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類教案中班教案優(yōu)秀(精選4篇)
語言類教案中班教案優(yōu)秀 篇1
教案目標
1、辨認迷宮圖的走向。
2、能用圓舞板有節(jié)奏地為兒歌打節(jié)奏。
活動流程
談話,引起幼兒興趣→走迷宮圖→為兒歌打節(jié)奏→搖船回家
教案準備
自制磁鐵船偶、迷宮圖
圓舞板每人一個
糖、水果、餅干、蛋糕圖
教案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小朋友,你們經常到外婆家去嗎?你是怎么去的?
二、走迷宮圖,學習為兒歌打節(jié)奏
1、出示迷宮圖,提問:你們看,這就是小朋友的'外婆家,中間藍顏色是一條河,他應該怎樣乘船,才能到外婆家呢?誰來幫助他開船過河呢?請幼兒移動船偶,教師念兒歌
2、請一位幼兒操作船偶,以另一條路到外婆家
3、師幼共同邊念兒歌邊開船到外婆家
4、繼續(xù)學習兒歌:糖一包、果一包,還有餅和糕。邊念兒歌邊有節(jié)奏地拍手。
5、一幼兒操作船偶,其他幼兒用樂器給兒歌打節(jié)奏。
6、游戲:搖啊搖邊念兒歌邊打節(jié)奏三、結束師幼一起搖船回家。
語言類教案中班教案優(yōu)秀 篇2
第一部分聽音樂"模仿動作"
導入課題,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教師說:"白云飄來了。"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白云飄,并用語言說:"白云白云飄啊飄,飄到藍天上。"教師再將白云的圖片貼到天空的背景圖上。通過動作模仿來初步理解動詞"飄、吹、翻",為詩歌的學習做基礎。
第二部分展開分為五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語言游戲"送寶寶回家"。教師先出示小寶寶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寶寶的家在哪里?"小寶寶想睡覺了,誰來哄他呢?怎樣哄?"通過集體想辦法,把小寶寶送到媽媽的懷抱里,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詩歌的第四段"媽媽得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歌兒輕輕唱,小寶寶睡著了。"即而啟發(fā)幼兒想"這些寶寶的家在哪里?"誰是它們的搖籃?誰又在哄寶寶睡覺?"給幼兒充分的游戲空間,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一一回答,邊操作邊表達。比如幼兒會說:"星寶寶的家在天上,白云是星寶寶的搖籃,月亮在哄星寶寶睡覺。"可能幼兒的想法和詩歌中的內容不同,可是教師也要充分的肯定幼兒的想象。因為這個游戲的目的就是讓幼兒理解詩歌中描寫的各種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擴展幼兒的思維。
第二環(huán)節(jié)完整欣賞,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這些小寶寶找到自己的家可高興了,家可真好啊,你看他們都舒服的睡著了,仔細聽一聽詩歌里說了些什么?"(教師進行配樂詩朗誦)聽完后啟發(fā)性提問:"你覺得小寶寶舒服嗎?為什么?誰是小寶寶的搖籃?"誰在哄寶寶睡覺?"通過一系列的啟發(fā)性提問讓幼兒深入了解詩歌中的白云輕輕飄等動詞的運用,感受詩歌中的美。
第三環(huán)節(jié)分段跟誦。首先,幼兒自選圖片扮演各種寶寶學習有感情的朗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調動起幼兒的感情共鳴,進行有感而發(fā)的朗誦。然后教師在組織全體幼兒進行有感情的分段跟誦。
第四環(huán)節(jié)有感情朗誦。由第三環(huán)節(jié)自然地過渡到第四環(huán)節(jié)完整的有感情的配樂朗誦,完成教學的重點。
第五環(huán)節(jié)仿編詩歌。出示各種寶寶的圖片讓幼兒自選一種與同伴討論創(chuàng)編詩歌。利用這些圖片能引起幼兒的思考,教師引導幼兒:"這些寶寶的搖籃是什么?"誰會哄小寶寶睡覺?怎樣哄?"比如這只鳥寶寶,幼兒通過探索思考有可能編出這樣的詩句"大樹是搖籃,搖著鳥寶寶,樹葉沙沙沙,鳥寶寶睡著了。"通過這樣的仿編和操作活動,讓幼兒利用剛學到的知識參與仿編,教師適時地指導和幫助,順利自然的完成教學的難點。
第三部分結束:
音樂游戲"快樂寶寶"。教師進行情感啟發(fā):"每個寶寶都有一個家,都有疼愛自己的媽媽。媽媽愛我們,我們也愛媽媽。我們的生活多么美好,寶寶們多么快樂啊!讓我們一起快樂地跳起來吧!"在歡快的音樂中讓幼兒充分表達那種仿編詩歌后的成功的喜悅之情和對美好生活追求、愛媽媽的情感。
另外,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獲得的各種情感體驗、知識能力和學習方法我又設計了延伸活動,請幼兒欣賞幾首搖籃曲和其他有關于搖籃的.詩歌,或組織美術繪畫等延伸活動,體現(xiàn)了各科教學的整合性。
六.板書設計:(幼兒園教學主要以圖片或影響的方式展開教學,沒有板書設計)
七.作業(yè)設計:請幼兒回家后把今天學過的詩歌有感情的朗誦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也讓他們找找"寶寶"的"搖籃"
八.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在完成所定的教學目標的同時,利用游戲,談話等多種方式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為完成所定教學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分段式教學法,孩子們不僅能在短時間內記住詩歌的內容,而且還能通過動作對詩歌所描寫的事物進行立體的展現(xiàn),充分的發(fā)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在詩歌的創(chuàng)編上,孩子們通過老師所提供的圖片,不僅找到了"寶寶"們的"搖籃"還能將其以詩歌的形式展現(xiàn),完成了本次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中也存在著幾點不足,首先在對幼兒提問時,還需要進一步給予滲透和引導,在對幼兒的照顧全體和而別差異的引導上,還有所欠缺。在詩歌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中,小圖片的使用可以幫助幼兒突破創(chuàng)編詩歌的困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思維。在欣賞詩歌的次數(shù)上也略有欠缺,希望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能逐漸的改正缺點,更好的完成教學。
語言類教案中班教案優(yōu)秀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想象和聯(lián)想。
2、積極與老師和白板課件互動,感受小腳丫不斷變化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繪本《小腳丫》的電子白板;班得瑞輕音樂《安妮的仙境》;繪本書袋、繪本。
幼兒半圓座位。
活動過程:
一、玩手指游戲,引出課題。
1、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手指游戲。
玩“手指游戲”:“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四小弟,小妞妞去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幼兒邊朗誦兒歌邊擺弄相應的手指頭。
2、引入主題。師:小朋友,我們身上除了手是十個指頭,還有什么也是十個好朋友組成的呢?(幼:腳,它也是有十個腳趾頭組成的。),引導幼兒找找自己的小腳,說出自己的小腳白天都藏在鞋子里。(此環(huán)節(jié)為下面閱讀“小腳丫”晚上自由地出來旅行埋下伏筆。)
二、利用電子白板分段閱讀,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啟發(fā)幼兒想象,讓幼兒感悟繪本畫面與“腳趾頭”的有趣關系。
(一)出示故事封面,引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師: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槐倦娮訒埧矗哼@是一雙什么呢?幼:小朋友的小腳,很可愛。點擊“小腳丫”出現(xiàn)故事名稱,(利用電子白板的隱藏功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誰來告訴我這是什么時候?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幼:晚上、月亮和星星)(給幼兒充分觀察和發(fā)言的機會,符合《指南》讓幼兒主動說的思想。)
(二)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頁的內容,然后讓幼兒自由想象“腳趾頭不想睡覺,會到哪里去?會干什么呢?”(指導策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讓幼兒可以很好的發(fā)揮想象,開動小腦筋,為接下來小腳丫的旅行也有了鋪墊。)
1.教師講述第1頁圖書內容。
師講繪本的第一頁。提問:晚上這雙小腳丫還不想睡覺,它要走好長的路,邊走還會邊變出好多魔術。它會變出哪些魔術呢?(激發(fā)幼兒猜想的積極性)
2.利用電子白板比較臺階和十個腳趾頭是否相像。平時,你是怎么上臺階的走樓梯的?(幼:慢慢上、靠右邊走、注意安全等)(演示米老鼠上臺階跑上來、再跑下去、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此處利用電子白板隱藏、前置的功能)
3.師:小腳丫繼續(xù)向前走,它跑到了太平洋里,變成了十座小島。(太平洋里還有有什么呢?(幼兒回答),點擊隱藏的飛鳥,讓飛鳥飛動,小鳥停在小島上來休息)啟發(fā)幼兒說出小腳丫變成的小島用處可真大,小腳丫樂于幫助其他小動物。(演示白板小鳥飛翔、停歇動態(tài)效果)
4.師:小腳丫又跑到了哪里玩耍了呢?(幼兒:海邊的`沙灘上)
師:大腳趾變成了什么?(幼:大桶),
師:海螺和仙人掌是哪個腳趾變得呢?(幼:小腳趾),啟發(fā)感知幼兒變化的物品與小腳丫的對應關系。
5.師:小腳丫在沙灘上玩的太熱了,他們要到一個冰雪世界里去涼快涼快,看看他們到哪里啦?企鵝生活在哪里?(幼:南極,冰雪世界,很涼)(此處幼兒有可能回答是北極,可利用北極熊生活在北極,幫助幼兒認識企鵝生活的地方是南極)
師:企鵝怎樣走路,幼兒學一學,(課件中隱藏的企鵝搖搖擺擺走路的圖片)。幼兒邊說邊動起來,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引導幼兒繼續(xù)看電子白板繪本內容,讓幼兒繼續(xù)發(fā)揮想象力,激發(fā)幼兒大膽聯(lián)想。
1.師:小腳丫離開南極又會變成什么呢?(點擊課件,出現(xiàn)十個橋洞的石拱橋)(幼兒回答)
師:小腳丫藏在哪里了?(幼兒:下面的橋洞里)
師:和老師一起數(shù)一數(shù)是不是是個橋洞。會有誰來過橋呢?演示大象走過石拱橋。(啟發(fā)幼兒說出小腳丫變成的石拱橋也很結實。)
2.師:再變,快看呀,遠處出現(xiàn)了什么?(幼兒回答,一起說十座高大雄偉的宮殿)
師:宮殿里會住著誰呢?(幼兒回答,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和聯(lián)想。)
師:一起喊,公主請出來,王子請出來,國王請出來,(點擊課件出現(xiàn)相應的圖片,提高幼兒參與互動的積極性。)
3.師:嘿嘿,這次小腳丫變成什么呢?(幼兒:蛋糕點心和水果,)點擊變成的點心讓幼兒說出名稱
師:饞了嗎?一起做啊嗚啊嗚大口吃的模仿動作,吃飽啦。ù谁h(huán)節(jié)融入了游戲成分,幼兒樂于參與。)
4.師:小腳丫繼續(xù)向前走,這回變成了什么?(幼兒:畫筆和畫本子)
換一幅美麗的圖畫,你想選什么顏色呢?(幼兒到白板上操作,點出相應的畫筆)(此互動環(huán)節(jié)是利用人機互動的功能,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ㄋ模┮龑в變褐v述10-12頁圖書內容,和小腳丫一起進行奇妙的旅行。
1.師:小腳丫繼續(xù)向前,又變成了什么?(十個柜子)
師:柜子里會放著什么呢?(幼兒自由發(fā)揮講述)
師:你來點一點,看看這里到底藏著什么?請幼兒到白板操作進行互動(衣服、小熊、變形金剛、小汽車)
師:我們用完的物品、玩具要及時收到柜子里,房間才能變成這么整潔。老師點擊隱藏按鈕,讓這些圖片隱藏。
2.師:閉上眼睛,這次小腳丫又會變成什么呢?(幼兒回答,十臺電視機)
師:大電機是哪個腳趾變的(幼兒:大腳趾),看看這大電視里放了什么動畫片。
師:看動畫片的時候,我們可要離遠一點,注意保護眼睛、時間不能太長。
3.師:玩得有點累了,那就一起眺望提問:這次十個腳趾頭又變成了什么?(十個人坐成一排)
4.師:現(xiàn)在,小腳丫變成了什么?(幼兒猜想)
師:原來小腳丫變成了十個小矮人,樹葉當做床,邀請小矮人到樹葉床上做做游戲,小矮人開心不開心呀?
師:我們幫小矮人畫上笑臉好嗎?老師示范一個,然后請幼兒上來互動(利用電子白板中的畫筆功能給小矮人畫出笑臉。)(再次運用人機互動的功能)
5.師:玩得累極了,小腳丫到哪里去了?(鉆進被窩里)
6.教師小結:小腳丫變出的東西都是10個,而且是中間的最高,最高的是誰變的?(大腳趾頭),兩邊最矮的是誰變的?(小腳趾頭)。
指導策略:這一環(huán)節(jié)利用電子白板課件、師幼互動、人機互動等方式來看電子繪本書,理解故事內容,利于幼兒更好地記住小腳丫的變化,生動有趣、靈活多變的畫面內容使幼兒容易接受,也充分發(fā)揮了幼兒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也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輕松氛圍。
三、播放錄音故事
1.師:剛才我們一起把這本電子書看了一遍,現(xiàn)在請你們完整地聽一遍,仔細聽,你最喜歡小腳丫變成什么?等會告訴我。
2.幼兒聽課件播放故事,老師幫助翻書,并觀察孩子聽故事的情況。
3、師:你最喜歡小腳丫變成什么?(幼兒回答)
四、播放音樂,幼兒在輕輕的優(yōu)美的樂曲伴奏下自由閱讀繪本。
師:請你們輕輕把書袋中的繪本拿出來,自己讀一讀吧,看看你還能讀出什么來。
幼兒閱讀,教師巡回與幼兒交流,了解幼兒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想象和聯(lián)想,并及時給予肯定、鼓勵。
幼兒看完輕輕把繪本放進書袋。
五、小結。
師:我們的小腳丫還能變成很多東西來,你想讓你的小腳丫變成什么?(幼兒回答)
師:你們可以把你的小腳丫變出的東西畫下來,做成一本小繪本,老師還可以把你們的畫用相機拍成照片,也做成電子書,讓大家一起看一看,講一講。你們期待嗎?
語言類教案中班教案優(yōu)秀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理解詩歌所表達的“家”的含義,萌發(fā)熱愛家園的情感。
2.結合自己所了解的有關動物的生活地區(qū)和活動范圍等方面的知識經驗創(chuàng)編詩句,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鋼琴曲磁帶,森林、沙漠、海洋、池塘、北極、天空、花園等背景圖,三種不同的圖畫紙(一種貼有小動物,一種畫有背景,一種空白),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詩歌
。ńY合音樂欣賞詩歌《家》。)
師:這首詩歌里介紹了誰的家?它的家在哪里?
幼:我聽到鯨魚的家在大海。
師:對了,鯨魚的家在廣闊的大海里。
幼:企鵝的家在冰冷的南極。
師:你說得真好,不但把企鵝的家在哪里說清楚了,還說出了南極寒冷的特點。
幼:駱駝的家在沙漠。
師:很好,沙漠是什么樣的呢?
幼:很大,很大。
師:對,一望無際的沙漠是駱駝的家。
幼:什么叫“一望無際”?
師:一眼望不到邊的地方,都可以說“一望無際”。想一想還有哪些地方也是“一望無際”的呢?
幼:一望無際的大海。
幼:一望無際的草原。
幼:一望無際的田野。
師:接下來,我們再來欣賞一遍詩歌。聽完后請你們說說為什么廣闊的大海是鯨魚的家,冰冷的南極是企鵝的家,一望無際的沙漠是駱駝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
幼:因為鯨魚離開大海就會死,所以大海就是鯨魚的家。
師:對,適合動物生存的地方可以說是它們的家。
幼:因為小松鼠愛吃的東西都在森林里。
師:是啊,家里有豐富的食物。
幼:企鵝生在南極,長在南極。
師:生我們、養(yǎng)我們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
幼:駱駝總是呆在沙漠里的。
師:它喜歡沙漠嗎?
幼:喜歡。
師:對,動物最喜歡活動的地方也能給它家的感覺。
師:動物出生的地方、喜歡去玩耍的地方、有它喜歡的食物的地方,都能讓它快樂,讓它有家的感覺!
二、創(chuàng)編詩歌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知道的動物及其家園。
師:你們還喜歡什么動物?它們的家在哪里?
幼:馬的家在草原上。
師:草原是什么樣的?
幼:綠色的。
師:所以說,綠色的`草原是馬兒的家,對嗎?
幼:小蜜蜂的家在花園里。
師:花園是怎么樣的呢?
幼:很美麗的!
師:美麗的花園是誰的家?
幼:美麗的花園是小蜜蜂的家。
2.下面你們可以選一種喜歡的動物,把它畫出來,再編成一句好聽的詩。你可以選擇有動物的圖畫紙,給動物畫一個家,也可以選擇有背景圖的紙,在上面畫出喜歡住在這里的動物,還可以選擇白紙畫出喜歡的動物和它的家。
3.提供三種不同的圖畫紙,幼兒自由選擇繪畫內容,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幼兒的創(chuàng)作內容。
4.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句,交流創(chuàng)作成果。
5.我們編詩句的時候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就好像火車車廂。在這首詩里,“什么樣的”是第一節(jié)車廂,“什么地方”是第二節(jié)車廂,“是誰的家”是第三節(jié)車廂,要一節(jié)跟著一節(jié)。
6.放背景音樂,啟發(fā)幼兒按仿編要求說說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
幼:大大的牛場是牛兒的家。
師:你是想說養(yǎng)牛的地方嗎?通常人們把養(yǎng)牛羊的地方叫做“牧場”或“農場”,那里土壤肥沃,草非常多。你想一想,可以怎樣說?
幼:肥沃的牧場是牛兒的家!
幼:圓圓的豬窩是肥豬的家。
師:鳥的家叫“鳥巢”,雞住的地方叫“雞棚”,養(yǎng)蜜蜂的木箱叫“蜂箱”,螞蟻的家叫“蟻穴”,豬的家叫“豬圈”,仔細想一想肥豬的家應該怎樣說?
幼:圓圓的豬圈是肥豬的家。
師: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家,我們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家。所有的動物、植物和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家,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幼:是地球!
師:對,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老師也編了一句詩,放在這首詩的最后:美麗的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所以我們要愛護它。
附:
家
廣闊的大海是鯨魚的家,
冰冷的南極是企鵝的家,
一望無際的沙漠是駱駝的家,
密密的森林是松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