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紀一 起上章困敦,盡玄黓攝提格,凡三年
冬,十月,甲子,表首陽山東為壽陵,作終制,務從儉薄,不藏金玉,一用瓦器。令以此詔藏之宗廟,副在尚書、秘書、三府。
吳王以揚越蠻夷多未平集,乃卑辭上書,求自改厲;"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民人,寄命交州以終馀年。"又與浩周書云:"欲為子登求昏宗室。"又云:"以登年弱,欲遣孫長緒、張子布隨登俱來。"帝報曰:"朕之與君,大義已定,豈樂勞師遠臨江、漢!若登身朝到,夕召兵還耳。"于是吳王改元黃武,臨江拒守。帝自許昌南征,復郢州為荊州。十一月,辛丑,帝如宛。曹休在洞口,自陳:"愿將銳卒虎步江南,因敵取資,事必克捷,若其無臣,不須為念。"帝恐休便渡江,驛馬止之。侍中董昭侍側,曰:"竊見陛下有憂色,獨以休濟江故乎?今者渡江,人情所難,就休有此志,勢不獨行,當須諸將。臧霸等既富且貴,無復他望,但欲終其天年,保守祿祚而已,何肯乘危自投死地以求徼倖!茍霸等不進,休意自沮。臣恐陛下雖有敕渡之詔,猶必沉吟,未便從命也。"頃之,會暴風吹吳呂范等船,綆纜悉斷,直詣休等營下,斬首獲生以千數,吳兵迸散。帝聞之,敕諸軍促渡。軍未時進,吳救船遂至,收軍還江南。曹休使臧霸追之,不利,將軍尹盧戰死。
庚申晦,日有食之。
吳王使太中大夫鄭泉聘于漢,漢太中大夫宗瑋報之,吳、漢復通。
漢主聞魏師大出,遺陸遜書曰:"賊今已在江、漢,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否?"遜答曰:"但恐軍新破,創夷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若不推算,欲復以傾覆之馀遠送以來者,無所逃命。"
漢漢嘉太守黃元叛。
吳將孫盛督萬人據江陵中州,以為南郡外援。
《資治通鑒》 宋·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