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賦》教案
而當我們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半個盛唐。 二、蘇東坡 三、辛棄疾是落日樓頭,斷鴻聲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為狂人么?是不啼輕淚長啼血的悲鳥么?在那個崇尚享樂的年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賣弄詩文罷了,而你偏要獨上高樓,“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一邊是“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另一邊“香車寶馬香滿路”,而你,執意要做燈火闌珊處的伊人。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見,“一出好戲要有好的開頭,一堂好課要有好的開端”。要讓學生在一上課時就集中精力、神情專注進入狀態,自然地進入學習境地,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認為教師有必要在新課的導語上做精心的設計,以利于大面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情緒、注意狀態等,使教師的授課能象磁鐵一樣吸引住學生的心魄,使他們對所學知識產生新奇感,從心理上對學習產生探究性傾向,思維應運而生,并誘發他們對高層次學習的需求。我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最喜歡利用詩文名句來設計一些既緊扣課文又富有文化文學品味的新課的導語,能有益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他們能高效的接受知識,從而提高他們語文綜合素養。詩文名句是濃縮的精華,它們的內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盡的,設計導語時,恰到好處地運用一些詩文名句,不但能夠很快地渲染一種詩情畫意的典雅氣氛,而且能創設“先聲奪人”審美情境,讓課堂教學充滿詩情畫意的語文味,體現出鮮明的抒情格調,讓學生接受美的熏陶,這種熏陶不僅有利于語文學習本身,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心靈與人格的健康發育。例如在講《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時,我用了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詩句:“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這句哀婉凄美的詩句一下子使學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暫、青春的稍縱即逝,接著學生也很自然地跟著老師的思路去探討《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中的“美麗”,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美麗能跨越百年、得到永恒?閱讀課文后,學生也就被美麗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給的美形所累,而是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開不敗的美的偉大人格而深深感動。 “‘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檫肩而過。’老師喜愛畢淑敏這位女作家是因為我有一次看到了她作品中用了的這句話。”這是我上《我很重要》一文時用的一句導語。富有禪意、充滿哲理的語句一下子吸引了還在嬉笑的學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圣而莊嚴。他們對人生的思考的角度也就更深廣了。我發現不僅學生在學《我很重要》一文時很投入,而且課后對畢淑敏其它的作品也有所涉獵。他們在課前演講、作文甚至周記中也喜歡經常引用到這句話,表達自己對自然、人生、社會的認識和感悟。又如我在上《前赤壁賦》時,用了XX年被入選為國家優秀經典劇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臺詞來設計新課的導語。“人生‘最難耐的是寂寞,最難拋的是榮華,從來學問欺富貴,真文章在孤燈下’。這段話是今年已入選為國家優秀經典劇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臺詞。我認為它同樣可以用來概括蘇軾在黃州期間那段苦難而又不平凡的經歷。蘇軾因“烏臺詩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個流放罪犯的身份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渾身臟水,被人押著來到滿目荒涼的黃州,一代名人與魚蝦麋鹿為友,與樵夫漁民為伍,蘇軾感受到了有生以來從未有過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來到人們傳說中的古戰場赤壁,去寄情山水、憑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暫,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嬌.赤壁懷古》、《前、后赤壁賦》為他苦難多變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詮釋。那么今天就讓我來欣賞其中的《前赤壁賦》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這位大文豪的心路歷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