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魯教版中考政治知識點復習2
第三課
1. 為什么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
答:改革開放以來,百姓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遷,我國人民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由溫飽到總體上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我國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2、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它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盡快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答:(1)經濟力和科技力是綜合國力中的決定性因素。
(2)經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實行改革開放。
科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提高科技水平。
3、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領導核心?
答:中國共產黨能夠成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力量,源于她的先進性。她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謀求民族的獨立和復興、國家的繁榮和富強、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4、什么是三個代表?
答:三個代表指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黨領導人民實行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從黨的奮斗歷程中我們可得出哪些結論?
答: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的主要原因有哪一些?
答: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實行改革開放;堅持黨的領導,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7、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第四課
1、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為什么要堅持這一制度?
答:(1)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2)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且發展不平衡。與這一基本國情相適應,我們國家必然要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這一制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凡是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2.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是什么?為什么要堅持這一主體?
答:(1)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居于主體地位。(2)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國家引導、推動經濟發展的基本力量,是實現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證。發展壯大公有制經濟,特別是國有經濟,確保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實現共同富裕,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發揮了關鍵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