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
一、課文語讀
西班牙語為世界奉獻了兩部偉大不朽的巨著——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這兩部作品穿越了350年的光陰,隔著那曾被哥倫布征服過的茫茫大西洋遙遙對峙。前者刻畫了當時西班牙社會生活的廣闊圖景,表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具有進步意義的人文主義思想;后者虛構了一個叫做馬貢多的小鎮,描繪了在這個奇特的地方生活的布恩地亞家族百年的盛衰史,它把讀者引入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和最純粹的現實相互交錯的生活之中,不僅讓你感受到許多血淋淋的現實和荒誕不經的傳說,而且讓你體會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驚的情感,甚至有人認為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深刻得讓人覺得害怕。
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作。瑞典文學院在給加西亞·馬爾克斯的評語中說,作者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那個由他虛構出來的小鎮。從50年代末,他的小說就把我們引進了這個奇特的地方。那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跡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作者的想像力在馳騁翱翔:荒誕不經的傳說、具體的村鎮生活、比擬與影射、細膩的景物描寫,都像新聞報道一樣準確地再現出來”。
的確,在這部小說中,作者根據拉丁美洲血淋淋的歷史事實,憑借自己豐富的想像,描繪出了神話一般奇妙的世界;從小鎮馬貢多的建立、發展直到毀滅的百年歷程中,活靈活現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百年的興衰。馬貢多鎮很像是整個拉丁美洲的縮影。在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拓荒者如何翻山越嶺去尋找偉大的發明;吉卜賽人如何把“文明”世界的玩意帶到這個偏僻的小鎮;外國壟斷資本家如何侵入這個盛產香蕉的小鎮;本國獨裁政權如何勾結帝國主義者屠殺大批工人;人民群眾如何進行流血斗爭;最后,洪水、颶風和蟻群如何把這個小鎮化為烏有。
全書近30萬字,內容龐雜,人物眾多,情節曲折離奇,再加上神話故事、宗教典故、民間傳說以及作家獨創的從未來的角度來回憶過去的新穎的倒敘手法等等,令人眼花繚亂。但閱畢全書,讀者可以領悟出,作家是要通過布恩地亞家族7代人充滿神秘色彩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要求讀者思考造成馬貢多的原因,從而去尋找擺脫命運捉弄的正確途徑。正如作者在《拉丁美洲的孤獨》那篇演說中剖析了拉丁美洲孤獨的原因之后所說的:“面對壓迫、掠奪和歧視,我們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任何洪水、猛獸、瘟疫、饑饉、動亂,甚至數百年的戰爭,都不能削弱生命戰勝死亡的優勢!毙≌f的最后一句“遭受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恰好說明了作者的主導思想:孤獨的拉丁美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新的、團結的、朝氣蓬勃的拉丁美洲必將出現。
二、亮點探究
1.小說題目的含義是什么?
探究學習:加西亞·馬爾克斯花了18年的時間創作了這部長篇小說,并且在篇名上煞費了一番苦心!鞍倌辍笔鞘裁匆馑?作家說,那是為了表示年代的久長,也就是說,拉丁美洲人民被壓迫、被剝削的苦難歲月是漫長的!肮陋殹庇肿骱谓忉?作家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了這樣一句話:“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有了這樣的提示,讀者可以從作品中尋找到造成拉丁美洲孤獨的原因。
2.小說開篇名句“許多年之后,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探究學習:小說的開頭,是作家獨創的從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新穎的倒敘手法。短短的一句話,實際上容納了未來、過去和現在三個時間層面,而作家顯然是隱匿在“現在”的。在我們讀過的所有作品的開局中,這個開場白真可以算得上精巧神奇了,在這不動聲色的敘述中隱藏著一種深沉的悲涼和無可奈何的宿命感,卻又憑借著巧妙的時空交錯形成了巨大的懸疑。隨后,馬爾克斯用他那冷靜沉著的筆調為我們描繪出一個魔幻般的拉丁美洲,刻畫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孤獨者們,讓我們慢慢感受幸運和渴望,慢慢感受悲愴和荒涼。
3.課下結合對整部作品的閱讀,思考造成馬貢多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學習:從1830年至上世紀末的70年間,哥倫比亞爆發過幾十次內戰,使數十萬人喪生。本書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這方面的史實,并且通過書中主人公帶有傳奇色彩的生活集中表現出來。政客們的虛偽,統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等等都寫得淋漓盡致。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描繪了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盡管很多人為打破孤獨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由于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后均以失敗而告終。這種孤獨不僅彌漫在布恩地亞家族和馬貢多鎮,而且滲入了狹隘思想,成為阻礙民族向上、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作家寫出這一點,是希望拉美民眾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脫孤獨。所以,中浸淫著的孤獨感,其主要內涵應該是對整個苦難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現代文明世界的進程之外的憤懣和抗議,是作家在對拉丁美洲近百年的歷史以及這塊大陸上人民獨特的生命力、生存狀態、想像力進行獨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強的自信。
4.魔幻現實主義產生的原因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探究學習: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流派是逐漸地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它離不開拉丁美洲自然的、歷史的和社會的客觀條件。不少拉丁美洲當代著名作家認為,魔幻現實主義之所以在拉丁美洲繁榮昌盛,是因為“它適應和植根于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這種流派的創作手法,把觸目驚心的現實和迷離恍惚的幻覺結合在一起,通過極端夸張和虛實交錯的藝術筆觸來網羅人事、編織情節,以圖描繪和反映拉丁美洲錯綜復雜的歷史、社會和政治現象。這種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復現實為幻想而不失其真”的魔幻現實主義的顯著特點是:彌漫著濃重而強烈的神奇氣氛;具有鮮明的反殖反帝反封建反獨裁的進步傾向;善于借鑒、吸收和運用外來文化,并且結合本民族的習俗加以提煉、發展和融會貫通。如果說現實主義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那么魔幻現實主義就是社會的一面哈哈鏡。雖然它蒙罩著一層神秘的外殼,但通過它的折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光怪陸離的現實世界。
5.小說中明顯的魔幻現實主義寫法有哪些?
探究學習:加西亞·馬爾克斯遵循“復現實為幻想而不失其真”的魔幻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經過巧妙的構思和想像,把觸目驚心的現實和源于神話、傳說的幻想結合起來,形成色彩斑斕、風格獨特的圖畫,使讀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獲得一種似曾相識卻又陌生的感受,從而激起尋根溯源去追溯作家創作真諦的愿望。如本書寫外部文明對馬貢多的侵入,是現實的,但又是魔幻化了的:吉卜賽人拖著兩塊磁鐵“……挨家串戶地走著……鐵鍋、鐵盆、鐵鉗、小鐵爐紛紛從原地落下,木板因鐵釘和螺釘沒命地掙脫出來而嘎嘎作響……跟在墨爾基阿德斯那兩塊魔鐵的后面亂滾”;又如寫夜的寂靜,人們居然能聽到“螞蟻在月光下的哄鬧聲、蛀蟲啃食時的巨響以及野草生長時持續而清晰的尖叫聲”;再如寫政府把大批罷工者殺害后,將尸體裝上火車運到海里扔掉,那輛火車竟有200節車廂,前、中、后共有3個車頭牽引!
三、選題設計
1.對于大多數文學愛好者來說,和加西亞·馬爾克斯幾乎已成為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代名詞了。對此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研究一下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及其發展脈絡。
研究方法:
可以3—5人組成一個研究小組,分工合作,利用現有條件,或上網查詢,或到圖書館查閱,或拜訪有關專家學者,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礎上討論研究。
參讀書目:
(1)段若川《安第斯山上的雄鷹——諾貝爾獎與魔幻現實主義》,武漢出版社出版。
(2)吳健恒譯《拉丁美洲文學簡史》,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3)《外國文學手冊》,北京出版社出版。
(4)達·薩爾迪瓦爾著,胡真才、卞雙成譯《追根溯源——加西亞·馬爾克斯傳》。
2.尼采說孤獨者有三種狀態:神靈、野獸和哲學家。神靈孤獨,因為它充實自立;野獸孤獨,因為它桀驁不遜;而哲學家既充實自立又桀驁不遜。歷史上,許多偉人都是“孤獨”的,對此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研究一下“屈原的孤獨”或“魯迅的孤獨”。
研究方法:
(同上)
參讀書目:
(1)金開誠等《屈原集校注》,中華書局出版。
(2)曹堯德《屈子傳》,花城文藝出版社出版。
(3)《魯迅生平史料匯編》,天津人民出版社。
④許壽裳《我所認識的魯迅》,人民文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