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主題班隊會教案(精選3篇)
防溺水主題班隊會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增強學生游泳安全意識,提高學生自己保護能力。
2、了解和掌握游游安全知識。
3、掌握如何預防溺水和溺水急救措施
二、活動重點
1、夏天游泳如何防溺水
2、溺水急救方法
三、教學難點
溺水時如何自救、急救
四、活動準備:
錄像
五、教學內容
1、導入:同學們,夏天來了,暑假快到了,游泳是大家喜愛的消暑解熱的活動。對同學們來說,游泳不但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還可以提高身體的協調性。游游泳的場所除了室內室外游泳池,還有迷人的海濱、河流和小溪,但是游泳必須要注意一定的安全。為了讓同學們掌握必備的游泳安全知識,增強強自救、自護意識,本周我們舉行關于游泳安全的主題班會。
2、首先,請大家看視頻有關溺水方面的新聞。陜西省紫陽縣發生一起5名女學生溺水死亡事故。在死亡的5名學生中,最大的14歲,最小的只有7歲。福建省福安市的三名小學生在溪畔游泳時溺水身亡。四川省達州市3名10歲左右的女學生在水塘玩要時溺水身亡。河南省商都市3名女學生在水庫游泳時溺水身亡。看了聽了這些實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心里都不會感到輕松。你是否感嘆,是否倇惜,一個生命就這樣在世界上轉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請同學談談你的看法。
小結:人,應應該珍愛生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珍愛我們的生命一一防溺水教育
(1)教育學生周末、節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江河、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2)教育學生在來校校、離校的途中千萬勿去玩水,游泳。
(3)我們是小學生,很多同學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學生不慎掉進水庫池塘、水井里等,未成人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箭來相助或撥打“110”。
游泳安全事項要點:
(1)保持自身良好的身體狀態
下水時切勿太餓、太飽。飯后一小時才能下水,以免抽抽筋;飲酒不宜游泳;有開放性傷口、皮膚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體不適或虛弱不宜游泳。
(2)做好充足準備工作,預防抽筋
做好身體熱身準備工作;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腹部疼痛時,應上岸,最好喝一些熱的飲料或熱湯,以保持身體溫暖;同學們,經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掌握了游泳的安全知識和急救基本常識,在炎炎夏日的長假中,各位同學不能一人沒家長陪或相關專業人員同下去游泳,希望大家出外游泳時要時刻保持安全保護的意識,要選擇安全的游泳場所進行游泳。萬一不幸遇到溺水時要保持冷靜,積極自救,同時沒有把握時不要盲目下水施救,應在陸上采用其他方式或及時報警和尋求他人進行救護。希望大家度過一個開心、安全的暑假。
防溺水主題班隊會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學習溺水安全有關知識。
2、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本事。
3、學習自防自救的知識,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自防自救本事。
4、感悟生命的可貴,學會珍愛生命。
活動準備:
學生溺水新聞視頻;編演故事;溺水自救等相關安全知識。
活動過程:
一、新聞播報3分鐘(3’)
主持人:歡迎收看今日的《新聞大事件》,那里有一則令人心痛的消息,近日,某市一小學的5名學生生在吃完午飯后,相約到附近的河邊游泳。其中的一名男孩兒不慎被急流沖走,剩下的4名孩子連忙手拉手去救落水的同伴。不幸的是,這4名學生最終都被急流卷入河中,溺水身亡。無獨有偶,梧州市的三名小學生在沒有家人陪同的情景下,私自到一條河中游泳,其中的一名孩子也因水流過急而喪身水中。據統計,每年夏天,各地都會頻繁地發生學生因私自到江河湖海戲水、游泳而溺水死亡的杯具,人數占溺水身亡總數的6成。這是一個令人揪心的數字,多么完美的生命卻這樣短暫的結束,怎能不令人惋惜呢今日,我們就以此為話題,上一節特別的班會課――珍愛生命,謹防溺水。
二、溺水原因大揭秘(7’)
1、主持人:看到這么多的悲慘事故,有些小朋友可能會說:“他們必須是不會游泳吧不然怎樣會上不了岸呢”其實呀,有句話話說得好:“會溺水的十有八九是會游泳的。”這到底是為什么呢請大家看一段視頻,你必須能找到答案!
2、播放視頻,學生觀看,分小組討論。
3、各小組拍代表發言,總結:
溺水的主要原因有:
①不會游泳;
②游泳時間過長,疲勞過度;
③在水中突發疾病尤其是心臟病;
④盲目游入深水漩渦。
主持人:看來,大家已經得到答案了,我相信那些會游泳的小朋友再也不敢無所謂地說“沒事兒,我會游泳,沒關系”這句話了。所以,會游泳不代表不會出事故,一些基本的安全原則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遵守的,就讓“安全小貼士”來提醒我們吧!
4、出示安全小貼士:小朋友們,外出游泳洗澡必須要嚴格遵守“四不”原則哦:
(1)未經家長、教師同意不去;
(2)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
(3)深水的地方不去;
(4)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三、游泳常識我明白(10’)
1、學生表演:準備不足險喪命。
小芳利用暑假兩個月的時間學會了游泳,特別高興。秋季開學后的第一個星期天,她約上在學游泳時認識的好朋友小麗一起去游泳。到了游泳館,小麗在做準備運動,小芳卻直接爬上跳水臺,撲通一聲躍入泳池。不久,小芳就因右腿突然抽筋開始在誰掙扎,幸好泳池的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將她救起,施行一番急救后幸無大礙。
主持人:感激幾位同學的表演。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從中得到什么教訓了嗎
2、學生交流,自由發言。
主持人:是的,如果不具備一些基本的游泳常識,再熟悉水性的人也有可能在水中喪失寶貴的生命。安全小貼士又有溫馨的提示要告訴我們了,快一起來看看吧!
3、安全小貼士:小朋友們,必須要記住,在游泳之前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運動哦!
①在游泳之前必須要做充足的準備活動。夏季天氣炎熱,不做準備活動立刻入水,水溫、體溫、氣溫相差很大,驟然入水,毛孔迅速收縮,刺激感覺神經,輕則引起肢體抽筋,重則引起反射性心臟停跳休克,很容易造成溺水死亡。
②如何準備:
經過跳躍、慢跑使身體發熱但不出汗至2—4分鐘。其目的是使身體內各個器官進入到活動狀態。
做徒手操:(體育課教師經常采用的)使身體各關節、韌帶及身體肌肉做好充分活動準備,以防受傷。
入水前用冷水淋浴一下,以適應水溫,然后下水。
水上準備工作。入水后不宜立刻快速游泳,更不宜立刻流入深水區。應在淺水區適應一段時間后,再逐漸加速。
主持人:多謝小貼士的溫馨提示,讓我們明白了如何做好泳前工作,讓自己安全地享受游泳的樂趣。
四、急救措施要記牢(15’)
1、觀看一則新聞:4名學生為救同伴不幸溺亡。
主持人:看完這則新聞,我相信大家必須和我一樣,為5個完美生命的逝去而心痛。本來是要救回同伴的,結果卻連自己的生命也丟掉了。這讓我們不得不大聲地勸這些可愛的又可憐的孩子:你們真傻!為什么不去找大人呢要明白,我們太小了,在遇到這樣的情景時,最好的辦法不是自己盲目地區救人,而應當呼喊大人或者打電話報警。這則新聞同時也讓我們懂得,在發生溺水事件時,懂得急救知識是多么重要。
2、出示急救知識窗:
①當發生溺水時,不熟悉水性時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面,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
②會游泳者,如果發生小腿抽筋,要堅持鎮靜,采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背側彎曲,可使痙攣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邊。
③救護溺水者,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后方出手救援。
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長桿等,讓落水者攀扶上岸。
④如何開展岸上急救(四步)
A當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應立即將其口腔打開,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異物。如果溺水者牙關緊閉,要從其后面用兩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頂住他的下頜關節,并用力向前推進。同時,兩手的食指與中指向下扳頜骨,即可搬開他的牙關。
B控水。救護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頭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壓他的背部,這樣即可將其腹內水排出。
C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對口吹氣的方法效果較好。若心跳停止還應立即配合胸部按壓,進行心臟復蘇。
D注意,在急救的同時,其他要迅速打急救電話。或攔車送醫院。
4、主持人:我想,家長和教師們看到這則新聞時,也必須會對我們特別強調: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時,千萬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護法》也規定:“未成年不能參加搶險等危險性活動。”這也是我們學校強調學生去游泳要由家長帶領的原因。
5、快板《防溺安全大家知》
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最是好。
私自游,很危險,不去深水很重要。
私下塘,不安全,要防頭昏與痙攣。
要游泳,告家長,跳水潛泳會受傷。
伙伴不見大聲喊,叫來大人最夢想。
防溺水,要注意,江水旁邊莫貪玩。
水激流,不打鬧,掉進激流會要命。
防溺水主題班隊會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提高安全意識,愿意自覺去學習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提高安全意識。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活動過程
一、向學生介紹雷電的形成、雷電的威力及雷電的危害。(多媒體導入)
1、介紹雷電的形成。
雷電是一種大氣中規模巨大的火花放電現象,主要產生于積雨云中,積雨云在形成過程中,某些云團帶正電荷,某些云層帶負電荷。他們使大地地面或建筑物表面產生異性電荷,當電荷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不同云團之間、或者云與大地之間的電場強度可以擊穿空氣(一般E=25—30kV/cm),開始游離放電,稱之為“先導放電”。
云對地的先導放電是云向地面跳躍式逐漸發展的,當到達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輸電線)時,便會產生由地面向云團的逆導主放電,在主放電階段里,由于異性電荷的劇烈中和,會出現很大的電流,電流做功的結果,可使電流通過地方的氣體瞬間溫度急劇升高到30 000攝氏度左右,從而呈現強烈的火光,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劃破天空的閃電,同時受熱的電離氣體體積急劇膨脹而發生隆隆的雷聲,這就是雷電。
2、雷電的。威力。
雷電電流平均約為20000A(甚至更大),雷電電壓大約是10的10次方伏(人體安全電壓為36伏),一次雷電的時候大約為千分之一秒,平均一次雷電發出的功率達200億千瓦(一般電飯鍋的功率低于1000瓦)。
我國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三峽水電站,電站的裝機總容量為1820萬千瓦,只有一次雷電功率的千分之一。當然雷電的電功率雖然很大,但由于放電時間短,所以閃電電流的電功并不算大,一次約為5555度。全世界每秒就有100次以上的雷電現象,一年里雷電釋放的總電能余約為17.5億千度。若一度電的電費為0.30元,全世界一年的雷電價值為5.25萬億元,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由于雷電時間極短,人類還無法捕捉這種電能,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研究出利用雷電電能的方法。
3、雷電的危害(可安排學生交流后發言)。
強雷暴是一種災害性天氣,雷達會引起雷擊火險,由于雷電主要產生于積雨云中,而積雨云是空氣強對流的產物,所以電閃雷鳴常伴有大風、陣性降雨或冰雹等惡劣天氣,大風刮倒房屋,拔起大樹(有時會被雷劈開),農作物遭冰雹襲擊,暴雨引發山洪暴發、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雷電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觸目驚心的,雷電以其巨大的破壞力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慘重的災難,對國民經濟和生命安全危害日趨嚴重,所以防雷意識的加強,做好防雷減災工作,將災害降至最低,這些被社會各界和越來越多的人們重視。
二、輔導員向學生宣傳10種方法躲開戶外雷擊。
雷電通常會擊中戶外最高的物體尖頂,所以孤立的高大樹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擊,人們在雷電大作業時,在戶外應遵守以下規則,以確保安全。
1、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2、遠離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
4、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豎起,說明將發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卡、項鏈等。
5、如果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干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并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切勿將腳放在絕緣物以外的地面上,因為水能導電。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
7、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于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并攏并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雷暴天氣進行高爾夫球、足球等運動是非常危險的;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也越容易傷人。
10、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高壓線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要跑動,而應雙腳并攏,跳離現場
三、防溺水教育。
1、游泳中要注意的問題:
(1)學生討論:在游泳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學生分組討論以后,教師進行總結:游泳要嚴格遵守“四不”: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溺水的急救。
(1)發現溺水者如何將其救上岸。
教師進行詳細講解:
方法一: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
方法二:若沒有救護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為什么?)然后拖運。拖運時通常采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護法也規定:“未成年不能參加搶險等危險性活動。”
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方法,全班學生每2人分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護者。每個小組輪流進行,其他同學細心觀察,最后做出總結,指出優點和缺點。
(2)如何開展岸上急救。
教師詳細講解急救步驟:
第一步:當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應立即將其口腔打開,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異物。如果溺水者牙關緊閉,要從其后面用兩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頂住他的下頜關節,并用力向前推進。同時,兩手的食指與中指向下扳頜骨,即可搬開他的牙關。
第二步:控水。救護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頭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壓他的背部,這樣即可將其腹內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對口吹氣的方法效果較好。若心跳停止還應立即配合胸部按壓,進行心臟復蘇。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時,要迅速打急救電話,或攔車送醫院。
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方法,全班學生每2人分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護者。每個小組輪流進行,其他同學細心觀察,最后做出總結,指出優點和缺點。
四、鞏固提高:
讓學生前后幾個人相互交流這節課的感受,然后指派代表小結本節課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