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三輪熱點專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凸顯民生亮點
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明年的經濟工作必須做到五個“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增強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XX年12月07日新華網)如果對這五個“更加注重”的內涵進行比較分析的話,那么不難發現這樣一種內在的邏輯關系:其它四個“更加注重”,其實都是緊緊圍繞“改善民生”這個中心任務和最終目的服務的。筆者以為,這個思想在這次會議上顯得尤為突出,形成了一個令人期待和倍受鼓舞的亮點。
本次會議特別鮮明地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而這種理念的提出,再次充分體現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本質。這是因為,發展生產力也好,引領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也好,只能是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終的目的,還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把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經濟建設等各項工作的各個環節。
如何改善和保障民生這個最終目的的實現?這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的經濟工作主要任務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在此,筆者稍微歸納一下這次會議重點提出的有關保障民生問題的有關內容,以加深對注重民生這個核心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提高宏觀調控水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切實加大對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對“三農”、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節能環保等方面和中小企業、居民消費、欠發達地區支持力度,支持重點領域改革。
——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要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積極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讓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夯實“三農”發展基礎,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增加涉農補貼規模,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鞏固農產品保障供給能力、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完善農業補貼和價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農產品價格基本穩定,提高主要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格水平。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和活力,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對經濟服務功能;進一步優化所有制結構,完善市場競爭機制,增強非公有制經濟和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增加就業、發展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維護社會穩定,要把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作為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部分優撫對象待遇水平,深入扎實地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各項工作,等等。
顯而易見,中央在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的六大任務時,可以說在每一項具體任務中,無一不是圍繞“民生”這個核心問題而展開的。為了保證這些重大民生問題能夠得以落實,中央提出:要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對鋪張浪費,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