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遭遇(節選)
以上曲折的情節,突出表現出人物命運的不幸。
(2)本文中,索科洛夫的命運是悲慘的在向陌生的“我”口述自己的經歷時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通過他的講述能概括出他的性格特點嗎?
解析:索科洛夫飽受戰爭痛苦,他的敘述始終是感傷的,然而又流露出逆來順受,幾近麻木的心情。他忠厚樸實,在苦難中堅忍不拔,受盡摧殘而心地依舊善良。
(3)閱讀本文可知:索科洛夫領養凡尼亞部分寫得特別詳細?這是為什么?
解析:這部分是索科洛夫情感變化的重要轉折,是索科洛夫從戰爭創傷中走出來的重要契機。兩個飽受戰爭創痛的人就像被颶風卷到一起的樹葉,凡尼亞是索科洛夫余生的精神慰藉。
(4)索科洛夫用善意的謊言“騙”來兒子,請結合具體描寫說說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解析:索科洛夫這樣做是出于同情和愛。出于對家庭生活的向往。
(5)最后一節中,凡尼亞舉手向“我”告別時,“仿佛有一只柔軟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我”為什么不想讓孩子看到眼淚?
解析:讀懂了索科海味人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節文字的震撼力。在戰爭中,最不幸的還不是失去生命的戰士,而是無助的孤兒寡婦。凡尼亞是戰爭孤兒,小小年紀的他還不明白命運的悲慘,不明白戰爭的苦難,不理解別人的同情和憐憫,因此,也不會理解索科洛夫的房東女人為什么哭。索科洛夫的悲慘遭遇震撼了讀者的心靈,而凡尼亞的揮動小手觸動了有良知才的悲憫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愛,就越發顯出戰爭的殘酷。“我”不想孩子看到經歷戰爭的人的眼淚,是不想讓孩子知道這樣的痛苦,不想讓他知道真相,讓不幸的兒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說到這里實際上已經變為作者在抒發心愿:呵護孩子們的幼小心靈,為了他們不再成為孤兒,為了他們不再經歷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