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七下18
討論歸納:作者熱情洋溢地贊頌了鄧稼先為國家、為民族建立的功勛,表達了對鄧稼先的崇敬之情。
3、 從文章中找出直接贊美鄧稼先的語句?
討論明確:第一部分最后一小節,第二部分最后兩小節,第三部分九、十小節,第四部分最后一小節,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時代的歌,第六部分。
四、以第三部分為例,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好處:
找出九、十兩小節中的關鍵性詞語,說明這些詞語各概括了這一部分的哪些內容,這樣表達思想感情有什么好處?(討論2—3分鐘)
歸納:(1)中國“傳統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贊美鄧稼先“忠厚平實、真誠坦白、樸實”
(2)“奉獻精神”、“理想黨員”——概括鄧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沒有私心”。
五、質疑問難:(3分鐘)
六、合作探究:
1、 作者在敘述鄧稼先氣質品格時,為什么要提到奧本海默,他們各自的特點怎樣?
討論明確:運用對比,更突出鄧稼先的奉獻精神,烘托他“中國人”的氣質品格。 鄧稼先:“忠厚平實、真誠坦白、樸實,最沒有私心,最不要引人注目”; 奧本海默:“一個拔尖的人,鋒芒畢露”
2、 文章第四部分并未直接寫鄧稼先的光輝事跡,可否刪去,為什么?
討論回答:不能。
(完全靠自力更生創造而成)
七、說話訓練:
1、你認為鄧稼先的哪些品質值得我們終身學習?(圍繞“愛國、奉獻、純樸忠厚等談)
2、 對鄧稼先的照片,你想對他說些什么?(提示:今天,我們的科學技術有突飛猛進的發展,“神州五號”飛天成功,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飛天夢圓,面對早已長眠于地下的鄧稼先,我們應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努力學習的熱情)
八、形成性測試:
1、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爆炸的時間?
2、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準確的描述了鄧稼先的一生,它最早是用來評價誰是,你還能舉出類似精神的人物嗎?
3、我國除了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以外,還研制了哪些重大的科研成果?你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尋找資料,與同學交流,并整理歸納。
九、 總結課文:
(一)、深刻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記敘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評傳,而是以民族文化為背景,以民族情結,私人友愛為基調,用平實質樸的語言敘寫了一個淳樸謙遜的科學工作者的奮斗歷程。同時文中還插入了幼兒讀本、詩歌電報書信等內容,抒發了對鄧稼先的贊頌之情。本文作為一篇回憶性散文,可以說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題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華文化,就能孕育像鄧稼先這樣的優秀兒女,也正是因為有了鄧稼先一類的杰出人物,我們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寫作特色
1、樸實無華、平白流暢的語言風格,結合長短變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蘊含了深厚的情感,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橫式結構法”,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優秀品質,六個部分各有各的重點,同時又連成一個整體。
十、作業: 課后練習:三、四
板書:鄧稼先---愛國、奉獻、忠厚平實、真誠坦白、樸實、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