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高中語文教案 > 高一語文教案 > 普高教師教學用書第一冊 毛澤東詞二首

普高教師教學用書第一冊 毛澤東詞二首

普高教師教學用書第一冊 毛澤東詞二首

 

●課文鑒賞說明

沁園春  長沙

一、誦讀提示

1.結(jié)合欣賞毛澤東手跡展開誦讀

毛澤東手書的《沁園春·長沙》有一種氣韻貫注的流動美,風格瀟灑豪放。可以將誦讀與欣賞結(jié)合起來。

2.抓住關(guān)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要抓住“獨”“立”“洲”等點明人物、時間和地點的詞語,把握“看”和“憶”等起貫穿全詞作用的詞語,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加深對內(nèi)容的理解和領(lǐng)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chǔ)上,背誦全篇。

二、整體感知

1.寫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1925年。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fā)展。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湖南、廣東等地農(nóng)民運動日益高漲。毛澤東直接領(lǐng)導了湖南的農(nóng)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jīng)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這年深秋,毛澤東去廣州主持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期間,重游橘子洲,寫下這首詞。據(jù)《湖南全省第一次工農(nóng)代表大會日刊》載:“毛澤東先生……去歲回湘養(yǎng)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帶,從事農(nóng)民運動……后為趙恒惕所知,謀置先生于死地。先生聞訊,間道入粵。”

2.內(nèi)容大意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點明了時間、地點和特定的環(huán)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節(jié),我獨自一人站在橘子洲頭,望著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一個“看”字,總領(lǐng)七句,描繪了獨立橘子洲頭所見到的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大意是:遠望群山,重重疊疊的樹林點染如畫;近看滿江的秋水碧綠清澈,無數(shù)船只爭相行駛。仰視,雄鷹在天空中展翅高飛;俯看,魚兒在江水中輕快地暢游。宇宙中的萬物都在秋天里生氣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長。詩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jié)合,對照鮮明。這七句,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氣氛。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面對這一派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詩人思緒萬端,不禁問道:廣闊無垠的大地呀,誰才是主宰你消長興衰命運的真正主人呢?這一問道出了詩人的雄心壯志,表現(xiàn)了他的博大胸懷。

上片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大意是:就在這橘子洲上,曾經(jīng)和許多革命戰(zhàn)友聚會、游賞,度過了一段不平凡而有意義的歲月。詩人從上片的獨往舊地重游,自然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一個“恰”字,統(tǒng)領(lǐng)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大意是:那時候,同學們正當青春年少,意氣風發(fā),才華橫溢,激情奔放,敢說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指點評論,經(jīng)常在一起評論國家大事,寫出激濁揚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軍閥統(tǒng)治者看得如糞土一般。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中流”,江水中間。“擊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時初學,盛夏水漲,幾死者數(shù),一群人終于堅持,直到隆冬,猶在江中。當時有一篇詩,都忘記了,只記得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見《毛澤東詩詞鑒賞辭典》)遏,遏止,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認為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幾乎把飛快行駛的船只都阻擋住了;一種認為“浪遏飛舟”是“到中流擊水”的條件。如果按照后一種理解,這三句大意是:還記得嗎?當年我們一同到江心游泳,盡管風浪巨大,連船只行進也很困難,但我們這些人卻以同洶涌的急流拼搏為樂。這里以設(shè)問結(jié)尾,實際上是對“誰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片回憶了往昔崢嶸歲月,表現(xiàn)了詩人和戰(zhàn)友們?yōu)榱烁脑炫f中國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給出了“誰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敢于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

三、鑒賞要點

1.寫壯景,抒豪情

這首詞寫的是寒秋景物,卻毫無過去一般舊詩詞里的那種肅殺、感傷的“悲秋”情調(diào),詩人筆下的秋景是活潑、美好、壯麗的。原因在于越是寫山河的壯麗,就越能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詩人正是從這種不一致中突出了強烈的革命精神。當然,這里面也含有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2.對比手法的運用

詞中含有多種對比,使描繪的形象鮮明。如“萬山紅遍”與“漫江碧透”主要是顏色的對比;“鷹擊長空”與“魚翔淺底”,“指點江山”與“激揚文字”主要是動作的對比;“同學少年”與“萬戶侯”是于明處對比,“萬類霜天競自由”與人民的被壓迫(未在詞中點明)是暗含的對比。

3.極富表現(xiàn)力的語言

本詞用語精當、形象,極富表現(xiàn)力。如“萬”字寫出了山之多,“遍”字寫出了紅之廣,“漫”字寫出了江水溢滿之狀,“爭”字活現(xiàn)出千帆競發(fā)的熱鬧場面。用“擊”而不用“飛”,準確地表現(xiàn)了鷹的矯健身姿;用“翔”而不用“游”,精當?shù)孛枥L出游魚在水中輕快自如、像鳥一樣盤旋的神態(tài)。

采桑子  重陽

一、誦讀提示

這首詞寫的也是秋景秋情,但沒有嘆老悲秋的調(diào)子,而是贊美秋天的壯美景色,抒發(fā)詩人的壯志豪情。全詞營造了極為壯闊的意境,誦讀時,要注意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diào),讀出雄健豪邁的氣勢。

二、整體感知

1.寫作背景

“重陽”,陰歷九月初九,古人以九為陽數(shù),故稱九月初九為重陽節(jié)。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陽節(jié)。這年5、6月間,紅四軍攻占龍巖,蔣介石組織兵力會剿紅軍,紅四軍主力配合當?shù)赜螕魬?zhàn)爭,9月21日,攻占上杭,擊敗敵人的會剿。此時毛澤東已經(jīng)離開紅四軍的領(lǐng)導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農(nóng)村,一面養(yǎng)病,一面領(lǐng)導地方土地革命斗爭。這年10月11日,毛澤東來到上杭,這時的閩西山區(qū),黃色的野花競相開放,毛澤東面對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這首詞。

2.內(nèi)容大意

上片以對人生的感悟開始,“人生易老天難老”,這是從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轉(zhuǎn)化而來的。意思是人因有情人易老,天因無情天難老。人生本來就短暫,再加上世事蹉跎,難免生出無窮感慨。但寒來暑往,“歲歲重陽”,自然界卻從不會因為人事變化而改變它的運行規(guī)律,年年的重陽節(jié)都會如期而至。“今又重陽”,重陽是賞菊花的日子,看到上杭野外的菊花盛開,想到這里剛剛是充滿硝煙的戰(zhàn)場,詩人不禁感慨今年的重陽節(jié)不同于往年,“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連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洗禮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雖然已經(jīng)離開了紅四軍的領(lǐng)導崗位,但是紅四軍的勝利仍然極大地鼓舞了他。

下片從四季的變化寫起,斗轉(zhuǎn)星移,四時更迭,又是一年秋風起,“不似春光”。春天有和煦的春風拂面,而秋天不同,它“勝似春光”。這里可以使人想起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因為秋風比春風更強勁,秋景比春景更壯闊。“寥廓江天萬里霜”七個字活畫出了一幅宏闊的江天萬里的秋景,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開闊的革命情懷。

三、鑒賞要點

這首詞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恢弘開闊的藝術(shù)境界。詩人從大處著眼,從人生感悟落筆,擺脫了個人的榮辱得失,站在歷史的、宇宙的、人類的高度抒發(fā)一個革命者的壯志豪情。醞詞用字都非常大氣,比如,“寥廓江天萬里霜”,一個“霜”字就包含了豐富多彩的畫景,它既指“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霜葉,也指“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霜天。這樣的秋景比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樹生花,群鶯亂飛”來,實在是別有風致。

●解題指導

一、這道題主要是提醒學生鑒賞詩詞一定要朗讀。詩詞的朗讀背誦可以通過抓住關(guān)鍵詞語,理清思路的方法,加強記憶。如《沁園春·長沙》中的“立、看、悵、問、憶、記”這些動詞具有貫穿全詞線索的作用:通過“立”“看”等詞寫出江山的壯麗和萬物的自由自在,這些是明寫;通過“悵”“問”等詞暗寫出國內(nèi)外反動派的飛揚跋扈,廣大人民的災難深重。再由此回憶起曾一起并肩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激起了革命者的歷史責任感。抓住這些詞語后再背誦全詞就容易多了。這兩首詞都是通過描寫秋天的壯麗景色,表達了詩人改造舊世界的壯志豪情。

二、這道題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抓住詩歌的主要意象來把握內(nèi)容大意。上片通過寒秋、霜天(氣候),萬山(層林盡染),湘江(碧透、百舸爭流),飛鷹、游魚(萬類競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詞人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注和對當時革命形勢的深切感受。下片寫了意氣風發(fā)、揮斥方遒的同學少年,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的同學少年,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同學少年;表現(xiàn)了詩人和他的戰(zhàn)友們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派,改造舊世界的革命戰(zhàn)斗精神。

三、詩歌欣賞是一種個性化行為,讀者對詩歌的理解多有不同,喜愛它的原因也不同。這道題主要是調(diào)動學生個性化的生活體驗,幫助他們欣賞詩歌。答案可以各不相同,但教師應引導學生聯(lián)系古今中外的其他文學作品,在參照對比中提高鑒賞能力。答案參見“課文鑒賞說明”。

四、秋天,在許多古代文人筆下都出現(xiàn)過,而且大多是以凄清、蕭條、落寞的情態(tài)出現(xiàn),“悲秋”是常見的感情基調(diào)。這道題主要意圖是,一方面讓學生搜集與秋天有關(guān)的古代文學作品,增加閱讀量,開闊視野;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對比,理解毛澤東詩詞的藝術(shù)特點。學生可以讀寫結(jié)合,自由發(fā)揮。

●教學建議

一、本單元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欣賞、品味新詩,進而能對詩歌作出正確的評價。這一課的教學也不例外。毛澤東的詩詞內(nèi)容是現(xiàn)代的,但形式卻是傳統(tǒng)的,這一特點在教學時要注意。

二、做好預習。要求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讀準字音,并把字面的意思讀懂,在課堂欣賞時應該不再有文字障礙。

三、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通過創(chuàng)作背景的介紹,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詞的主旨,體會作者的革命精神。但欣賞中不必搞字字對照,句句落實。如“糞土當年萬戶侯”,在當時有許多事件可以印證,如1915年袁世凱稱帝,毛澤東曾印發(fā)反袁小冊子,開展斗爭;1916年直接組織和領(lǐng)導了驅(qū)逐軍閥張敬堯出湖南的運動等。不必給學生一一比照,理解要寬泛些。

四、詩歌教學要注重形象性,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手段展開教學內(nèi)容,還可以讓學生欣賞毛澤東手書的《沁園春·長沙》《采桑子·重陽》。要組織學生反復誦讀,把握住關(guān)鍵詞語,迅速熟讀成誦,在吟誦中體味詞的意境。

●有關(guān)資料

一、《沁園春·長沙》賞析(向明)

萬山紅遍 一派壯麗秋景

從美學上講,崇高美表現(xiàn)于外在方面,體現(xiàn)為高大、遼闊、巍峨、宏偉等壯麗景象。德國哲學家康德把崇高分為兩類:數(shù)學的崇高,如高山的體積;力學的崇高,如暴風雨的氣勢。俄國著名文藝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也說:“一件事物較之與它相比的一切事物要巨大得多,那便是崇高。”孔子也把“大”與崇高聯(lián)系起來,贊嘆:“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這種巍峨、博大、壯闊的崇高美,在毛澤東詩詞中,以對山川景物的描繪體現(xiàn)得最為鮮明。《沁園春·長沙》就是其中最優(yōu)秀的篇什之一。

這首詞上半片著重寫景。“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一開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長天的廣闊背景之中。同時也把讀者帶進了一個高遠的深秋境界里。遠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作者不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楓林,也可能聯(lián)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黃櫨,和祖國無數(shù)山岳中由綠變紅的烏柏、水杉、槭樹、槲樹、黃連木……那一重重山,一層層樹,讓自然之神彩筆一抹,暈染得一片嫣紅,比二月笑放的春花還要艷麗,比六月飄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觀:“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腳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瑩,如碧綠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渡,靜中有動,生氣勃勃。仰視,“鷹擊長空”,萬里無云的秋空,雄鷹奮振健羽,自由飛翔。俯瞰,“魚翔淺底”,因透明而清淺見底的江里,魚群擺動鰭尾,任意遨游。作者以短短四句詩,描繪出一幅立體的寥廓萬里、絢麗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當代著名的嶺南畫派大家關(guān)山月濃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圖。不愧為“驅(qū)山走海置眼前”(李白《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咫尺應須論萬里”(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的大手筆。它與作者的另一首詞《沁園春·雪》所描繪的“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均是雄奇?zhèn)惖娜笆斤L景畫。

風華正茂 一段崢嶸歲月

崇高美表現(xiàn)于內(nèi)在方面,則為偉大高尚心靈的反映。古羅馬的朗吉弩斯在《論崇高》一文中,就提出崇高是“偉大心靈的回聲”。這首詞的下半片著重抒情,正是這種偉大心靈回聲的抒發(fā)。這種抒發(fā),首先是通過回憶引出的。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作者想起曾和當年的同學和朋友,在橘子洲一帶散步,游泳,暢論天下大事的情景,回憶起那一段難忘的崢嶸歲月。

這首詞寫于1925年深秋。大約是在毛澤東同志離開湖南前往當時革命活動的中心廣州時所寫的。毛澤東同志從1911至1925年,曾數(shù)度在長沙學習、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這期間,國內(nèi)外發(fā)生了許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俄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等,都是影響世界形勢的巨大變革。這樣的歲月,如歷史群山中聳峙的一座又一座崢嶸的高峰。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在這崢嶸歲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學如蔡和森、何叔衡、張昆弟等立志救國的知識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意氣風發(fā),熱情奔放。詩人巧妙地化用了《莊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的意境,來形容新時代的青年從舊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自由奔放的胸襟。(揮斥,自由奔放的意思。方遒,正當旺盛有力的意思。過去有人解釋“揮斥”為批判駁斥,“方遒”為專家權(quán)威,是不準確的。)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是對“崢嶸歲月”“揮斥方遒”的進一步具體化。面對“萬山紅遍”的美景,他們既贊嘆錦繡河山的壯美,又悲憤大好河山的沉淪。于是,發(fā)表激濁揚清的文章,抨擊黑暗,宣揚真理,鄙視當時的“萬戶侯”──軍閥如糞土。在這一時期,毛澤東同志在長沙組織了湖南學生聯(lián)合會、新民學會,開辦了平民夜校、文化書社和湖南自修大學,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領(lǐng)導了驅(qū)逐張敬堯等軍閥的活動。特別是創(chuàng)辦《湘江評論》,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為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在湖南地區(qū)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這些既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具體內(nèi)容,又是寫作這首詞的時代背景。了解這個背景,有助于我們進一步體會詞中閃耀著的革命者崇高心靈的美的光芒。

中流擊水 一腔拿云心事

“少年心事當拿云。”(李賀《致酒行》)詩人和同伴們的拿云心事,從“攜來百侶曾游”到“糞土當年萬戶侯”,可說是直抒胸臆,盡情傾吐,如長江大河,滔滔而下,氣勢磅礴,痛快淋漓。在結(jié)尾時“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則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壯志。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一種解釋認為“擊水”為游泳,在激流中奮臂劃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擋了飛速前進的船舶。我總感覺這一意境與作者贊揚“百舸爭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傾向于“中流擊水”即“中流擊楫”的轉(zhuǎn)化。《晉書·祖逖傳》:祖逖“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后來“中流擊楫”就成了立誓復興祖國的代詞。在這里正表示詩人要在新時代的大潮里,乘風破浪,鼓槳前進,立誓振興中華的壯志豪情。使人讀后仿佛聽到了一顆愛國愛民的赤心,在怦怦躍動,從而感受到一種偉大胸懷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國古典詩詞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很講究情與景的交融。劉勰說:“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龍》)謝榛說:“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以數(shù)言而統(tǒng)萬形,元氣渾成,其浩無涯矣。”(《四溟詩話》)這首詞較好地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片雖著重寫景,卻處處景中寓情。“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詩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萬山紅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xiàn),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作者對自由解放的向往與追求。“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感嘆,則由寫景直接轉(zhuǎn)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片的抒情樂章。

下半片雖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將無形的不平凡的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的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沁園春·長沙》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jīng)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它不僅使我們得到欣賞壯麗秋景的藝術(shù)享受,也使我們從詩人昂揚熾烈的革命情懷中,汲取奮發(fā)前進的信心和力量。

(選自《毛澤東詩詞鑒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有刪節(jié))

二、《采桑子·重陽》賞析(周振甫)

上片“人生易老天難老”,這句從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句轉(zhuǎn)變過來,引出天是無情天難老的意思,毛澤東在1949年4月里作的《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南京》里,引了李賀這句話:“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沒有提到“人生易老”,為什么在20年前的1929年提到“人生易老”呢?原來毛澤東在領(lǐng)導1949年的革命時,一切都很順利,沒有“人生易老”的感覺。在1929年領(lǐng)導革命,即在龍巖召開的紅四軍第七次黨代表大會上,他的意見不被多數(shù)同志所接受,他未能當選為前委委員,離開了紅四軍的領(lǐng)導崗位,因而感到要把紅四軍領(lǐng)導到正確的革命路線上來,是非常緊迫的任務,要說服同志接受自己的正確意見,進行思想改造,才能開展革命。因而產(chǎn)生“人生易老”的感覺,覺得這個革命工作的緊迫感。在這年12月,毛主席已經(jīng)說服了不同意見的同志,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上作的決議:《關(guān)于糾正黨內(nèi)的錯誤思想》,列舉“關(guān)于單純的軍事觀點”“關(guān)于極端民主化”等,主要的當是“關(guān)于單純的軍事觀點”,如:①認為軍事政治二者是對立的;②認為紅軍的任務只是單純地打仗的;③把政治工作機關(guān)隸屬于軍事工作機關(guān);④忽視宣傳隊的重要性等等。這些錯誤思想不糾正,會影響革命。因而使他離開了紅四軍的領(lǐng)導崗位,產(chǎn)生了“人生易老”的感覺。但他的革命精神還是昂揚的,所以說:“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年年有個重陽節(jié),今天又是重陽節(jié),看到上杭野外的黃花競開,感到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重陽是賞菊花的節(jié)日。所以欣賞野外的黃菊花。上杭是紅四軍戰(zhàn)勝攻取的地方,在這句里既有重陽賞菊的情趣,更有慶賀勝利的意味。這也說明毛澤東雖然離開了紅四軍的領(lǐng)導崗位,對革命勝利的感情還是很熱烈的。

下片:“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下片聯(lián)系上片,上片寫“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聯(lián)系重陽節(jié)賞菊,聯(lián)系“戰(zhàn)地”的革命勝利。所以說秋光不似春光,勝似春光。這里使人想起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就是“不似春光,勝似春光”了。《秋詞》又說:“山明水凈夜來霜”,山怎樣明?黃庭堅《登快閣》“木落千山天遠大”,秋天葉落以后山明天遠大,就感“寥廓江天萬里霜”,寫出秋天開闊的景象。

這首詞,上片暗用“天若有情天亦老”而加以變化,說成“天難老”,這是變化的引用格,配上“人生易老”作映襯,襯出要加緊從事革命的意義。疊用“重陽”是復疊格。在這個復疊里,含有“今又重陽”,與從前的重陽不同,不同在“戰(zhàn)地”賞菊的慶祝勝利,含有進一步的層遞格。下片的“不似春光。勝似春光”,也是復疊格及層遞格。這個“勝似春光”,又含有引用《秋詞》的引用格。“寥廓江天萬里霜”,是模狀格。這首詞,毛澤東在離開紅四軍的領(lǐng)導崗位后,還寫出這樣的革命激情,還一反悲秋的調(diào)子,贊美大好秋光,寫出極為開闊的境界,具有崇高的革命精神,這是難能可貴的。

(選自《毛澤東詩詞欣賞》,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年版。有刪節(jié))

普高教師教學用書第一冊 毛澤東詞二首 相關(guān)內(nèi)容:
  • 滕王閣序 教學設(shè)計示例(二)

    教學目標 1.了解駢文的兩大特征——對偶與用典。 2.學習體會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及其表達方式。 3.背誦全文,積累文化知識。教學重點 1.理解本文用典的內(nèi)涵。 2.熟讀本文直至背誦,感受文章的內(nèi)容美和形式美。...

  • 滕王閣序

    教學目標 1.了解駢文的文體特點。 2.學習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3.了解相關(guān)文言知識及文學典故。 4.積累“故”、“盡”、“屬”、“即”等實詞義項,“且”、“矣”等虛詞的用法。 5.學習本文情景交融的寫法,理解作者復雜的感情。...

  • 《諫太宗十思疏》教學設(shè)計簡案

    教學目的: 1. 理清文脈,背誦全文。 2. 掌握文中掌握文中基本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 欣賞作者循循善誘的勸諫藝術(shù)。 4. 領(lǐng)悟“十思”的現(xiàn)實意義。教學重點: 1.誦讀-領(lǐng)悟-背誦全文。 2.掌握文中基本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 諫太宗十思疏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本文先設(shè)喻明理,然后據(jù)事發(fā)揮,最后引發(fā)出主題的論證思路。 2.學習本文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 3.掌握文中實詞、虛詞和語言現(xiàn)象、句式特點。 4.認識“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在當時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鑒意義。...

  • 《寬容》序言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過歸納、總結(jié),理解“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義;理解故事中“先驅(qū)者”、“守舊老人”、“無知的人們”三種形象的典型意義。...

  • 《我與地壇》(節(jié)選)自讀教學設(shè)計

    自讀導言 1.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脈絡線索。 3.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 (解說:史鐵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說,均貫穿一點,就是“對生命的解讀”,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鐵生散文的代表作。...

  • 我與地壇(節(jié)選)

    教學目標: 1.欣賞作者筆下地壇寧靜肅穆、生機盎然的美,體味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 2.體味母愛的深沉偉大,理解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 3.品味文章深沉綿密的語言特色。教學重點: 1.欣賞作者筆下地壇的美。...

  • 《黃鸝》教學設(shè)計簡案

    教學目標: 體會文章由敘事到說理的自然過渡。 分析評價本文的哲理。 揣摩欣賞文章精彩的語言片斷。教學重點: 1.分析評價本文的哲理。 2.揣摩欣賞文章精彩的語言片斷。...

  • 高一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区人人爽人人都喜欢人人都有 | 老司机99久久99精品免费播放 | 日本免费不卡一区二区 | 久久中文骚妇内射 | a天堂中文在线观看 | sss海量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欧美成人 | 日本美女久久久 | 亚洲第一精品网站 | 久操91 | 成人av一区 | 老师课后辅导乳揉搓H在线观看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麻豆 | 精品国产天线2024 | 色欲av久久无码影院色戒 | 极品教师高清免费观看 | 日本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无遮无挡爽爽免费毛片 |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 91影视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小说 |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 国产三区四区五区在线播放 | 涩涩网站大全 | 麻豆啪啪| 国内自拍偷拍视频 | 成人亚洲a片v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摸天天操天天干 |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无av | A级毛片100部免费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色 |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久久 |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 国产一级淫片a级在线播放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喊 |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又粗又黄又爽的A片精华 | 91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 | 东方aⅴ免费观看久久av | 欧美一级无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