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套教案:祁黃羊
附錄4:寫寫你想對這位大公無私的將軍說什么,用自己的語言贊一贊他。
以下是學生課堂上的練筆:
四(2)費杰
古代有位祁黃羊,
征戰沙場腿得病。
舉薦能人替自己。
外舉不避仇,
內舉不避親。
留得功名傳百世,
百年之后人人夸。
古今美名揚(彭元)
鐵面無私包青天,大公無私祁黃羊,
憂國憂民為大局,千古美名至今傳。
趙陳聰
晉國有位猛將軍,憂國憂民保天下。
精忠報國騁沙場,腿落毛病仍思國。
舉薦仇人不怕責,舉薦親人不畏言。
一心報國君安心,出以公心真君子。
葛軒
從前有位大將軍,憂國憂民為國家。
仇人親人不管他,只要軍事才能高。
謎語:陳孫勤
晉國有個大將軍,舉薦人選重才能。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做事講公心。
猜猜他是誰。
葛望
英勇善戰在沙場,憂國憂民憂國家。
舉薦能者效國家,為兵更為國著想。
附錄5:祁黃羊是春秋時晉國的一位品格高尚的大臣,為人正直公正。祁午是他的兒子。
黃羊,名祁奚,黃羊是他的字,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史料記載,魯襄公三年(前570年),“祁奚請老”,可知時年祁奚至少在50歲以上。其生年最晚也在晉靈公初年(前620年)。又據縣志,祁奚“歷事晉景、厲、悼、平四世(前599年——前532年)”。那么,既便從平公繼位初年(前 557年)算起,其享年也在60以上。如果以平公卒年計,則80余歲,可謂長壽。
祁奚本晉公族獻侯之后,父為高梁伯,因食邑于祁,遂以祁為姓。“下宮之難”后,景公曾以趙氏之田“與祁奚”。悼公繼位,“始命百官”,立祁奚為中軍尉。平公時,復起為公族大夫,去劇職,就閑官,基本上不過問政事了。祁奚在位約六十年,為四朝元老。他忠公體國,急公好義,譽滿朝野,深受人們愛戴。盂縣、祁縣有祁大夫廟。《祁縣志》祁奚位列《鄉賢篇》之首。康熙《山西通志》中祁奚被收入《人物篇》。墓在祁縣東南榮仁村,其子午并葬于此。
由于時代所限,祁奚在政治上并無卓越的業績可稱。晉景、厲、悼、平四世,秦、楚、齊、晉爭霸正酣,晉內憂迭起,是政治家施展抱負的大好機會,況且景公繼位(前599年)至厲公末年(前574年),正是祁奚20到40多歲期間,年富力強,理應有充足的精力參與國家事務。但這數十年間,卻是祁奚政治生涯的空白時期,頗令人費解。究其原因,怕是晉公室宗族勢力較弱所致。歷史上,晉宗法血緣關系比較松弛,經過多次晉宗族相殘事件后,異性和異支的卿大夫貴族逐漸把持了朝政。至晉景、厲以后,晉同姓大夫僅剩欒氏、隙氏、羊舌氏、祁氏四家了。景公和厲公采取的又基本上是重用異姓卿族,壓制同姓宗族的政策。厲公殺三隙,亡隙氏;悼公時滅欒氏;到晉頃公十二年(前 5XX年),“祁奚孫、叔向子,相惡于君”,六卿“遂以法盡滅其族……分其邑為十縣”,晉公室更加衰弱。可見,景、厲以后,同姓大夫正在逐步退出晉國政治舞臺而讓位于“六卿”,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上述問題了。
雖然祁奚在政治上沒有施展抱負的機會,但祁奚薦賢卻成為千古美談,為人所稱頌。祁位于帝堯封地,有“堯之遺風”,其民勤儉質樸,“崇節義多勁直之氣”。這種品質在祁奚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祁奚請老,悼公問誰可代中軍尉一職,祁奚舉薦解狐。悼公就問,解狐可是你的仇敵。祁奚道:“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解狐死后,祁奚又推薦了祁午。悼公又問,祁午可是你的兒子。祁奚道:“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這就是祁奚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故事。