其營;掩擊,擒之。翟遼寇譙,朱序擊走之。
秦主丕以苻登為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安王,持節、州牧、都督,皆因其所稱而授之。又以徐義為右丞相。留王騰守晉陽,右仆射楊輔戍壺關,帥眾四萬,進屯平陽。
初,后秦主萇之弟碩德統所部羌居隴上,聞萇起兵,自稱征西將軍,聚眾于冀城以應之;以兄孫詳為安遠將軍,據隴城,從孫訓為安西將軍,據南安之赤亭,與秦秦州刺史王統相持。萇自安定引兵會碩德攻統,天水屠各、略陽羌胡應之者一萬馀戶,秦略陽太守王皮降之。
初,秦滅代,遷代王什翼犍少子窟咄于長安,從慕容永東徙,永以窟咄為新興太守。劉顯遣其弟亢泥迎窟咄,以兵隨之,逼魏南境,諸部騷動。魏王珪左右于桓等與部人謀執珪以應窟咄,幢將代人莫題等亦潛與窟咄交通。桓舅穆崇告之,珪誅桓等五人,莫題等七姓悉原不問。珪懼內難,北逾阻山,復依賀蘭部,遣外朝大人遼東安同求救于燕,燕主垂遣趙王麟救之。
九月,王統以秦州降于后秦。后秦主萇以姚碩德為使持節、都督隴右諸軍事、秦州刺史,鎮上邽。
呂光得秦王堅兇問,舉軍縞素,謚曰文昭皇帝。冬,十月,大赦,改元大安。
西燕慕容永遣使詣秦主丕,求假道東歸。丕弗許,與永戰于襄陵,秦兵大敗,左丞相王永、衛大將軍俱石子皆死。初,東海王纂自長安來,麾下壯士三千馀人,丕忌之,既敗,懼為纂所殺,帥騎數千南奔東垣,謀襲洛陽。揚威將軍馮該自陜邀擊之,殺丕,執其太子寧、長樂王壽送建康;詔赦不誅,以付苻宏。纂與其弟尚書永平侯師奴帥秦眾數萬走據杏城,其馀王公百官皆沒于永。永遂進據長子,即皇帝位,改元中興。將以秦后楊氏為上夫人,楊氏引劍刺永,為永所殺。
甲申,海西公弈薨于吳。
燕寺人吳深據清河反,燕主垂攻之,不克。
后秦主萇還安定。
秦南安王登既克南安,夷、夏歸之者三萬馀戶,遂進攻姚碩德于秦州,后秦主萇自往救之。登與萇戰于胡奴阜,大破之,斬首二萬馀級,將軍啖青射萇,中之。萇創重,走保上邽,姚碩德代之統眾。
燕趙王麟軍未至魏,拓跋窟咄稍前逼魏王珪,賀染干侵魏北部以應之。魏眾驚擾,北部大人叔孫普洛亡奔劉衛辰。麟聞之,遽遣安同等歸。魏人知燕軍在近,眾心少安。窟咄進屯高柳,珪引兵與麟會擊之,窟咄大敗,奔劉衛辰,衛辰殺之。珪悉收其眾,以代人庫狄干為北部大人。麟引兵還中山。
劉衛辰居朔方,士馬甚盛。后秦主萇以衛辰為大將軍、大單于、河西王、幽州牧,西燕主永以衛辰為大將軍、朔州牧。
十一月,秦尚書寇遺奉勃海王懿、濟北王昶自杏城奔南安,南安王登發喪行服,謚秦主丕曰哀平皇帝。登議立懿為主,眾曰:"勃海王雖先帝之子,然年在幼沖,未堪多難。今三虜窺覦,宜立長君,非大王不可。"登乃為壇于隴東,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太初,大置百官。
慕容柔、慕容盛及盛弟會皆在長子,盛謂柔、會曰:"主上已中興幽、冀,東西未壹,吾屬居嫌疑之地,為智為愚,皆將不免。不若以時東歸,無為坐待魚肉也。"遂相與亡歸燕。后歲馀,西燕主永悉誅燕主俊及燕主垂之子孫,男女無遺。
張大豫自西郡入臨洮,掠民五千馀戶,保據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