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們畢業》說課稿(精選2篇)
《明天,我們畢業》說課稿 篇1
《明天,我們畢業》是義務教育朝鮮族學校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是以“告別童年”為話題選材和編寫的教學內容。本單元收錄的這幾篇課文都展現了成長過程中的精彩片段,體現了成長中對美好往事的眷戀。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①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會用“天真爛漫”造句。②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部分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③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同學們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
教學重點:識字、詞語,朗讀教學。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同學們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
為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我是這么設計這堂課的。
一、在教師的教學方式上
新課程倡導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學生學習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是學習知識的激發者,這節課中為做好教師角色的轉換。
首先,讓學生收集大量有關贊美老師的語句,課前活動時交流,醞釀對老師的崇敬之情,為學好本課打好基礎,也為上好本節課準備第一手資料。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提出問題,組織小組學習,自由讀、指名分節讀、小組讀、默讀和感情讀等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
二、在學生學習方式上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讀為主線,在讀中識字、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感悟。學生在自學、討論中反復品味,達到教學目標。
總之,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努力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做到“三維目標”的統一,取得最佳效果。
《明天,我們畢業》說課稿 篇2
以下是關于《明天,我們畢業》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
教材解讀:
《明天,我們畢業》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最后一篇講讀課文。
本單元是以“師恩難忘”為話題選材和編寫的。本單元收錄的這幾篇課文都展現了成長過程中的精彩片段,體現了成長中對美好往事的眷戀。
《明天,我們畢業》這篇課文,作者通過對6年學習生活及成長經歷的回顧,以抒發濃濃的眷戀之情,內容真實,感情真摯。文章的語言樸質優美,運用了豐富的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敘述細致有序,形象生動鮮明,有力地表現了主題。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①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②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部分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③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同學們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
教學重點:理解題目濃縮六年來的最美好的回憶和最美好的感情。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較多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排比等,體會同學們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
設計理念:依托教材,找準讀與說、讀與寫的契合點,以情動人,課堂做到既發展學生語言,又能營造一個情感共生的課堂。
教學目標:
(1)理解文路,把握“眷念”這一條中心線索:離別母校,作者心中有剪不斷的眷戀之情,說一說
作者心中牽掛的都有些什么?
校園里誘人的一切——五彩斑斕的校園生活——老師的深情教誨
(2)深切體會離別感恩情。臨別之際,除了眷戀,作者心中還有一份深深的感恩之情,虔誠的贊美之歌在這時響起,火熱的詩句如涌泉在心頭涌起。結合課文
(3)喚醒自我體驗,訴說屬于自己的一段真情故事
(4)我手寫我心,表達心中難舍的依戀(贊頌老師之歌,回顧溫馨同學友情……
教學預設及相關的教學策略:
一、情感預熱,初讀感知
此環節我想用一段深情的導語,學生所熟悉的校園環境切換以及舒緩的音樂融合喚起對即將離別母校生活的回憶。
二、定格文本鏡頭,再現多姿的校園生活
出示課文中不同的場景畫面。提問:“你從哪個場景中找到了自己快樂的往事?”
1.組織交流
2.除了這些場景,你的腦海里還珍藏了那些難忘的美好事物?
3. 六年里,這么美好的畫面真是太多太多了,他們組合在一起多像…..出示:“六年的學習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
4.提問:“你從五彩斑斕”中讀懂了什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 學生比賽朗讀課文第3-4小節。
[此處設計我努力要做到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對教材有所取舍,讓學生捕捉每一個場景,通過有創意取名、朗讀品味感悟等手段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意地學習。而不是一概從頭到尾,細細給學生“梳理一回”。
三、移情體驗,補白情境,訴說屬于自己的真情故事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語境動動筆。此處注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發展語言,注重創造。讓學生創造性地彌補課文空白。]
組織交流,指導朗讀和仿寫:
1)“是您, ”
2)“您是, ”
四、我手寫我心,表達心中難舍的依戀
丁雪飛 老師在畢業臨行前想為他的老師做些什么?
1.你想送你的老師哪首歌?齊唱《每當走過教師的窗前》
2.學生把各自火一樣的詩句寫在賀卡上,下課送給自己喜愛的老師。
[這部分主要是促進孩子對老師感情的再次深化,同時,讀寫結合,提高孩子真情表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