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 翁(精選10篇)
漁 翁 篇1
教學目標:
1.對照生字表圈畫出本課的生字,借助漢語拼音正確認讀,并在游戲活動中鞏固生字,積累詞語。
2.運用漢字加減法等記字方法,記住“瓶”“狠”“叉”的字形結構,并在識記過程中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3.通過多種形式讀文,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了解課文內(nèi)容,讀懂魔鬼的丑陋與兇惡,漁翁的聰明、勇敢。
教學重點:運用漢字加減法等記字方法,記住“瓶”“狠”“叉”的字形結構,并在識記過程中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教學難點:通過多種形式讀文,能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了解課文內(nèi)容,讀懂魔鬼的丑陋與兇惡,漁翁的聰明、勇敢。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動物頭飾、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出示圖片《一千零一夜》。
揭題:孩子們,阿拉伯國家里有很有名的書《一千零一夜》,里面有很多充滿了神秘色彩的有趣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篇——《漁翁和魔鬼》。
板書課題
“強調(diào)“魔”字讀音,想象一下魔鬼的樣子,再來讀課題,大家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老師讀課文,注意聽準字音。
2、出示會認字,課文中藏了許多生字寶寶讓我們邊讀便把他們捉出來,用圈把他們?nèi)茫阉退诘木渥佣嘧x幾遍。再把字寶寶牢牢記住。
3、生圈字后用字卡進行小組學習.
三、精讀課文、隨文識字。
(一)讀第一段,了解漁翁的住處
同學們,老漁翁住在哪?誰來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指生回答.
(二)讀第二段,感受魔鬼的的丑陋
1、出示第一張幻燈片
認讀錫字。看實物,聽介紹,了解金屬錫。
看精致黃銅瓶子,充分猜想里面裝著什么東西?
過渡:老漁翁也在這樣的猜測著,于是他拿起了小刀。
2、出示第二張幻燈片
指生讀句子
認讀:撬,做動作體會撬
過渡:瓶子被撬開了,出現(xiàn)了什么?
3、出示第三張幻燈片
指生讀句子
出示字卡兇,指名再讀又兇又丑
過渡:讓我們看看文中是怎么描述又兇又丑的魔鬼的?
4、又兇又丑的魔鬼到底什么樣兒?生充分地說
總結:既兇惡又丑陋,我們就可以把它說成又兇又丑。
過渡:讓我們看看文中是怎么描述又兇又丑的魔鬼的?
5、出示第四張幻燈片
認讀披,叉;強調(diào)散的讀音為平舌四聲
師引導練習讀魔鬼又兇又丑的樣子:魔鬼留著長長的頭發(fā),眼睛像兩盞打燈籠。
嘴巴像深不見底的山洞,黑漆漆的。那巨人的身高;黑炭般的臉
(三)讀第三段,感受魔鬼的狠毒
過渡:又兇又丑的魔鬼重見天日了,魔鬼的話讓他顯得更恐怖,他說了什么?
1、出示第五張幻燈片
2、認讀生字.詞語“惡”“狠”“惡狠狠”
3、誰能把這個詞讀得更形象一些?
4、練習互相讀一讀魔鬼的話.
5、匯報句子
(四)讀第四段,體會魔鬼的疑惑
1、對于魔鬼的話,漁翁很疑惑,她想不明白,明明是自己救了魔鬼,他為什么要恩將仇報呢?該怎么問?讀出疑惑的語氣,問的語氣?
2、咱們來看看魔鬼的回答,指生讀。
四、律動
五、鞏固練習
1、漁翁和魔鬼也來做客了,哪組說得準,搶得快被漁翁收走,答得慢的被魔鬼吃掉
2、惡是多音字,有三個讀音,像三胞胎,分別取名字
3、漢字多有趣,許多字擁有同一個偏旁,看這個偏旁你認識么-反犬旁
4、在平時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同時具備兩種特點,能讓我們用上這樣的構詞方式呢?出示又香又甜的蘋果。這樣的詞語你還會說么?
又高又壯的男子
漢又黑又亮的頭發(fā)
又寬又平的馬路
做個游戲,游戲規(guī)則:大家回憶學過或看過關于的字,在規(guī)定時間哪組寫得多,哪組獲勝。
老師也帶了許多關于反犬旁的形聲字,會讀么?大家利用形聲字的特點也能讀出名字,多有意思啊。
六、寫字指導
1、選喜歡的字組詞
2、交流記字方法
3、教師范寫,學生練習書寫。
七、結束語
今天,我們學習了《漁翁和魔鬼》前半部分,故事多么精彩啊,其實《一千零一夜》中,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課下讀一讀。至于漁翁是怎么戰(zhàn)勝魔鬼的,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漁 翁 篇2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詩文,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2.多元解讀漁翁,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背誦詩文。
學習重點:通過學習《江雪》,指導學生多元地解讀漁翁形象。
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2.閱讀補充文章《古詩詞中的漁翁形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沒情境,激情導入
師:今天,在香港拍賣會上即將拍賣一幅中國水墨畫《圖》,可是圖畫標簽磨損了,誰能重新幫助起—個名字?(出示《江雪圖》)
(學生回答:《老翁垂釣圖》、《冬雪釣魚圖》、《寒江圖》……)
師: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此畫是根據(jù)唐朝詩人柳宗元的《江雪》所作。為了更好地宣傳這幅畫,讓此畫賣個高價,香港拍賣會出了一張《招聘啟示》,你們瞧——(課件出示《招聘啟示》略)
師:同學們想不想光榮地成為其中一員?好!那我們就一起努力吧!
【點評】我們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都十分注重講究學法:解題——讀詩——釋意——悟情——吟詩,但是如果我們過于強調(diào)這些學法,則忽略了學生內(nèi)在的對于事物新鮮感的需求。因此,我們的古詩教學也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盡量淡化教學痕跡,做到教育的“無痕”。
(二)愉悅情境,積極探究
(1)初讀古詩
師:為了完成我們的第一項招聘工作,首先做一些熱身運動:自由練讀古詩。
(生自由朗讀)
師:你們看老師在此制定了一個“《江雪》朗讀評價標準”——第一層為正確(不讀錯字、漏字);第二層為流利(朗讀流暢);第三層為有感情(能讀出古詩所蘊涵的感情)。請同學們對照標準,自我感覺你達到了哪一層水平,并且用你的讀來證明。
(教師隨機糾正學生錯誤的讀音)
(2)掃除生詞障礙
師:同學們想不想達到朗讀的最高境界?(生:“想!”)不要著急,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理解詩句的內(nèi)容。下面我們就來解決這一障礙,請同學們再次自由讀《江雪》,邊讀邊想哪些詞意思你懂了,哪些還不理解?
(生自由匯報掌握的生詞含義和不理解的生詞)
師:那么不理解的生詞我們可以有哪些方法解決呢?
生:查詞典、查資料、問同學、問老師……
師:好!下面你先查一下詞典或資料,查不著就問同學或者老師。
(3)理解詩句內(nèi)容(評選講解員)
師:詞語的障礙被我們掃除了,那我們?nèi)绾谓鉀Q詩句含義的難題呢?
生:我們可以采用詞語連句的方法。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棒!現(xiàn)在聽說電視上流行一個欄目叫《超級女生》,他們的“pk對決”十分有意思,我們今天拍賣會的“講解員”招聘也采取這樣的辦法好不好?請同學們做好準備。
生:(一下子興奮起來,紛紛開始了準備)“我是01號選手,接下來由我為大家介紹這幅美麗的圖畫……,希望大家投我一票。”
【點評】如何讓我們的課堂變得像“超級女生”一樣吸引學生的眼球,關鍵是教師要善于改變陳舊的觀念,真正把“講臺”變成學生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完成由“配角”向“主角”的轉(zhuǎn)變。此時,學生已不再將翻譯詩句當成一種負擔,而是當成了一種樂趣。
(4)感悟漁翁
師:聽了我們“超級解說員”的介紹,很多買畫的客人都被此畫吸引了,他們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漁翁可真呀!”有的說:“這漁翁可真呀!”……你覺得他們議論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生1:我覺得漁翁十分孤獨,你看漫漫雪天只有他一人垂釣……
生2:漁翁十分勇敢,天這么冷,連鳥都沒有,而他卻依然在垂釣……
(有的認為是倔強,有的認為是悠閑,有的認為是凄涼,有的認為是……)
師:大家是否想知道在詩人柳宗元的眼里,漁翁是怎樣的人呢?(課件出示柳宗元生平事跡)
生:有的認為漁翁像柳宗元一樣凄涼,有的認為漁翁像柳宗元一樣倔強、勇敢,有的認為漁翁像柳宗元一樣孤獨無助……
【點評】關于漁翁的形象,我們總是給他貼上“頑強不屈”的標簽。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我們的漁翁又為何如此“孤獨”呢?為了讓我們的漁翁不再孤獨,我們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多元解讀。
(5)感悟朗讀(評選配音員)
師:每個人眼中都有屬于自己的漁翁,請把你獨特的感受帶進古詩,認真讀一讀,朗讀時試著把你感悟到的感情“寫”在臉上?然后開始我們香港拍賣會的詩畫配音員的評選。
生1:(繪聲繪色地朗讀)我覺得我此刻臉上的表情是堅毅,因為我是一個勇敢的漁翁。
生2:我想做一個孤獨的漁翁,我此時的表情寂寞、冷清……
【點評】“把你感悟到的感情‘寫’在臉上”,面對此要求,學生怎能不詩意地朗讀。此時的讀不僅是單純多元地朗讀,更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自主探究教材感悟地朗讀,是學生發(fā)自于內(nèi)心地朗讀。
(三)拓展情境,開拓練習
(1)對比學習《題秋江獨釣圖》(評選推銷員)
師:請問推銷員,你覺得這首詩描繪的景或情與《江雪》有什么異、同之處?推銷員們可以同桌討論,但是要注意傾聽同桌的觀點!回答時不但要回答自己的觀點,而且要求回答同桌的觀點。
(生積極與同桌交流、分析、探究)
(2)拓展知識
師:其實,在我們漫漫的詩歌長河中,還有許多個性各異的漁翁,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閱讀課外補充閱讀資料——《古詩詞中的漁翁形象》。
【點評】全國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經(jīng)說過:“語文教學要有三度——深度、廣度、溫度,但是廣度決定深度。”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悟《江雪》中的漁翁形象,此時,我設計了兩個拓展練習,讓學生通過辨析對比,進一步地重新感悟漁翁,讓我們的漁翁形象更加飽滿,讓我們的漁翁不再孤獨。
漁 翁 篇3
活動目的:
1、練習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四散躲閃地跑。
2、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緞煉的興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場地上畫一個大圓圈作池塘,在池塘外另畫一個圓圈作漁翁的家。
活動過程:
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要玩一個游戲叫做《捉魚》。在游戲里,小朋友要扮演小魚,而老師呢就是漁
翁。現(xiàn)在老師邊學小魚游邊和老師學一首兒歌"小魚小魚游啊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向東游,向西游,游
來游去真自由。"(讓幼兒邊做邊念幾遍,動作讓幼兒自己發(fā)揮,這個作為游戲前的準備運動)
師:現(xiàn)在老師叫給大家說說這游戲這個游戲怎么玩。其實很簡單的。小朋友做小魚念兒歌,念完后,
老師可說"漁翁來了",小魚就在水塘里跑。不能跑出圈,跑出圈的話,小魚沒水就會死了。如果被漁翁捉
到的小魚就被漁翁帶到漁翁的家里了。你們可以看看,圈里有很多叉叉,代表的是小石洞,一個洞只能躲
一只小魚,假如你快被抓到,但是你站在叉叉上,你就可以蹲在洞里等其他小魚來救你才可以動。當老師
說"天黑了,漁翁要回家了"游戲就結束了,老師就要看看,還有幾只小魚還沒被抓到。
1、老師帶領幼兒游戲,然后請一個幼兒來扮漁翁。老師在旁觀察,
如幼兒有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老師給以指出糾正。
2、可以有兩名漁翁,增加游戲難度。
3、活動次數(shù)可臨時根據(jù)活動時間、幼兒活動量調(diào)整,至少兩次。
4、活動間隔時可表揚一些表現(xiàn)好的幼兒,并可對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鼓勵。
師:剛才游戲時,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表現(xiàn)的特棒,抓到了很多只小魚。還有沒被抓到的這些小魚,他們
都很厲害,我們給他們鼓鼓掌。其他這次被抓的小魚我們也不要灰心,我們再完一次好么?
活動結束,放松身體
漁 翁 篇4
教學目標:
1、 認識9個字和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 朗讀課文。
3、 能講述故事,從而認識到魚翁是個有勇氣、有智慧的人。
教學重難點:
1、 認識9個字和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 在朗讀中體會魚翁是個有智慧、有勇氣的人。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魚翁和魔鬼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導入
1、 出示魚翁和魔鬼的圖片,學生對比,認識到魔鬼的兇狠、可怕,魚翁在魔鬼面前顯得十分弱小。
2、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魚翁和魔鬼。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一件什么故事呢?我們來讀讀課文吧!
二、 初讀識字
1、 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
2、 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檢查讀書認字情況。
3、 班級開火車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4、 同桌互相認讀詞語。
5、 反饋:同桌一起讀詞語,看誰是學習的好伙伴。
6、 讀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7、 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 學習生字
1、 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 選字組詞或說話。
3、 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呢?學生自由說。
4、 教師指導范寫。
5、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6、 書寫評價。
作業(yè):
1、 讀課文。
2、 寫字。
第二課時
一、 復習
1、 抽讀生字卡片。
2、 聽寫詞語。
二、 流利的朗讀課文
1、 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內(nèi)容。
2、 自由朗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3、 學生自主質(zhì)疑解疑。
三、 學習課文
1、 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 指名讀第1、2兩個自然段。
(2) 出示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想象當魚翁撈到這個黃銅瓶子時心情怎樣?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3)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寫魔鬼的語句,讀一讀。
(4) 看到這個魔鬼,你有什么感覺呢?這時魚翁會想些什么?
(5) 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三到九自然段
(1) 同桌朗讀這一部分。
(2) 從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
(3) 學生自由回答。
(4) 魔鬼是怎樣對待漁夫的呢?它為什么要這樣對待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5) 指導朗讀第三到五自然段,思考:魔鬼該用什么樣的語氣朗讀呢?魚翁呢?同桌互相讀一讀,說一說,然后指導朗讀,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6) 魚翁是怎樣對付魔鬼的呢?
(7) 分角色朗讀六、七、八、九這四個自然段。
3、分角色熟讀對話。
4、小組內(nèi)分角色表演。
5、班級匯報表演,集體點評。
四、拓展延伸
1、魚翁靠什么戰(zhàn)勝魔鬼呢?
2、你喜歡這位魚翁嗎?
3、這個故事帶給你什么啟發(fā)嗎?
4、齊讀課文。
作業(yè):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2、課外閱讀其他童話故事。
漁 翁 篇5
《漁翁》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詩作。此詩通過漁翁在山水間獲得內(nèi)心寧靜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敗、自身遭受打擊后尋求超脫的心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漁翁》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漁翁》閱讀原文漁翁
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注釋】
⑴傍:靠近。西巖:當指永州境內(nèi)的西山,可參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記》。
⑵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屬楚地。
⑶銷:消散。亦可作“消”。
⑷欸(ǎi)乃:象聲詞,一說指槳聲,一說是人長呼之聲。唐時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見元結《欸乃曲序》)。
⑸下中流:由中流而下。
《漁翁》閱讀題目1、根據(jù)注釋和你的理解,說說詩文大致的意思。
2、文中看似寫漁翁,實際是寫作者自己,那么詩中反映了作者一種怎樣的心境?
《漁翁》閱讀答案1、漁翁晚上靠著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為柴做飯。太陽出來云霧散盡不見人影,搖擼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傳出。回頭望去漁舟已在天邊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隨意飄浮,相互追逐。
2、詩人通過對漁翁生活的描繪,抒發(fā)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及對獨來獨往閑適生活的向往。略抒政治失意的孤憤。
《漁翁》閱讀譯文漁翁夜晚靠著西山巖石歇息,天亮后他汲取湘水燃起楚竹。
日出煙消忽然不見他的人影,只聽得搖櫓歌聲從綠水飛出。
回看漁舟已在天邊順流直下,山上白云漫無目的飄游追逐。
《漁翁》閱讀賞析這首小詩情趣盎然,詩人以淡逸清和的筆墨構畫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從中透露了他深沉熱烈的內(nèi)心世界。
這首詩取題漁翁,漁翁是貫串全詩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詩人并非孤立地為漁翁畫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漁翁的形象之上。完整地看,構成詩篇全境的,除了辛勞不息的漁翁以外,還有漁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這兩者在詩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規(guī)律特點而發(fā)展變幻的形跡。但同時,詩人又把兩者渾然融化,漁翁和自然景象結成不可分割的一體,共同顯示著生活的節(jié)奏和內(nèi)在的機趣。由夜而晨,是人類活動最豐富的時刻,是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時刻,本詩即以此為景色發(fā)展的線索。因此,漁翁不斷變換的舉止行動和自然景色的無窮變幻便有了共同的時間依據(jù),取得極為和諧的統(tǒng)一。
全詩共六句,按時間順序,分三個層次。“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這是從夜到拂曉的景象。漁翁是這兩句中最引人注目的形象,他夜宿山邊,晨起汲水燃竹,以忙碌的身影形象地顯示著時間的流轉(zhuǎn)。伴隨著漁翁的活動,詩人的筆觸又自然而然地延及西巖、清湘、楚竹,西巖即永州西山,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記》一文中曾極言探得西山的歡悅,并描述了西山的高峻:居于西山之巔,“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而流經(jīng)山下的湘水“至清,雖深五六丈,見底”(《湘中記》,見《太平御覽》卷六十五)。詩中的“清”字正顯示了湘水的這一特點。再加以永州一帶(今湖南零陵等地)盛產(chǎn)湘竹,于是,山、水、竹這些仿佛不經(jīng)意地出現(xiàn)在詩句中的零星物象,卻分明在讀者腦海中構成了清新而完整的畫面:輕紗般的薄霧籠罩著高山、流水、湘竹……司空圖在《詩品》中有言:“是有真跡,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正可概括此詩首二句的藝術表現(xiàn)特點。這兩句既設制了一個秀麗悅目的空間畫面,又以夜幕初啟、晨曦微露這樣流動的時間感引出了下面對日出的描述,可以說在時空兩方面奠定了全詩活躍而又清逸的基調(diào)。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這是最見詩人功力的妙句,也是全詩的精華所在,若從內(nèi)容上給予整理,這兩句描寫的是以下情景:一方面是自然景色:煙銷日出,山水頓綠;一方面是漁翁的行蹤:漁船離岸而行,空間傳來一聲櫓響。然而,詩人沒有遵循這樣的生活邏輯來組織詩句,卻從自我感受出發(fā),交錯展現(xiàn)兩種景象,更清晰地表現(xiàn)了發(fā)生于自然界的微妙變異。前一句中“煙銷日出”和“不見人”,一是清晨常見之景,一是不知漁船何時悄然離去的突發(fā)意識,兩者本無必然的聯(lián)系,但如今同集一句,卻喚起了人們的想象力:仿佛在日出的一剎那,天色暗而忽明,萬物從朦朧中忽而顯豁,這才使人猛然發(fā)覺漁船已無蹤影。“不見人”這一驟生的感受成為一個標志,劃開了日出前后的界限,真實生活中的日出過程得到藝術的強化,以一種夸張的節(jié)奏出現(xiàn)在讀者眼前。緊接著的“欸乃一聲”和“山水綠”更使耳中所聞之聲與目中所見之景發(fā)生了奇特的依存關系。清晨,山水隨著天色的變化,色彩由黯而明,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但在詩中,隨著劃破靜空的一下聲響,萬象皆綠,這一“綠”字不僅呈現(xiàn)出色彩的功能,而且給人一種動態(tài)感。這不禁使人想起王安石的著名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借春風的飄拂賦“綠”字以動態(tài),而柳宗元則借聲響的驟起,不僅賦之以動態(tài),而且賦以頃刻轉(zhuǎn)換的疾速感,生動地顯現(xiàn)了日出的景象,令人更覺神奇。德國啟蒙運動時期的文藝理論家萊辛在指出詩與畫的區(qū)別時曾說:“一切物體不僅在空間中存在,而且也在時間中存在。物體也持續(xù),在它的持續(xù)期內(nèi)的每一頃刻都可以現(xiàn)出不同的樣子,并且和其它事物發(fā)生不同的關系。……詩在它的持續(xù)性的摹仿里,也只能運用物體的某一個屬性,而所選擇的就應該是,從詩要運用它那個觀點去看,能夠引起該物體的最生動的感性形象的那個屬性。”(《拉奧孔》)柳宗元沒有靜止地去表現(xiàn)日出的壯麗輝煌,或去描摹日出后的光明世界,他正是充分發(fā)揮語言藝術的特長,抓住最有活力,最富生氣的日出瞬間,把生活中常見的自然景象表現(xiàn)得比真實更為美好,給人以強大的感染力。蘇東坡論此詩道:“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熟味此詩,有奇趣。”(《冷齋詩話》)這是恰如其分的評語。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日出以后,畫面更為開闊。此時漁船已進入中流,而回首騁目,只見山巔上正浮動著片片白云,好似無心無慮地前后相逐,詩境極是悠逸恬淡。對這一結尾蘇東坡認為“雖不必亦可”,因而還引起一場爭論,一時間,宋嚴羽、劉辰翁,明胡應麟、王世貞,清王士禛、沈德潛等人各呈己見,眾說紛紜,但是他們的爭論都局限在藝術趣味上,卻沒有深入體會柳宗元作此詩的處境和心情。柳宗元在詩文中,曾多次言及他被貶后沉重壓抑的心緒,在《與楊誨之第二書》中,他寫道:“至永州七年矣,蚤夜惶惶”,理想抱負和冷酷的現(xiàn)實產(chǎn)生了尖銳的矛盾,在極度悲憤的情況下,他“但當把鋤荷鍤,決溪泉為圃以給茹,其隟則浚溝池,藝樹木,行歌坐釣,望青天白云,以此為適。”在《始得西山宴游記》中,柳宗元表露得更明白:“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可見他并非以一顆平靜恬淡的心徜徉于山水之間,而是強求寬解,以圖尋得慰藉。但是,正如他在《游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中所嘆的那樣:“謫棄非隱滄,登陟非遠郊”,事實上,他并沒有獲得真正的解脫,有時候,他因一山一水的遭遇而想及自己的不幸,于是不勝悵惘感慨,有時候他在登陟跋涉中意有所感,情不自禁地顯露出不平和抗爭,正因為如此,他更強烈地希求擺脫這種精神的壓抑。所以,與其說《漁翁》以充滿奇趣的景色表現(xiàn)出淡逸的情調(diào),不如說更袒露了隱于其后的一顆火熱不安的心。這是熱烈的向往,是急切的追求,詩中顯示的自由安適的生活情趣對于處在禁錮狀態(tài)的詩人來說,實在是太珍貴太美好了。于是,在寫下日出奇句之后,詩人不欲甘休,以更顯露地一吐自己的心愿為快,化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云無心以出岫”的句子,宕開詩境,作了這樣的收尾。只有真正體會柳宗元的現(xiàn)實處境,才能理解他結句的用心。詩人自始至終表現(xiàn)漁翁和大自然的相契之情,不僅出于藝術表現(xiàn)的需要,同樣體現(xiàn)著他對自由人生的渴求。這也說明,要深入領會一篇作品的藝術風格,常常離不開對作者思想感情的準確把握。
漁 翁 篇6
活動目的:
1、練習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四散躲閃地跑。
2、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緞煉的興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準備:
在活動場地上畫一個大圓圈作池塘,在池塘外另畫一個圓圈作漁翁的家。
活動過程:
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要玩一個游戲叫做《捉魚》。在游戲里,小朋友要扮演小魚,而老師呢就是漁翁。現(xiàn)在老師邊學小魚游邊和老師學一首兒歌"小魚小魚游啊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向東游,向西游,游來游去真自由。"(讓幼兒邊做邊念幾遍,動作讓幼兒自己發(fā)揮,這個作為游戲前的準備運動)師:現(xiàn)在老師叫給大家說說這游戲這個游戲怎么玩。其實很簡單的。小朋友做小魚念兒歌,念完后,老師可說"漁翁來了",小魚就在水塘里跑。不能跑出圈,跑出圈的話,小魚沒水就會死了。如果被漁翁捉到的小魚就被漁翁帶到漁翁的家里了。你們可以看看,圈里有很多叉叉,代表的是小石洞,一個洞只能躲一只小魚,假如你快被抓到,但是你站在叉叉上,你就可以蹲在洞里等其他小魚來救你才可以動。當老師說"天黑了,漁翁要回家了"游戲就結束了,老師就要看看,還有幾只小魚還沒被抓到。
1、老師帶領幼兒游戲,然后請一個幼兒來扮漁翁。老師在旁觀察,如幼兒有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老師給以指出糾正。
2、可以有兩名漁翁,增加游戲難度。
3、活動次數(shù)可臨時根據(jù)活動時間、幼兒活動量調(diào)整,至少兩次。
4、活動間隔時可表揚一些表現(xiàn)好的幼兒,并可對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鼓勵。
師:剛才游戲時,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表現(xiàn)的特棒,抓到了很多只小魚。還有沒被抓到的這些小魚,他們都很厲害,我們給他們鼓鼓掌。其他這次被抓的小魚我們也不要灰心,我們再完一次好么?
活動結束,放松身體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于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nèi)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漁 翁 篇7
教學內(nèi)容:
1 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樹立環(huán)保意識。
2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能敘說野餐時的快樂情景。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樹立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難點:
感受大自然給人們帶來的樂趣,能敘說野餐時的快樂情景。
教具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調(diào)動情感
1、搶讀詞語(出示詞語卡片)。
野餐 葛藤 蕨葉 煮湯 凹入
削尖 篝火 山姜 豐盛
2、暑假,我們?nèi)胰ド嚼镆安停笞匀粸槲覀兎瞰I了豐富的食物,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感受野餐帶來的樂趣吧!
二、品讀感悟,理解課文
學習第1、2自然段。
1、輕聲讀第1、2自然段。
2、說說聰聰?shù)陌职譃槭裁匆獛ьI孩子去野餐?
3、野餐的時間、地點、人物心情怎樣?(板書:決定野餐)
4、理解“興奮”,指導朗讀。
三、重點品讀,交流感悟
1、學習課文第8、9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寫快樂野餐的段落(第8、9自然段)。
(2)課件再現(xiàn)野餐情境,指名學生敘說。
(板書:野餐:篝火、唱歌、品味)
(3)假如你是聰聰家的成員,此時的你有什么感受呢?
(4)同學們認真想想,大家為什么如此快樂?
(5)“豐盛”是什么意思?從哪里看出來?
(6)指導朗讀,請同學們帶著快樂的心情朗讀。細細體會這種幸福快樂的感覺。
2、學習課文第3~7自然段。
(1)這么豐盛的菜,聰聰一家是從哪里弄來的?
(2)學生自由讀3~7自然段。
聰聰一家向大自然買了哪些菜?(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3)在買菜過程中,你印象最深是什么?
(4)重點品讀:爸爸學水叉魚的情景。
①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爸爸叉魚的動詞“栽、伸、蹬、潛”,體會這些動詞的運用,學習具體生動的描寫。
②爸爸為什么會有這樣敏捷身手?
③現(xiàn)在我們還能看到水獺嗎?(學生齊讀爺爺?shù)脑挘?/p>
思考:為什么我們看不到水獺了?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教師小結。(因毛皮珍貴,水獺遭到人們無節(jié)制地捕獵,加上開發(fā)建設使水域污染,其數(shù)量已稀少,需加強保護)
(5)回想表達:生活中,你有過“捉魚”的經(jīng)歷嗎?說說當時的情景或自己的感受。
大自然給我們帶來這么多快樂,讓我們帶著這份快樂心朗
讀第3~7自然段。(指導朗讀)
四、回味全文
學生自由深情的朗讀,感悟無窮的樂趣。
五、拓展延伸
小組討論,完成選做題:野餐中大自為豐獻出豐盛的菜那么,我們應該為大自然做些什么呢?
(學生討論后交流,教師小結:大自然給了我們很多很多,包括食物快樂……我們要回報大自然愛護它的一草一木,絕不亂砍濫伐,不捕殺野生動物,不亂如扔垃圾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盡一份微薄之力。)
六、攻固練習
完成基礎訓練第9課的練習。
板書設計:
9 野餐
決定野餐
爺爺挖根
奶奶采蕨葉
野餐 大家“買菜” 媽媽摘瓜
爸爸叉魚
快樂野餐:篝火、唱歌、品味
漁 翁 篇8
教學目的與要求:
1、認讀“翁、維、銅、錫、撬、罪、恩、慧、騙”10個生字,理解“無惡不作、恩將仇報、不假思索”等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簡要的復述課文內(nèi)容。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zhàn)勝魔鬼的。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簡要地復述故事。
教學難點:體會漁夫的智慧以及魔鬼的兇殘。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課文朗讀錄音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魔鬼,他一般長什么樣子(出示圖片)
它可不可怕,如果他出現(xiàn)在你面前,你會怎們辦?還真有位漁翁碰上了,他們之間發(fā)生一個怎樣的精彩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這個故事《漁翁和魔鬼》
二,初讀課文,學習會讀字
1、請大家自己讀課文,同時將不認識的字畫上記號,再反復讀讀,直到讀準字音,讀完后標出自然段。
2、誰能說說剛才你讀課文時認識了哪些生字或生詞。
3、分小組學習生字,用你喜歡的方式記住這些生字。
4、借助字詞典理解“無惡不作、恩將仇報、不假思索”
三、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
1、聽課文朗讀錄音,學生輕聲跟讀。
2、學生自由讀文。
3、指一名男生和女生分角色朗讀全文。
四、合作探究,理解內(nèi)容
1、原來漁翁和魔鬼是因為一個瓶子相遇的,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瓶子?請想象一下,當漁翁撈到這個瓶子是心情會怎么樣,他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2、找找描寫魔鬼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出示魔鬼圖)請大家發(fā)揮你的想象,與同桌合作,一個想象一個角色:如果你是被救出的魔鬼,你會怎么對待漁翁?如果你是漁翁遇到這個可怕的魔鬼,你會怎么辦?
3、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里的魔鬼和漁翁怎么做的。(1)當魔鬼出現(xiàn)時,漁翁是什么反應,誰來模仿嚇得全身發(fā)抖都是什么樣子?(2)魔鬼怎么說的,一起來模仿魔鬼的話(3)漁翁有沒有被嚇到?他冷靜下來,想到什么辦法?請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漁翁是怎么戰(zhàn)勝魔鬼的?
4、課件出示:魔鬼與漁翁之間的對話,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指導學生讀出漁翁嚇得發(fā)抖的語氣和魔鬼的兇殘
5、最后魔鬼竟然被漁翁打敗了,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個故事可以看出魔鬼什么本性?你喜歡這位漁翁嗎?為什么?
6、讀了這篇課文,請你用自己的詞評價一下漁翁和魔鬼的性格。
漁翁:極為細致,冷靜而富有心計。
魔鬼:兇殘,無惡不作,頭腦簡單。
五、分角色表演課文
根據(jù)課文情節(jié),設計各自的角色,能完整地把故事表演出來。
六、編故事續(xù)寫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沒有想過這個故事會有什么新情況呢?請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把故事接著寫下去?看誰的故事編的最有趣。
七、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8漁翁和魔鬼
救(恩)
漁翁———————————魔鬼
———————————
殺(仇)
漁 翁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字和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朗讀課文。
3、能講述故事,從而認識到魚翁是個有勇氣、有智慧的人。
教學重難點:
1、認識9個字和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在朗讀中體會魚翁是個有智慧、有勇氣的人。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魚翁和魔鬼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出示魚翁和魔鬼的圖片,學生對比,認識到魔鬼的兇狠、可怕,魚翁在魔鬼面前顯得十分弱小。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魚翁和魔鬼。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一件什么故事呢?我們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識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
2、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檢查讀書認字情況。
3、班級開火車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4、同桌互相認讀詞語。
5、反饋:同桌一起讀詞語,看誰是學習的好伙伴。
6、讀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7、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選字組詞或說話。
3、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呢?學生自由說。
4、教師指導范寫。
5、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6、書寫評價。
作業(yè):
1、讀課文。
2、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詞語。
二、流利的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內(nèi)容。
2、自由朗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3、學生自主質(zhì)疑解疑。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1、2兩個自然段。
(2)出示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想象當魚翁撈到這個黃銅瓶子時心情怎樣?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3)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寫魔鬼的語句,讀一讀。
(4)看到這個魔鬼,你有什么感覺呢?這時魚翁會想些什么?
(5)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三到九自然段
(1)同桌朗讀這一部分。
(2)從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學生自由回答。
(4)魔鬼是怎樣對待漁夫的呢?它為什么要這樣對待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5)指導朗讀第三到五自然段,思考:魔鬼該用什么樣的語氣朗讀呢?魚翁呢?同桌互相讀一讀,說一說,然后指導朗讀,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6)魚翁是怎樣對付魔鬼的呢?
(7)分角色朗讀六、七、八、九這四個自然段。
3、分角色熟讀對話。
4、小組內(nèi)分角色表演。
5、班級匯報表演,集體點評。
四、拓展延伸
1、魚翁靠什么戰(zhàn)勝魔鬼呢?
2、你喜歡這位魚翁嗎?
3、這個故事帶給你什么啟發(fā)嗎?
4、齊讀課文。
作業(yè):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2、課外閱讀其他童話故事。
漁 翁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讀9個會認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能說出漁翁是怎樣對付魔鬼的,并感悟漁翁的聰明、勇敢、機智,教育學生學習漁翁,平時要多觀察,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4.喜愛童話故事,能借助課文表演漁翁和魔鬼的故事。
教學重點
1.學習會認字、多音字、會寫字,能讀準字音,正確書寫8個字。
2.能借助課文演漁翁和魔鬼的故事。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能說出漁翁是怎樣對付魔鬼的,并感悟漁翁的聰明、勇敢、機智,懂得平時在生活中要多觀察,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興趣。
1.同學們,在阿拉伯有本很有名的書叫《一千零一夜》,里面有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老師這里就有其中一個故事的動畫片,想見識一下嗎?(課件出示動畫。)
2.誰來說說剛才你們看的動畫片的名字叫什么?
3.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會認字。
1.請大家自己讀課文,同時將不認識的字畫上記號,再反復讀讀,直到讀準字音。讀完后標出自然段。
2.誰能說說剛才你讀課文時認識了哪些生字或生詞。(學生邊說邊帶全班讀兩遍,老師相機板書字、詞。)
3.分小組學習生字,用你喜歡的方式記住這些生字。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精讀課文。
1.讀讀課文,你認為哪個自然段給你的印象最深?(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安排自然段學習順序。)
(1)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為什么這一段給你的印象最深?(因為魔鬼很可怕。)
②你能讀讀這一段中寫有關魔鬼的句子嗎?
③學生評價,指導朗讀。
④你覺得這個句子寫得怎么樣?好在哪?(通過學生表演理解“撬”)你能模仿這個句子用“……像……像……像……”說個句子嗎?
(2)學習第3、4、5、6、7、8自然段
①你知道課文中寫漁翁和魔鬼對話的是哪幾個自然段嗎?
②學生自由讀這幾個自然段,把不懂的地方畫出來,待會兒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解決。
③學生質(zhì)疑,師生共同釋疑。
(可以通過學生表演、換詞、舉例、找近義詞等方法來理解:惡狠狠、疑惑、許愿、發(fā)誓、龐大。)
④同桌兩個同學分角色朗讀3—8自然段,互相評價互相幫助。(朗讀時要注意把相應的語氣讀出來。)
⑤指名分角色朗讀,學生評價并指導朗讀。
⑥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2.融入角色,互動體驗角色。
學生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自然會產(chǎn)生表現(xiàn)的欲望,應當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和空間。在學習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2)你能說說漁翁是怎樣對付魔鬼的嗎?
(3)學生自選角色,自由組合,進行表演朗讀。
3.小結,體會漁翁的機智。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讀一讀這些詞語,并記一記。
疑惑 許愿 發(fā)誓 龐大 惡狠狠 披頭散發(fā)
撬去 說謊 魔鬼 金銀財寶 搖身一變
2.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漁翁和魔鬼》這篇課文,誰能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大家聽聽。
3.說說自己最喜歡的神話故事,并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學習會寫字,記憶字形。
1.將8個生字從字的結構上進行分類。
左右結構:瓶、披、狠、謊
上下結構:冒
半包圍結構:兇、龐
獨體字:叉
2.從構字特點看:
形聲字有:瓶,左聲右形;披,左形右聲;狠,左形右聲;謊,左形右聲。
學習兒歌幫助學生辨析形聲字:形聲字好識記,一半表聲一半表義,聲旁幫助記字音,形旁幫助辨字義。
3.挖掘一切積極因素,運用漢字特點和漢字規(guī)律進行識字。
(1)口訣記字形:冒,目字要站穩(wěn),(mào)字壓下來。
根據(jù)部件分析字形:瓶,左邊是“并”,右邊是“瓦”。
(3)對比記字形:“披”和“被”只是偏旁不同,可以放在一起來記。
三、指導寫字。
要注意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習慣,把字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1.學生介紹自己的寫字方法。(先對字進行觀察,再想一想該怎樣寫。)
(1)偏旁特點要抓住:
“扌”旁的字要寫得左窄右寬,如:“披”。
(2)筆順規(guī)則:
“兇”字的筆順是先寫里面的部分,再寫外面的部分:
(3)突出易錯部件:
“冒”字的字頭要寫得扁一些,不要錯寫成“曰”。
(4)注意容易寫錯的字:
“謊”字右邊不要多寫一點。
“瓶”字的倒數(shù)第二筆是“乙”。
2.教師在黑板上工整地板書,用自己寫的字來影響學生。
四、學生練習寫字。
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中誰的字寫得比較好,及時進行表揚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