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教學案
①二戰后西歐國家的和解 ②西歐各國間的分工合作
③西歐開始了一體化進程 ④西歐各國已結成經濟政治聯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a組合選擇題,可以用排除法。目前歐洲的合作還沒有發展成徹底的政治經濟聯盟,所以④錯。
22. “當我發表就職演說的時候,我提到一個需要談判時代,而不是對抗時代。……我們在世界上許多地區正在進行談判而不是正在對抗,在這些地區,對抗可能導致爆炸性的局面……現在,當我們環顧我們所處的世界時,我們發現美國已經不再處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薩斯城的講話》)尼克松認為需要談判而不是對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蘇爭霸,美國處于劣勢 b.歐日崛起,沖擊美國地位
c.改變策略,建立單極世界 d.中國振興,第三世界崛起
解析: c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經濟出現滯漲,歐洲出現聯合,日本經濟崛起,美國不得不調整對蘇聯的政策,采取守勢。
2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占領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國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圖將日本建成冷戰的前哨陣地。這一政策轉變
a.成為日本長期推行仇視中國政策的開端 b.促使美國承認美日平等伙伴關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 d.標志著冷戰在亞洲全面展開
解析:c日本長期仇視中國的開端應該早于1948年;美國不可能承認美日“平等伙伴”關系;標志冷戰在亞洲全面展開是朝鮮戰爭;所以排除a、b、d,選擇c。
24.下列對不結盟運動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是20世紀60年代由亞非拉新興獨立國家建立的國際政治集團
b其目的是為了謀求第三世界國家的獨立、主權和發展
c推動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d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起到了制約作用
解析:a 不結盟運動(non-aligned movement)是一個松散的國際組織,其成員國奉行獨立自主、不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個結盟的外交政策。不結盟運動定期舉行首腦會議。
25. 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通過的宣言指出:“現有的軍事集團正在發展成為越來越強大的軍事、經濟和政治集團,根據邏輯和它們的相互關系的性質看來,必然不時引起國際關系惡化。”這句話中“它們的相互關系的性質”是
a.互相妥協b.互相競爭c.互相合作d.互相對峙
解析:d 提取信息,結合所學:“現有的軍事集團”指的是美蘇兩國為首兩大軍事、政治集團,二者的關系是互相對峙。
26. 1974年,出任歐洲共同體執行主席的聯邦德國外交部長謝爾說道:“在‘九國’商談有關政治行動組織機構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張談判桌上,我們不能保證都有美國的座位。”這段話不能反映的是
a.美國的霸權地位受到了歐洲的挑戰 b.西歐國家政治經濟實力已經超過了美國
c.西歐在經濟上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 d.西歐在政治上力圖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