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鴉片戰(zhàn)爭的烽煙
五口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自然經(jīng)濟被解體
關稅協(xié)定――喪失主權
三、魏源和《海國圖志》
“師夷長技以制夷”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毒品的文字、圖片資料。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多渠道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實現(xiàn)師生、生生之間的資源共享,并解決少數(shù)學生缺乏資料來源的問題)
學生根據(jù)資料介紹:
1.常見的毒品有哪些?
2.毒品有什么危害?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珍愛生命,拒絕毒品。
(設計意圖:對學生進行遠離毒品的思想教育)
一、虎門銷煙
教師設疑:
鴉片等毒品嚴重損害人類的身心健康。可是,150多年前,英國卻向中國輸入鴉片。這是為什么?
學生合作探究:
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體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學生代表發(fā)言:
英國資本主義工業(yè)的發(fā)展需要掠奪廉價的原料,還需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yè)品;而清朝自給自足的經(jīng)濟形態(tài)和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英國工業(yè)品在中國的銷售。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教師設疑:
閱讀以下材料,分析、討論鴉片走私給中國帶來的危害。
多媒體課件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癮至,其人涕淚交橫,手足委頓不能舉,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惟俯首受死,不能稍為運動也。故久食鴉片者,肩聳項縮,顏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俞蛟:《夢廠雜著》
材料二:當鴉片未盛大行之時,吸食者不過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則為害甚巨。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shù)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林則徐
材料三:(鴉片)槁人形骸,蠱人心志,喪人身家,實生命以來未有之大患,其禍烈于洪水猛獸。
――魏源
材料四:不是嗎,“奴隸貿(mào)易”比起“鴉片貿(mào)易”來,都要算是仁慈的。我們沒有毀滅非洲人的肉體,因為我們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們的生命;我們沒有敗壞他們的品格、腐蝕他們的思想,也沒有毀滅他們的靈魂。可是,鴉片販子在腐蝕、敗壞和毀滅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還殺害他們的肉體。
――(英)蒙哥馬利?馬丁
學生合作探究并回答:
給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大量白銀外流,造成清朝的財政危機;官員吸食鴉片,愈加腐敗;士兵吸食鴉片,喪失戰(zhàn)斗力。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多角度分析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師引導:
由此可見,鴉片走私給中國造成了嚴重后果。如果你是清朝的統(tǒng)治者,會怎么做?
(設計意圖:體現(xiàn)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突出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
學生:
禁止鴉片走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