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三大自然區》
【教學重點】三大自然區的空間范圍及各自然區的主要特征。
【教學難點 】三大自然區的界線和相關重要地理界線的關系。
【教學過程 】
〖導入 〗中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復雜多樣,如果需要根據自然特征,將我國的陸地部分劃分為少數幾個區域(例如3~4個),你會怎樣劃分呢?
〖教師總結〗根據學生的回答,注意總結學生的劃分標準,劃分方案的合理性等。
〖過渡〗要研究一個廣泛的區域,對其進行合理的劃分常常是非常重要的。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但在這個整體的內部存在明顯的差異,其實我們在低年級學習地理時就已經了解了一些區域劃分的實例。例如我國地勢的三大階梯、我國的溫度帶、我國的干濕區的劃分等。
以上都是按照某一個自然要素進行的研究,相對來說很容易根據這個指標劃分成少數幾個區域。例如,如果只按照成績來劃分全班學生,我相信大家都能很快將全班分成幾個集團。(如以60分為界,就可以劃分成兩部分,當然還可以繼續細化)
〖提問〗很顯然,僅僅以成績來劃分,這是很不合理的。如果要你根據全班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成績來劃分,你會采用哪些標準呢?
〖討論〗正如上面的過程一樣,我們要把中國這么大的區域進行自然區劃,也需要同時考慮很多的自然因素。地理學家已經參考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因素將我國進行了自然區劃,請同學們看“中國三大自然區”圖,思考問題:
(1)這種劃分結果的依據是什么?你認為合理與否?
(2)我國三大自然區劃大致包含的范圍是什么?它在哪些地方和我們以前了解的地理界線大致相同?你所在的地區屬于這里的哪個自然區?
〖活動〗組織學生回答以上問題。閱讀教材相關內容,將學生分三組完成下表:
比較三大自然區的特征及差異
自然區 | 東部季風區 | 西北干旱、半干旱區 | 青藏高寒區 |
范圍 | |||
地形 | |||
氣候 | |||
水文 | |||
植被 | |||
土壤 | |||
人類活動 |
〖課后練習〗
根據已學知識,在空白的中國地圖上繪制出我國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思考這種劃分方法和三大自然區的劃分有什么不一樣。
完成下列表格:
我國地形、地勢特征及分布
界線 | 范圍(主要地形區) | 平均海拔 | ||
第一級階梯 | ||||
第二級階梯 | ||||
第三級階梯 |
我國溫度帶的分布
溫度帶 | 范圍 | ≥10ºC積溫 | 農作物熟制 | 主要農產品 |
寒溫帶 | ||||
中溫帶 | ||||
暖溫帶 | ||||
亞熱帶 | ||||
熱 帶 |
我國干濕區的分布
干濕區 | 干濕狀況 | 分布地區 | 植被類型 | 農業類型 |
濕潤地區 | ||||
半濕潤地區 | ||||
半干旱地區 | ||||
干旱地區 |
教案點評:
教學設計過程將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和將要學習的知識巧妙結合。導入 方式合理。由于有效引導學生復習已學知識,加強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相互關系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